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惡人先告狀,卑劣的“訴訟”

字數:4512   加入書籤

A+A-


    一周後。
    一場精心編排的、顛倒黑白的荒謬鬧劇,在市中心最昂貴的國際會議中心,正式拉開帷幕。
    “天啟科技”緊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邀請函雪片般飛向了本市乃至全國的上百家媒體,直播通道更是提前三天就已掛在了各大門戶網站的頭條。
    發布會現場,人聲鼎沸。
    無數鏡頭,長槍短炮,對準了**台。背景板上,“天啟科技”的LOGO與“原創之心,不容竊取”八個大字,在聚光燈下顯得格外刺眼。
    時間一到,創始人走上台。
    他換下了一周前那身廉價西裝,此刻身著一套剪裁得體的高定禮服,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臉上卻帶著一種與其裝扮格格不入的憔悴與悲憤。
    他沒有立刻開口。
    隻是站在那裏,環視著台下無數閃爍的鎂光燈,眼眶竟肉眼可見地紅了起來。
    現場的嘈雜聲,漸漸平息。
    所有記者都嗅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首先,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到來。”
    創始人的聲音帶著一絲壓抑的顫抖,他對著話筒,深深鞠了一躬。
    “今天,我站在這裏,不是為了慶祝,而是為了揭露一個醜聞。一個足以動搖我們這個社會對‘天才’二字信任的……無恥竊行!”
    一句話,石破天驚!
    現場瞬間嘩然,快門聲響成了一片。
    聚光燈下,創始人的表演,正式開始。
    他聲淚俱下,情緒層層遞進,每一個字都仿佛是用盡了全身力氣嘶吼出來的。
    “我們‘天啟科技’,是一家本土公司,沒有背景,沒有靠山!有的,隻是一群懷揣著科技夢想的工程師!”
    “整整三年!一千多個日夜!我們耗盡了公司最後一分錢,投入了我們所有人的全部心血,才終於研發出了‘城市交通優化’的核心算法!”
    他猛地一捶胸口,發出沉悶的響聲,狀若癲狂。
    “我們沒日沒夜地泡在實驗室,吃住都在公司!
    我的首席工程師,孩子出生那天,他還在為一行關鍵代碼的BUG愁白了頭!
    我們的投資人,撤走了最後一筆資金,我們是靠著借高利貸,才給員工發出了最後一個月的工資!”
    “我們以為,我們就要成功了!我們就要用自己的技術,為這座城市,為我們的國家,做一點貢獻了!”
    他的聲音在此刻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劇烈的喘息。
    台下,一片死寂。
    所有記者都被他這番飽含血淚的控訴所震懾。
    他抬起通紅的雙眼,死死盯著鏡頭,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
    “然而!就在這個時刻!林帆!”
    “這個被全城譽為英雄的龍河大學天才,利用來我司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用他那張無害的、天才的臉,騙取了我們的信任!”
    “他無恥地竊取了我們的核心代碼!我們三年心血的結晶!”
    他指向身後的大屏幕,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怨毒與不甘。
    “他拯救城市、讓他封神成名的那個模型,是我們的!是徹頭徹尾的,偷來的!”
    轟——!
    整個會場徹底炸鍋。
    為了佐證他這番顛覆性的指控,他向所有媒體,展示了由“影子”勢力精心偽造的全套“證據”。
    大屏幕上,畫麵切換。
    首先出現的是一份份密密麻麻的研發日誌。
    從三年前的某月某日開始,詳細記錄了“城市交通優化模型”從概念、立項、到每一個模塊的開發進程。
    日誌的格式專業無比,充滿了外人看不懂的技術術語,時間戳、負責人簽名、版本迭代號,一應俱全。
    那龐大的文檔數量,足以讓任何外行感到震撼。
    緊接著,是數萬行的“原始代碼記錄”。
    一段段核心代碼被特意打了高光,旁邊標注著開發工程師的名字和完成日期。其中最關鍵的幾個算法模塊,完成日期,赫然標注在林帆回鄉之前數月!
    最後,也是最致命的一擊。
    一份加蓋了律師事務所公章的“專利申請草稿”被投影出來。
    草稿的申請主體,是“天啟科技”。
    申請的核心技術,正是“基於動態數據流的城市交通神經網絡優化模型”。
    而草稿的生成日期,通過文檔屬性的“截圖”,清晰地顯示著——比林帆發布模型,早了整整半年!
    這一套組合拳,環環相扣,天衣無縫。
    從動機、過程到“物證”,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邏輯閉環。
    它精準地擊中了公眾的心理——相比於一個橫空出世、近乎神話的“天才”,人們似乎更願意相信一個“努力的普通人被天才竊取成果”的悲情故事。
    輿論,瞬間引爆。
    “天啟科技”更是沒有給任何人反應的時間。
    他們利用其在本地深耕多年的人脈關係,以這些偽造的鐵證,成功讓當地法院在最短時間內受理了此案!
    當天下午。
    一張冰冷的訴狀,由法院的專人,遞到了林帆的家中。
    白紙黑字,清晰無比。
    原告:天啟科技有限公司。
    被告:林帆。
    訴訟請求:立刻停止侵權行為,公開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及聲譽損失——
    十億!
    這個天文數字,通過媒體的瘋狂放大,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精心策劃的、卑劣至極的“賊喊捉賊”,在資本的推動下,迅速在網絡上發酵,演變成了一場席卷全國的輿論海嘯。
    各大新聞網站的頭條被瞬間刷新。
    《天才的隕落?英雄光環下的竊賊真麵目!》
    《十億索賠!天啟科技狀告林帆竊取核心技術!》
    《三年心血付諸東流,誰來保護本土科技企業的“原創之心”?》
    無數不明真相的網友,在這些煽動性的標題下,徹底被點燃了怒火。
    鍵盤化作了武器,對林帆和龍河大學,發起了鋪天蓋地的攻擊。
    “什麽天才?我呸!原來是個學術小偷!”
    “惡心!虧我前幾天還把他當偶像,沒想到是個竊賊!”
    “龍河大學就教出來這種人?竊取別人三年的心血,臉呢?”
    “支持天啟科技!告死他!十個億都便宜他了!”
    “這種人就該被釘在恥辱柱上!建議龍河大學立刻開除!”
    汙言穢語,人身攻擊,詛咒謾罵……
    曾經將林帆捧上神壇的同一批人,此刻正用最惡毒的語言,試圖將他拖入地獄。
    這場旨在玷汙一個天才,進而玷汙其背後那座頂尖學府聲譽的陰謀,正式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