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眾院士的震撼——

字數:3046   加入書籤

A+A-


    【盤古】實驗室,地下三百米。
    當厚重合金閘門在身後悄無聲息地合攏,將地表世界的一切喧囂徹底隔絕,一種深邃的、屬於地心世界的靜謐便籠罩了所有人。
    眼前,是一個無法用常理揣度的廣闊空間。
    這裏的設計風格,顛覆了在場所有人對“地下基地”的刻板認知。它不像任何軍事要塞,也不像傳統的科研設施。
    它是一個站台。
    一個充滿了極致未來感的、宛如直接從科幻電影中剝離出的“地鐵”站台。
    穹頂之上,並非冰冷的岩石或粗糙的混凝土,而是一種散發著柔和光暈的特殊材質。
    光線均勻地鋪灑下來,將數萬平方米的巨大空間照得亮如白晝,卻找不到任何傳統意義上的光源。空氣中彌漫著經過精密過濾的、帶著一絲微涼金屬氣息的清新味道。
    所有人的視線,都被站台中央那道靜靜停靠的銀白色身影,牢牢吸附。
    那是一列車。
    一列通體由某種未知合金整體鑄造的列車。
    它的外殼閃爍著內斂而深邃的金屬光澤,表麵看不到任何拚接、鉚接的痕跡,仿佛一塊完整的、被賦予了生命的液態金屬。
    極致的流線型設計,讓它呈現出一種隨時準備撕裂空間的、充滿力量的美感。
    車頭尖銳,宛如一顆蓄勢待發的子彈頭。
    周思民院士站在隊伍的最前方,臉上掛著一貫的、令人捉摸不透的和煦笑容。他側過身,伸出手,指向那列造型足以顛覆現代工業美學的列車。
    “各位。”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站台中回蕩,清晰地傳入每一位院士的耳中。
    “這就是我們此次峰會的交通工具——【‘地心快線’——超高速地下磁懸浮列車】。”
    周思民頓了頓,給予了眾人足夠的消化時間,才繼續解釋道。
    “這條線路,是龍河大學為了連接位於不同山脈之下的各個地下實驗室,而專門修建的內部高速交通網絡。”
    內部交通網絡?
    聽到這個解釋,在場數百名代表著龍國科技金字塔尖的院士們,臉上不約而同地浮現出一抹古怪的神色。
    他們麵麵相覷,眼神中交織著驚訝、不解,以及一絲……哭笑不得。
    搞了半天,所謂的“入場”,所謂的“地心之旅”,就是帶他們這群國之泰鬥,來坐一趟“地鐵”?
    這個念頭在眾人腦海中閃過,讓原本有些凝重的氣氛,瞬間被一種荒誕感所衝淡。
    一位頭發微霜,精神矍鑠的老者越眾而出。
    他是來自交通大學的王秉文院士,國內磁懸浮領域的絕對權威,國家高速磁懸浮項目的總工程師之一。
    他扶了扶鼻梁上的金絲眼鏡,走上前去,帶著幾分專業性的審視,繞著那列車頭走了半圈。他甚至伸出手,用指關節輕輕敲了敲那銀白色的車身。
    鐺。
    一聲沉悶而又清脆的回響。
    “周老,您就別跟我們這些老家夥開玩笑了。”
    王秉文院士直起身,臉上帶著半是認真半是調侃的笑容,對周思民說道。
    “您這‘地鐵’,賣相確實驚人,這工業設計水平,領先了我們不止一代。單這整體鑄造工藝,就夠我們喝一壺的了。”
    他話鋒一轉,語氣中透出一種屬於頂尖專家的自信與了然。
    “不過嘛,這萬變不離其宗,內在的原理,我們都懂。”
    王院士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一種活躍氣氛的爽朗。
    “不就是磁懸浮嘛!我們國家早就有了!時速六百公裏的,我們都跑通過了!”
    他的話,仿佛一個信號。
    在場的院士們,都是各自領域的巨擘,心思敏銳。他們瞬間就“理解”了龍河大學的用意。
    這大概是龍河大學為了彰顯自身在材料學、工業設計和能源係統上的技術實力,特意打造出來的一個“豪華版”地鐵。
    用一種他們最熟悉的技術,來秀一場最高調的“肌肉”。
    “哈哈哈,王老說的是,這‘地鐵’確實豪華!”
    “這哪是地鐵啊,這簡直是把藝術館搬到地底下三百米了!”
    “龍河大學,還是一如既往的財大氣粗啊!”
    一陣善意的哄笑聲在站台之上彌散開來。
    所有人都放鬆了下來。
    他們將眼前的一切,都歸結於一次高水平的技術展示,一場精心安排的“開胃菜”。
    這很合理。
    也很符合他們對一個頂級學府“炫技”方式的想象。
    所有人都以為,這趟旅程,無非就是更快、更穩、更豪華而已。
    然而,他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錯得有多麽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