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我們是殘響
字數:4863 加入書籤
儀式結束後的三天,沈默試圖用工作和冰冷的理性將那段經曆塵封。
他將那場心驚膽戰的“模擬驗收”錄像,剪輯成了一部極具衝擊力的工人安全教育警示片。
視頻中,他隱去了所有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畫麵,隻保留了樓梯結構隱患、光線死角和人體在緊急狀況下的錯誤反應。
他以個人名義將視頻提交給市建委培訓中心,希望這起悲劇的餘燼,能照亮更多人的安全之路。
培訓中心效率很高,三天後,這部名為《M8313:被遺忘的第十三級台階》的視頻,在內部安全教育平台悄然上線。
當晚,沈默回到家中,疲憊地把自己扔進沙發。
他沒有察覺,客廳角落裏,原本處於待機狀態的家庭安防攝像頭,紅外指示燈無聲地亮起,鏡頭精準地對準了他。
夜色漸深,沈默起身走向書房,像是要查閱資料。
然而,他並沒有打開電腦,而是坐在書桌前,拿起一支備用簽字筆。
詭異的一幕發生了。
他,一個慣用右手的人,此刻卻用左手握著筆,一筆一畫,在白紙上反複書寫著同一句話。
筆跡工整、有力,卻陌生得仿佛出自他人之手。
“我們沒走完。”
他神情木然,雙眼空洞地直視前方,對自己的行為毫無所覺。
電腦屏幕毫無征兆地亮起,自動播放著他白天剛剛上傳的教學視頻。
播放進度條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猛地拖到結尾,畫麵定格在黑暗的樓梯口。
一行慘白的字幕,在屏幕中央緩緩浮現:
“你已參與驗收,你也是見證人。”
與此同時,蘇晚螢接到了市博物館館長親自打來的電話,語氣透著前所未有的凝重與困惑。
那頂從M8313工地帶回的,屬於趙明遠的安全帽,出事了。
它原本被安置在“現代工業遺存”展區的玻璃櫃中,作為一個時代的縮影。
然而就在今晚,它在無人觸碰、展櫃完好的情況下,自行從展區的一端,滑動到了另一端——那個陳列著招魂幡、紙人等物品的“靈異民俗”展區。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安全帽穩穩地壓住了一張參觀者留下的留言卡。
蘇晚螢趕到博物館,調取了監控。
畫麵顯示,展櫃玻璃嚴絲合縫,沒有任何被撬動的痕跡。
安全帽的移動,發生在走廊照明係統因電壓不穩而閃爍斷電的一瞬間。
黑暗僅持續了零點幾秒,當光明恢複時,它已經完成了這趟詭異的“旅程”。
她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張留言卡。
上麵的字跡,讓她渾身血液幾乎凝固。
“謝謝你們聽見我。”
那是一種略帶顫抖、卻極具辨識度的筆跡,與她檔案中保存的趙明遠親手填寫的最後一張工程校驗單上的字跡,完全一致。
館長臉色發白地補充道:“還有更奇怪的。今晚值班的三名保安,都做了同一個噩夢。他們說,夢見一個穿著白大褂的男人,還有一個穿著老式旗袍的女人,手裏拿著一份長長的名單,在博物館的走廊裏挨個點名,聲音就在他們耳邊,可他們怎麽都醒不過來。”
白大褂,旗袍……蘇晚螢的腦海中,瞬間閃過沈默之前的推測。
這不是孤魂,這是一個“組織”。
這個念頭,也同樣在沈默的心中生根發芽,並迅速長成一棵參天巨樹,遮蔽了他所有的認知。
他不再滿足於已有的結論,而是重新調閱了所有墜樓受害者的詳細檔案,包括他們的社會關係和個人履曆。
在堆積如山的資料中,他震驚地發現了一個被所有人忽略的恐怖巧合:除了最初的三名工人,後續幾名看似隨機的墜樓者,身份絕非偶然。
