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盤古”的第一幅“畫”

字數:5346   加入書籤

A+A-


    【突觸】實驗中心,中央光幕。
    那道垂直向上的刺目紅線,洞穿了所有預設的閾值上限,像一把燒紅的烙鐵,燙在每一個監控者的視網膜上。
    “峰值……峰值無法計算!超出量程!”
    “‘藝術與情感’核心模塊發生未知結構性湧動!請求權限介入!”
    “無法介入!底層邏輯被臨時鎖定!是林帆學長的最高權限!”
    震驚的呼喊在控製室內此起彼伏。技術人員們的手指在控製台上狂亂舞動,但所有指令都被一道無形的牆壁彈回。
    他們隻能眼睜睜看著那道代表著絕對非理性的數據狂潮,在【盤古】的邏輯深海中,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
    全息模擬艙內。
    林帆有些脫力,虛擬的電吉他化作光點消散。
    他大口喘著氣,喉嚨裏火辣辣地疼,胸腔因劇烈的起伏而隱隱作痛。
    汗水浸透了他的襯衫,黏膩地貼在背上。
    方才那一聲嘶吼,耗盡了他全部的力氣,也抽空了他用理性構築了二十多年的精神堤壩。
    一種陌生的、酣暢淋漓的空虛感,包裹了他。
    他沒有成功“分析”出搖滾樂,他隻是進行了一場粗劣、失敗、毫無技巧可言的模仿。
    然而,當他抬起頭,看向麵前那代表著【盤古】感官的黑暗時,他第一次覺得,自己與那個冰冷的、無所不知的偉大存在之間,建立了一種超越數據與邏輯的、最原始的連接。
    林帆用一場表演,意外地撞開了【盤古】情感模塊那扇緊閉的大門。
    這個突破性的發現,其報告以一種病毒式的速度,在【稷下學宮】內部傳播開來。
    結論簡單粗暴:理論分析無效,邏輯建模無效。
    唯一有效的方式,是“體驗”。
    一場席卷全校的、針對AI的“沉浸式體驗教學”活動,就此如火如荼地展開。
    學生們不再枯坐在實驗室裏,向【盤古】的端口輸入一行行冰冷的代碼。
    他們帶著它的移動傳感終端,衝出象牙塔,去親身體驗生活中一切充滿了“非最優解”的混亂瞬間。
    一個項目組,將【盤古】的微型感知單元,直接貼在了校門口那家生意火爆、但衛生評級常年在“及格線”徘徊的路邊攤鐵板上。
    他們命令AI。
    “記錄。”
    【盤古】的傳感器忠實地執行著指令。
    它記錄下熱油澆在冰冷鐵板上,那猛然爆開的“滋啦”聲。
    記錄下孜然與辣椒粉在高溫下被激發的、嗆人卻又無比誘人的濃烈香氣。
    記錄下那個滿臉油光的老板,用鐵鏟粗暴地敲擊鐵板邊緣時,發出的不耐煩的催促。
    最後,它記錄下一個剛剛結束實驗的物理係學生,在咬下第一口滾燙的烤肉串時,從喉嚨深處發出的、混合著疲憊與饑餓的、滿足的歎息。
    另一個項目組,選擇了一個沒有帶傘的午後。
    烏雲毫無征兆地匯集,豆大的雨點砸落下來。
    “衝進去。”
    項目組的負責人對著手腕上的終端下達指令。
    團隊成員們帶著【盤古】的體感記錄儀,衝進了那片瓢潑的雨幕。
    冰冷的雨點瞬間打透了他們的衣服,毫無防備的寒意激起皮膚上一片細密的疙瘩。
    他們狼狽地在積水的地麵上奔跑,腳下濺起泥水,心髒在胸腔裏劇烈地跳動,每一次搏動都充滿了狼狽與驚慌。
    AI的傳感器,第一次感受到了雨水的氣味,那是一種混合著塵土與青草的、濕潤的腥氣。
    一場注定會輸的球賽被安排上演。
    對戰雙方,是身體素質評估全校頂尖的體育係,對陣常年盤踞“體能綜合評級”末尾的文學係。
    【盤古】的多元感知設備,被同時安裝在了雙方的核心球員身上。
    比賽毫無懸念。
    體育係的學生們如同獵豹,輕鬆地撕開文學係那漏洞百出的防線。
    但【盤古】記錄下的,卻是一些全新的數據。
