第406章:來自傳統學術界的“製裁”
字數:3822 加入書籤
在得到國家層麵那份不留任何餘地的堅實承諾後,何宇心中最後的一絲顧慮也隨之消散。
他站在龍河大學校長辦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著下方被夜色與燈火勾勒出的校園輪廓,整個人的氣場沉靜而又鋒利。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啟蒙】平台的誕生,絕非僅僅是一場技術的盛宴。
那是一場戰爭。
一場用全新的規則,去顛覆舊有秩序的文明之戰。
技術上的碾壓,隻是戰爭的入場券。
真正決定勝負的,是在道義與規則的製高點上,誰能站得更穩。
“開始吧。”
他沒有回頭,聲音平靜地穿過寬大的辦公室,傳遞給身後嚴陣以待的核心團隊。
一個簡單的指令,卻仿佛按下了新時代開啟的按鈕。
團隊負責人深吸一口氣,在虛擬鍵盤上敲下了最後的回車鍵。
下一秒,【啟蒙】平台的官方網站,在全球數百個鏡像節點的支撐下,同步上線。
沒有華麗的動畫,沒有喧囂的宣傳。
網站的首頁,隻有一片純淨的、象征著未來的深空藍。
而在背景中央,一份由龍河大學法學院最頂尖專家團隊,耗時數月,逐字逐句雕琢而成的聯盟章程,靜靜地懸浮著。
這份文件,每一個字都經過了反複推敲,其嚴謹程度,足以讓世界上最苛刻的法學家都挑不出任何瑕疵。
它完美地規避了所有潛在的法律風險,更在道義上,占據了無可辯駁的製高點。
章程的核心,被提煉為八個醒目的大字。
“學術自由,知識共享,摒棄偏見。”
這八個字,如同晨曦的第一縷光,瞬間刺破了籠罩在全球無數普通科研工作者頭頂的陰霾。
章程向全世界的學者做出莊嚴承諾:【啟蒙】平台將永遠保持絕對的中立與開放。在這裏,唯一的評審標準,就是論文本身的科學價值。
評審過程將剝離作者的一切外在標簽。
國籍、膚色、信仰、背景……
所有這些在舊秩序下被用來製造壁壘與偏見的工具,在這裏,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這份章程,不隻是一份冰冷的法律文件。
它是一麵旗幟。
一麵為全世界所有被壓製、被忽視、被邊緣化的頭腦,樹立起的正義旗幟!
一時間,全球學術界的網絡論壇、社交媒體,被瞬間引爆。無數來自發展國家的學者,在看到這份章程的翻譯文本時,激動得難以自持。
他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不再是被施舍的對象,而是被當作一個平等的、值得尊重的同行。
然而,就在這股混合著期待與激動的熱潮,即將席卷全球之際。
來自傳統學術界那根盤踞百年的“製裁”大棒,帶著冰冷刺骨的寒風,悍然揮下。
由米國主導,囊括了《自然》、《科學》、《柳葉刀》等全球所有金字塔尖期刊的“國際學術期刊協會”,以一種近乎傲慢的效率,迅速發布了一項聯合聲明。
這份聲明的措辭,比之前《自然》那篇充滿偏見的社論,來得更加嚴厲,更加惡毒,也更加不加掩飾。
協會宣布,將對龍河大學的【啟蒙】平台,進行無限期的“學術觀察”。
所謂的“觀察”,隻是一個虛偽的幌子,一塊遮羞布。
聲明真正的核心,是隱藏在外交辭令之下的,那句充滿了血腥味的威脅與警告。
“……本協會在此鄭重警告全球所有學者:任何在【啟蒙】平台上發表的論文、引用的數據,將不被本協會旗下任何成員期刊所承認。
任何與該平台有深度合作的學者或機構,其學術信譽,也將被本協會重新評估。”
每一個字,都像一把冰冷的匕首,精準地插向所有學者的要害。
這,就是赤裸裸的,不留任何餘地的“選邊站”!
“國際學術期刊協會”撕下了所有溫情脈脈的麵紗,動用了它最根本的權力——掌控所有學者的“學術生命線”!
它向全世界發出了最後通牒。
要麽,繼續跪伏在我們建立的舊秩序裏,遵守我們製定的規則,搖尾乞憐,等待我們的認可與施舍。
要麽,就跟著那個來自東方的“叛逆者”,一起被我們從主流世界徹底驅逐、孤立、封殺!讓你的名字,你的研究,你的一切,都從人類的學術殿堂中被抹去!
這份聯合聲明,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極地寒流,瞬間凍結了整個學術圈。
那剛剛燃起的、名為希望的火焰,被一盆冰水,從頭到腳,澆得一幹二淨。
無數剛剛還在為【啟蒙】章程歡呼的學者,在看到這份聲明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他們憤怒,胸膛中翻滾著被羞辱、被威脅的岩漿。
他們不甘,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卻感覺不到一絲疼痛。
但最終,所有的情緒,都化為了徹骨的無力與絕望。
因為,協會沒有說謊。
在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獲得高影響因子的引用,是他們評定職稱、申請經費、獲得學界認可的唯一途徑。
這是他們賴以為生的根本。
這是他們實現學術理想的唯一階梯。
沒有人,有資格,有膽量,拿自己乃至整個團隊的學術前途與未來,去賭一個剛剛誕生,前途未卜的【啟蒙】平台。
那個所謂的“未來”,太虛無縹緲了。
而協會的屠刀,卻已經懸在了每一個人的脖頸之上。
一時間,全球四十多個收到了【啟蒙聯盟】正式邀請函的國家,除了少數幾個與龍國關係緊密、早已做出選擇的國家之外,絕大多數,都瞬間選擇了沉默。
他們的外交部門,他們的科學院,他們的頂尖大學,都仿佛在同一時間,集體失聲。
觀望。
這成了唯一的、最安全的選擇。
【啟蒙】聯盟,這艘承載著無數人希望的巨輪,在它正式起航之前,似乎就要被舊秩序的驚濤駭浪,扼死在搖籃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