其中兩人,是當年M8313項目竣工後,參與過樓梯加固翻修的工人;一人,是當年報道那起事故時,剛剛入行、隻負責整理資料的實習記者;而最後一人,竟是當年那位因恐懼而緘默的徐老的鄰居,徐老曾在酒後,向他斷斷續續地吐露過事故的內幕。
一個可怕的推論在他腦中成型:“殘響”的追索,早已超出了直接責任人的範疇。
它像一種無聲的瘟疫,捕獲著每一個“知情者”。
任何以任何形式接觸過那段被掩埋真相的人——無論是親曆者、修繕者、記錄者,還是傾聽者——都可能在不經意間,被那股不散的執念標記,成為它延伸的載體。
他立刻打電話給蘇晚螢,分享了這個發現。
電話那頭的蘇晚螢沉默了許久,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沈默,我這裏……有更糟的消息。”
她正在整理“城市記憶口述史”項目的原始檔案,那是一批早已被數字化,本該封存的舊式錄音帶。
在整理到一段關於八十年代城市建設的采訪錄音時,她注意到檔案員的標注:尾段有長達一分鍾的強烈背景雜音,無法消除。
出於曆史學者的嚴謹,她將這段錄音導入專業設備,試圖進行降噪處理。
當電流嘶嘶聲和模糊的環境音被層層剝離後,一段清晰得令人頭皮發麻的低語,從曆史的深處浮現出來。
那不是一個人的聲音,而是許多人、男女老少混雜在一起的重疊低語,反複念著兩個名字。
“沈默……蘇晚螢……你們的名字,已刻進樓梯。”
蘇晚螢猛地想起了什麽,臉色瞬間煞白。
在那場“模擬驗收”的儀式中,為了讓彼此安心,他們曾不止一次大聲呼喊對方的名字。
兩人在電話兩端,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一個共同的、冰冷刺骨的念頭穿透了他們:他們不是在“解決”殘響,而是被殘響“登記”了。
他們自以為是的調查和幹預,非但沒有終結這個詛咒,反而讓他們自己的名字,成為了這股龐大執念的最新組成部分,刻進了新的輪回。
深夜,市法醫中心解剖室燈火通明。
沈默正在處理一具普通的猝死案遺體,試圖用高強度的工作麻痹自己。
冰冷的不鏽鋼手術刀劃開死者的胸腔,他熟練地暴露、分離髒器。
就在他準備取下左肺進行稱重時,動作猛地僵住了。
在飽含氣泡、呈暗紅色的肺葉表麵,竟浮現出無數道極細密的、仿佛用針尖刻下的劃痕。
這些劃痕排列組合,構成兩個清晰的漢字。
續寫。
他的手凝固在半空,手術刀的寒光映著他無法置信的臉。
就在這時,口袋裏的手機瘋狂震動起來。
是蘇晚螢。
他顫抖著按下接聽鍵,聽筒裏傳來蘇晚螢壓抑著恐懼、幾乎變調的聲音:“沈默,我剛做完一個夢……我夢見我們站在一座沒有盡頭的樓梯上,身後……身後是數不清的人影。他們……他們都在看著我們,對我們說……”
她的聲音頓住了,似乎在極力回憶那句令人絕望的話語。
“他們說,‘你們終於來了,現在,輪到你們帶路了。’”
話音落下的瞬間,沈默透過解剖室的玻璃窗向外望去。
窗外,這座龐大而沉睡的城市裏,所有老式公寓樓中,那被遺忘、被忽視、被走過的無數個第十三級台階,在同一時刻,發出了一聲微不可聞、卻又整齊劃一的“哢噠”聲。
那聲音,如同無數個巨大而古老的齒輪,在沉寂了數十年後,終於重新咬合,開始了它緩慢而不可逆轉的運轉。
沈默放下電話,腦中一片空白。
那句“輪到你們帶路了”和肺葉上的“續寫”交織在一起,讓他感到一陣天旋地轉。
他踉蹌地靠在牆上,一種前所未有的懷疑攫住了他——懷疑自己的記憶,懷疑自己的神智。
那段在書桌前的空白,那陌生的左手筆跡,像一根毒刺,深深紮進他的潛意識。
他需要證據,一個能證明他還是他自己的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