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借車
字數:3689 加入書籤
緊接著,沈大山咽下嘴裏的餅子道:“明天城裏有大集,村裏進城的指定多。你三大爺家有自行車,一會兒拿上點幹蘑菇,上門說說。省得明天和人擠了。”
他現在看他家丫頭是哪哪都順眼,真是又能幹又貼心。
沈大江是村裏的大隊長,條件在村裏那是數一數二的。早幾年就置辦了一輛自行車,稀罕著呢。
話說到這兒,沈穗穗的心裏就忍不住苦澀。
還是得搞錢啊,否則空間那麽多資源,過不了明路根本拿不出來。
用個自行車,都跟防賊似的,更別說汽車了。
聽了沈大山的話,她手腳麻利地收拾好碗筷,先行回家,拿了一包幹蘑菇,這才朝沈大江家走去。
邁步走進院門,沈穗穗正好看見曹鳳霞在院兒裏刷碗。
她伸手敲了敲院門,揚聲喊了一下:“三娘!”
“是穗穗啊?快進來快進來!”曹鳳霞見到她,熱情招呼著,“吃飯沒?找你三大爺有事啊?他在大隊部和幾個村幹部商量事,還沒回來呢。”
上次去是大山家吃飯,曹鳳霞對沈穗穗的印象極好。京市長大的姑娘,果然和他們這麽小地方不一樣,待人接物大方的很。
沈穗穗笑著跟進院子,把手裏的油紙包遞過去。
“三娘,我吃過了。家裏曬了不少幹蘑菇,拿了點過來。我來是想問問,咱家自行車明天用不?我想明天騎著去縣城一趟,能不能借我使一天?保證給您擦得鋥亮,完好無損地送回來!”
曹鳳霞看見蘑菇,臉上的笑意更深。大隊裏來借車的人不少,她都習慣了,可遇見沈穗穗這樣懂事兒的,她看著就貼心。
“你這孩子,來就來了還拿什麽東西!自行車明天不用,你三大爺明兒個得在地裏忙活,用不上車,你盡管騎去!”
她說著就把沈穗穗帶到停車的偏房,“就是這車座子高,騎的時候可得小心點兒。”
沈穗穗連忙保證,“放心吧,三娘。我騎得穩當呢!”
事情順利的超乎想象,沈穗穗放鬆下來,就順嘴問了一句:“三娘,秀秀姐呢,咋不見她人?”
回沈家後,她其實也隻見過沈雲秀一麵。看著是個很文靜的姑娘,長得也不難看,比她大兩歲。
沒想到,一聽這話,對麵曹鳳霞臉上的笑容瞬間淡了下去。
隨後重重歎了口氣,擺擺手道:“哎,別提了,她有點事兒……”
語氣裏帶著明顯的回避,似乎不願意多談。
沈穗穗詫異了一下,既然不是什麽好事兒,那她還是不問了。
隻順著話頭道:“這樣啊……那三娘這自行車我就推走了,明天給您送回來啊!”
“哎,好,明天路上千萬小心啊!”曹鳳霞起身,送沈穗穗出門,突然想起什麽,又急忙叫住她:“穗穗!等等!”
聞言,沈穗穗停下腳,回頭疑惑地看著曹鳳霞。
曹鳳霞快步走回堂屋,不一會拿了個鼓鼓囊囊的包裹出來,塞到沈穗穗車把前的籃子裏。
“穗穗,正好你進城,幫三娘個忙。“曹鳳霞臉上帶著些牽掛,繼續道,”你鐵軍哥就在城裏的農機廠幹活,天天住宿舍,估計也吃不好。你方便的話,幫三娘捎給他行不?”
沈穗穗對於這個素未謀麵的大堂哥略有耳聞,因為整個紅旗大隊,也就出了這麽一個正式工。
聽說還是三大爺家,花了八百塊錢,從人家手裏買來的崗位。
去送一趟也不礙事,上次進城,她看那農機廠規模不小,機械專業算是到她舒適區了,沒準兒還能攬些生意。
“沒問題!鐵軍哥在農機廠哪個車間?或者宿舍在在哪?”
曹鳳霞見沈穗穗答應得爽快,臉上的愁容舒展了,連忙說道:“你到了農機廠大門,和看門的人說找裝配間的沈鐵軍就行。”
沈穗穗記下地址,保證一定把東西送到,這才推著自行車離開。
沈大江家的院門關上,曹鳳霞鬆了口氣,轉身又去做家事。而沈穗穗卻沒有立即回家,而是騎著車直接去了村尾。
牛棚的位置很偏僻,村裏人又顧忌著兩個老頭的身份,平時根本沒人往這邊來。
這會兒天色晚了,低矮的窩棚隱約透出一點點微光,時不時傳出兩人對話的聲聲音。
沈穗穗騎著車,手臂一揚,一個沉甸甸的糧袋就“咚”的一聲砸在了門上。
突如其來的聲響,把窩棚裏的兩人嚇了一跳。瞬間噤聲,警惕的互看了一眼。
沒等他們有所反應,門外就傳來車輪碾過地麵,逐漸遠去的沙沙聲。
吳天華猛地站起身,臉上又驚又喜:“老陳!不會又是……”
陳宗瀚比他冷靜些,但聞言心跳也加快了幾分。她示意吳天華安靜,自己則小心翼翼挪到門邊,屏住呼吸,趴在門上聽了聽外邊的動靜。
緊接著,猛地拉開門。
他探出頭左右張望,不見一個人影,正要關門時卻發現了一個眼熟的粗布袋子靜靜躺在門口。
陳宗瀚立刻彎腰將袋子拎回屋,關上門,又插上了門栓。
“真是啊?快讓我看看!”
吳天華看見袋子,迫不及待地湊上來。兩人手忙腳亂地解開袋口,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張紙條。
兩人一愣,眼裏都有些疑惑。
吳天華伸手把紙條拿出來,“老陳,你看看寫的啥?”
老陳帶上瘸腿眼鏡,借著昏暗的燈光看去,隻見紙條上輕盈流暢地寫著八個大字:後日大雨,莫要上山。
聞言,吳天華湊上來,滿是疑惑地問道:“這是啥意思,他怎麽知道後天下雨?還不讓咱們上山,牛餓肚子咋辦?”
陳宗瀚拿著紙條,反複看著短短的八個大字,心中驚疑不定。
這紙條上的字跡一看便知是個姑娘所寫,不僅再次雪中送炭,竟然還給出這樣的預警?
“老陳,你說話啊……”吳天華見他半天不說話,催促著讓他拿主意。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陳宗瀚聲音低沉嚴肅,“不管是誰,兩次送糧,沒有惡意。這提醒,我們得聽。明天去山上割草,把老牛的口糧先準備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