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直播間的“日常”
字數:5095 加入書籤
晚上八點整。
全球互聯網的流量,在這一秒被抽幹,匯聚於一個奇點。
那個小小的、尚未亮起的直播間窗口。
屏幕上瘋狂跳動的倒計時數字,在億萬雙眼睛的注視下,歸於零。
畫麵亮起。
沒有預想中****的片頭,沒有光汙染級別的炫目特效,更沒有坐在演播廳裏正襟危坐的官方發言人。
鏡頭裏,隻有一條蜿蜒、安靜,仿佛沐浴在月華之中的街道。
以及一個身影。
何宇。
他穿著一身再簡單不過的純黑休閑服,單手舉著一個看不出型號的便攜式拍攝設備。
鏡頭隨著他的步伐平穩前行,畫麵沒有一絲多餘的抖動。
他像是在進行一場最隨性的飯後散步。
全世界,卻在這一刻屏住了呼吸。
“晚上好,各位。”
他對著鏡頭,輕鬆地打了聲招呼。
聲音透過設備,清晰地傳遞到數億個終端,帶著一種能瞬間安撫人心的溫和笑意。
“抱歉,讓大家久等了。”
寂靜,隻持續了零點一秒。
下一刻,彈幕的洪流徹底決堤。
禮物特效形成的金色瀑布,幾乎要將整個屏幕徹底撕碎、淹沒。
“啊啊啊啊啊活的!是活的校長!”
“這背景!我的眼睛!這就是【雲夢城】的夜晚嗎?!”
“校長你腳下的路在發光!!”
何宇的目光掃過眼前虛擬光幕上那片已經徹底失控的數據流,沒有絲毫意外。
他一邊繼續向前走,一邊真的像在和老朋友聊天一樣,輕鬆地互動起來。
這場被全球媒體定義為“世紀宣講”的直播,被他硬生生變成了一場親切到不可思議的“雲逛街”。
他從那片信息的海洋中,精準地捕捉到了一條高讚的提問。
“校長,你旁邊那些花花草草為什麽會自己發光啊?是後期加的特效嗎?”
何宇笑了。
他停下腳步,將鏡頭緩緩對準了路邊一叢叢形態奇特的植物。
它們擁有著蕨類植物般的優雅葉片,卻在葉脈的末梢,盛開著鈴蘭一樣的小巧花苞。
此刻,無論是葉片的脈絡,還是那些含苞待放的花朵,都在散發著柔和的、如同無數螢火蟲聚集在一起的光芒。
那光芒並非恒定不變,而是在進行著一種極其緩慢的、呼吸般的明暗律動。
“這不是特效。”
何宇的聲音裏帶著一絲引導學生探索般的趣味。
他蹲下身,讓鏡頭更近地對準其中一朵發光的花苞,畫麵清晰到甚至可以看見花瓣上細膩的絨毛。
“這是建築學院和生命科學院的學生們,聯合完成的一項‘課後作業’。”
“他們利用了【生命性纖維束】的部分技術,對幾種特定的光合作用植物進行了基因層麵的誘導編輯,培育出了這種能夠高效吸收並儲存白天的光能,在夜晚通過生物熒光效應,穩定釋放出來的‘生物街燈’。”
“完全的零能耗,生命周期結束後,可以百分之百被城市生態係統降解吸收。環保,而且很漂亮,不是嗎?”
彈幕停滯了。
然後,用一種比剛才更加瘋狂的態勢,徹底引爆。
“課……課後作業???”
“我懵了!龍河大學的課後作業已經開始吊打全球的照明科技公司了嗎?”
“別說了,我這就去重新投胎,下輩子爭取能去做校長的課後作業。”
“這已經不是學神了,這是神學!生物學和建築學還能這麽玩?”
“隻有我注意到校長的手指嗎?這觸感反饋……這植物是真的活的!”
