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赤裸裸的仇恨
字數:4489 加入書籤
羅家棟爸媽最終同意支援羅家棟二百塊錢和一些票,讓他用以來回坐車和購買生活用品。
這錢是擠出來的,給羅家棟用沒問題,但是接下來幾年家裏這邊可就不會再給羅家棟出錢了。
二百塊錢不少了,很多農村家庭全家人辛苦勞作一年也沒有五十塊錢的結餘,甚至還要倒欠生產隊不少。
這麽多錢,哪怕要路上需要花費一些,剩下的用來在偏遠山屯安置個小家絕對夠用。
若是羅家棟能和路平安分到一個墾荒點,很多東西都不需要重複購買,還能省不少開支。
路平安心裏卻直發虛,無他,如今他兜裏隻有三十六塊七毛錢和幾十斤全囯糧票,太緊張了。
路平安打定主意要去搞些錢和糧票,隻是要去哪裏搞他還沒想好。
羅家實在是沒有地方待,說好了羅家棟的事兒之後,羅家棟和吳大偉領著路平安回了吳大偉家。
吳大偉是家中獨子,沒有兄弟,隻有一個妹妹,叫吳小雨。現在和吳大偉奶奶一起住在東城區那邊,是個很聽話也很孝順的姑娘。
按道理來說吳大偉家裏條件不錯,怎麽都不至於去下鄉。
奈何兄妹倆年齡相差太近,當時恰逢又有人盯著吳大偉父親搞事兒,想要把吳大偉父親拉下馬。
搞的原本準備買工位的吳家不敢有絲毫大動作,想著兄妹倆總有一個得去下鄉,吳大偉和父母一商量,幹脆自己主動跑到知青辦報名支邊北大荒。
吳大偉父親是棉廠下屬單位的一個小領導,工資不低,事兒也不多,屬於很自在的那種崗位。
他家同樣住在一個大雜院兒裏,有兩間後罩房和一間自己搭的"雜物間",算是非常寬敞了。
路平安厚著臉皮在吳大偉家吃了個午飯,吳大偉母親早上去排隊買了一塊兒豆腐,還奢侈的炒了幾個雞蛋,這還是看在瘦的跟猴似的羅家棟剛回來,專門給他做的呢。
吃過飯,幾個小青年又開始說起了報名支邊,參加墾荒隊伍的事兒。
吳大偉讓羅家棟和路平安填了一下資料,然後拿到郵局寫了封信寄給他幹爹,讓他幹爹去鄉裏幫兩人報一下名。
接下來就是等電報,吳大偉幹爹通知他們報上名以後,一切按部就班就行,也就羅家棟的事麻煩點兒。
羅家棟還需要回陝北一趟,等待北大荒那邊發來調動協助函,拿著調動協助函去找支書和知青辦,辦理一下手續,就可以出發去東北了。
具體裏麵會不會有變故,誰也不得而知,所以路平安得和羅家棟回一趟陝北。
萬一有什麽特殊情況,羅家棟能有個幫忙的人不說,兩人還能互相商量一番拿個主意。
晚上的時候原本路平安是準備去棉廠招待所住的,吳大偉非不同意,在他們家後來加蓋的那個雜物間給路平安收拾出來一個鋪位,讓路平安將就幾天,他自己和羅家棟睡客廳的一張高低床。
住招待所可不便宜,一天一塊多錢呢,有那錢還不如買點豆腐、買點肉吃。
距離月底也沒多少天了,等辦完羅家棟和路平安的事情以後吳大偉就該回東北了,所以他也不用非得整日鑽在家裏了。
如同憋了一整天終於能下樓遛彎的狗子,那叫一個興奮啊,四處撒尿……說錯了,是四處打卡。
京城生活特色之一是泡澡堂子,轉天正是禮拜一,趁著別人都在上班,三人吃過早飯,拿上換洗的內衣褲和洗漱用品,直奔廠裏的澡堂子去趕頭一水。
頭一水就是澡堂子剛換好水,大早上的別人還沒用過,我來了第一個下到池子裏洗,這叫頭一水。
洗頭一水圖的就是一個幹淨,隻不過一般人要上班、上學,沒這個空閑,都是退休賦閑的老人才有這個閑情。
痛痛快快的洗了個澡,路平安和羅家棟還趁著方便讓澡堂子裏的剃頭師傅給理了個板板正正的小平頭。