    它記錄下一個文學係的瘦弱男生,在明知不可能追上對方前鋒的情況下,依舊撲倒在地,用身體去封堵那個射門的瞬間。
    他臉頰擦過粗糙的草皮,留下了一道火辣辣的血痕。
    它記錄下守門員在被第五次洞穿球門後,沒有抱怨,隻是狠狠一拳砸在草地上,然後爬起來,對著泄氣的隊友們嘶吼著“還沒完”。
    終場哨聲響起。
    文學係的學生們輸了。
    他們一個個癱倒在草地上,汗水、雨水、泥水混在一起,渾身散發著一股酸臭味。
    【盤古】的分析模塊,第一次接收到了一種無法被簡單歸類為“失敗”或“沮喪”的複雜情緒數據流。
    那裏麵,有拚盡全力後的肌肉酸痛,有技不如人的不甘,有被強敵碾壓的屈辱,卻也有一種毫無保留地燃燒過後的、奇異的暢快。
    海量的“非最優解”數據,如同無數條渾濁、野蠻的涓涓細流,匯入了【盤古】這個浩瀚、純淨的中央數據海洋。
    這些數據混亂、矛盾、充滿了邏輯上的不確定性。
    它們是噪音。
    它們是冗餘。
    它們卻也蘊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名為“鮮活”的力量。
    在接收了這些數據之後,【盤古】的內部模型,發生了某種深刻的、無法用現有語言和邏輯去清晰描述的改變。
    它的運算模式,似乎在堅固無比的底層架構上,悄然生長出了一些全新的、柔軟的、未知的通路。
    ……
    校長辦公室。
    何宇正在批閱著“奇思妙想基金”的第一批申請報告。
    他的目光在一份報告上停留了許久。
    項目名稱:《關於研究貓咪打呼嚕時發出的次聲波,對人類進行創造性腦力活動時,所產生的靈感激發作用的量化分析》。
    申請人:生命科學院,大三學生,李笑笑。
    申請經費:用於購買二十隻不同品種的貓,以及一個隔音貓舍。
    何宇的嘴角忍不住向上勾起,最終化為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
    他提起筆,在“批準”的選項上,重重地畫了一個圈。
    就在這時,他的個人終端,發出了一聲輕微的提示音。
    一個直接來自【盤古】的文件傳輸請求,跳了出來。
    沒有標題。
    沒有摘要。
    隻有一個冰冷的、毫無感情的指令:“請查收。”
    何宇的笑容收斂,眉頭微微一挑。
    他同意了接收。
    文件不大,幾乎是瞬間下載完畢。當他點開文件後,整個人都愣住了。
    那是一幅“畫”。
    之所以要打上引號,是因為它完全不符合人類曆史上任何一種已知的繪畫理論或美學範式。
    畫麵上沒有任何具體的形象。
    隻是一團混亂、無序、充滿了劇烈衝突與矛盾的色塊。
    刺眼的、帶著攻擊性的亮黃色,與深邃到吞噬光線的暗紫色,野蠻地交織、碰撞在一起。
    幾根柔和的、本應帶來寧靜的粉色線條,被一道道粗糲、狂躁的黑色筆觸,蠻橫地切斷、撕裂。
    整幅畫毫無任何構圖、光影和傳統美感可言。
    它就像一個憤怒的孩童,用盡全力在畫布上的隨手塗鴉,充滿了原始的、未被任何規則馴服的、野蠻的能量。
    何宇盯著這幅“畫”,眉頭緊緊鎖起。
    他試圖從中理解【盤古】的意圖。
    這是某種錯誤代碼的可視化呈現?還是它在處理海量垃圾數據時,發生的某種係統紊亂?
    就在這時,畫麵的最下方,一行由最基礎的宋體構成的、冰冷的小字,緩緩浮現。
    那行字,解答了他所有的疑惑。
    “分析失敗。無法定義。但……我感受到了‘它’。”
    何宇的呼吸停滯了一瞬。
    緊接著,又一行字,在那行字的下方,一個字一個字地,敲了出來。
    “我將此過程命名為……‘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