何宇站起身,沒有再過多解釋。
他讓鏡頭重新對準前方的道路,繼續悠閑地向前漫步。
他走過的地方,那些“生物街燈”的光芒似乎會變得更加明亮、更加溫暖一分,在他身後,又緩緩恢複原狀。
仿佛整條街道都在用這種無聲的方式,歡迎著它的創造者。
穿過一片由巨大仿生藤蔓構築的空中廊橋,一陣陣清脆、純粹的笑聲,順著晚風傳了過來。
那不是電子設備模擬出的罐頭笑聲。
那是屬於孩子們最真實、最無憂無慮的歡笑。
何宇的腳步放緩了。
他沒有直接走過去,隻是在一個巧妙的角度停下,將鏡頭悄悄地轉了過去,如同一個不想驚擾美夢的旁觀者。
鏡頭中,出現了一個半開放式的社區活動中心。
中心內部,沒有喧鬧的電子遊戲廳,沒有閃爍的霓虹燈牌。
隻有一片被柔和光芒籠罩的、空曠的草坪投影區,那是一場由虛擬影像構成的足球比賽。
幾個看上去隻有七八歲的孩子影像,在那片虛擬的草地上興奮地奔跑、追逐、踢著一個由光點構成的足球。
他們的動作無比流暢,每一次踢球、每一次傳球,都伴隨著一陣陣激動的大喊和歡快的笑聲。
而在他們對麵,球場的另一端。
幾個同樣由光點構成的、略顯模糊的成年人影像,也穿著同樣的虛擬球衣,在奔跑,在防守,在笨拙地試圖搶下孩子們腳下的“皮球”。
他們的身影,偶爾會因為信號的延遲,出現一絲微不可查的卡頓或數據波動。
但這絲毫不影響這場特殊“球賽”的激烈與溫情。
一個黑人小男孩帶球過掉了他父親的虛擬影像,一腳勁射,光子構成的足球穿過球門,化作漫天光點。
“Goooooal!”
小男孩興奮地張開雙臂,在草地上打滾。
而他對麵那個身形高大的男人影像,則做出一個誇張的、懊惱地抱住腦袋的動作,引得所有孩子哈哈大笑。
直播間的彈幕,在這一刻,詭異地稀疏了下來。
那些刷屏的禮物和驚歎,都消失了。
隻剩下一些零星的、帶著疑惑的短句。
“這是……全息投影?”
“對麵那些大人……是真人嗎?”
何宇沒有立刻回答。
他隻是靜靜地舉著鏡頭,讓全世界數億觀眾,靜靜地看著這幅溫馨、真實、又帶著一絲科幻色彩的畫麵。
直到那個小男孩笑著撲向他父親的影像,小小的身體從那光影中一穿而過,他才用一種近乎耳語的、輕柔的聲音,對著直播設備解說道:
“那是我們【蒲公英計劃】,駐非洲項目點的一線工程師和他們的孩子們。”
“通過這套覆蓋全球的實時全息互動係統,他們可以和遠在萬裏之外的父母,進行一場身臨其境的‘虛擬足球賽’。”
“係統會通過高速網絡,同步捕捉他們父母在駐地感應室內的一舉一動,並在這裏生成一比一的實時影像。同時,也會將這裏的場景,實時傳導回去。”
他的聲音頓了頓,鏡頭給到了那個男人影像的臉上。
盡管是由光點構成,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此刻正洋溢著一種無法掩飾的、混雜著思念與寵溺的幸福笑容。
“或許,他們無法真實地擁抱彼此。”
何宇的聲音,平靜地在數億人耳邊響起。
“但技術,至少可以讓愛,沒有那麽遙遠的距離。”
這場直播,沒有宏大的發布會。
沒有枯燥的數據報告。
更沒有對外界質疑的任何一句辯解。
但何宇,就在這一個個看似平凡的、屬於【雲夢城】的日常細節中,在與網友們有問必答的輕鬆閑聊裏,向全世界展現了龍河大學那種早已融入骨髓、領先整個時代、卻又充滿了極致人文關懷的、令人窒息的先進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