三人不是堂膩子,沒有就著青蘿卜、幹果、瞅著光不溜的大老爺們兒喝茶的愛好,洗完就走。
等待東北那邊傳回消息需要幾天時間,路平安三人沒事兒,整日裏四處溜達。
閑聊時路平安打聽到了一處鴿子市,就在通惠河河沿兒的小樹林裏。鴿子市規模不大,人也不多,可路平安還是想去看看。
空間裏的那幾件古玩不適合在委托商店出手,去黑市倒騰路平安卻沒有門路,想進都進不去。
想著鴿子市也不差,萬一碰到個懂行的呢?路平安沒想要賣多少多少錢,能賣個百十塊錢,夠自己用就行。
夜色的掩護下,路平安潛出了大雜院,在街邊鑽了出來,悄悄朝著河邊的小樹林裏走去。
路平安到的比較早,鴿子市上還沒那麽多人。路平安轉了一圈兒,就看到七八家倒騰古玩的小攤子。
一個糊著黑布特意遮著一部分光的燈籠,一張鋪在地上麻布片兒,麻布片兒上麵扔了一些杯盤碗碟和瓶瓶罐罐、以及不知真假的古玉,還有筆洗、硯台、牙雕和鼻煙壺等物件兒。
看的人多,買的人少,看來四舊這玩意兒如今真不遭待見。
至於東西好不好、真不真,那就見仁見智了,反正路平安是不看好,尤其是那些古玉,一眼假的玩意兒,反而也是相對最好賣的。
這個年代的人和後世的人觀念不同,也還沒那麽多炒作,講究一個黃金有價玉無價,甚至玉石分類分級與後世也多有不同。
比如翡翠中的純黑或是純透明的品種、幹澀且沒有水頭的豆種,這些都不算好玩意。
最起碼千禧年之前的幾百年裏,大家是不認可這些的,切開一看是這玩意兒,直接就扔到路邊臭水溝子裏去了。
此外還有加工翡翠時扔下的邊角料,也都是廢品。
騰衝那邊很多人會撿回去鋪路或是墊地基,砌牆的也有,堪稱一文不值。
哪知後來一炒作,頓時值錢了,全成了好東西,搞的很多人把自己家院牆拆了,掘地三尺尋找寶貝,不少人因此發了大財。
路平安看的直搖頭,隨便找了個地方把一張舊床單疊了一下鋪在了地上,趁著別人不注意,從空間裏拿出幾件瓷器放在了床單上。
好東西就是好東西,哪怕是完全不懂行的,也覺得路平安的東西非常漂亮。
懂行的人也不是沒有,就比如那幾個同樣擺攤的倒騰古玩的,還有他們的托兒。可他們既想要東西,又不想多出錢,隻想著撿便宜。
為此,他們還不想讓別人撿漏,本來能成的生意,卻生生被他們攪和黃了。
一個身穿四個兜的中年人一看就是有些閑錢的主兒,他拿著路平安從水庫工地意外得來的那兩個小瓷杯愛不釋手。
"老板,你這兩個小杯子多少錢?"
路平安還沒來得及報價,旁邊幾個人完全不顧什麽規矩不規矩的,呼啦啦的全圍了上來。
"大哥,這可不興玩兒啊,這可是四舊,是糟粕啊~"
"這位爺,一看您就是位體麵人,要是讓人知道您家裏藏著四舊,把您給舉報了,您說上級會不會批評您啊?"
"就是就是,可不敢買啊,誰知道這家夥是幹啥的?"
"說不定是這個黑五類瞞下來的東西,被抓到就開大會鬥爭你,說不定還要關小黑屋送勞改隊呢。"
四個兜中年人本來都看好兩個小瓷杯了,一聽這個,放下杯子起身就走。
老郭有句話說的很對——同行與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欺生、欺負新人,更是各個行業的通病。
幾個人一連破壞了路平安幾單生意,路平安也不是沒趕他們走,可他們若是什麽講理的主兒,也就不會這麽明目張膽的欺行霸市了。
路平安忍了又忍,如今好不容易搞定了假身份的事兒,好日子有了盼頭,他不想再出什麽幺蛾子。
可這幾個家夥顯然一副吃定路平安的架勢,越發的囂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