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老山參
字數:4262 加入書籤
小火慢燉的湯味道就是好,還能曬著太陽烤著火,路平安和羅家棟兩個同病相憐的家夥端著大茶缸子,各自喝著自己的藥。
羅家棟總是想要混上一塊肉吃吃,他覺得路平安茶缸子裏的東西一看就比自己茶缸子裏的味道好。
隻是路平安沒給他機會,連肉帶湯一股腦兒的下肚了,這才舒服的長舒了一口氣。
早就聽說缸子肉好吃,尤其是燉鴿子,更是美味中的美味。如今一試,這種燉肉方法做出來肉味道確實不錯,盡管路平安用的鱉肉。
王家的狗鼻子尖,早就聞到了這股特殊的味兒,顛顛的跑過來,蹲在旁邊等著撿兩塊兒路平安吐出來的骨頭。
其他傻狗還在大隊部那邊轉悠,試圖混上一塊馬骨頭呢,王家的狗子已經補的遭不住了。
強忍著吃完骨頭,等路平安放下茶缸子,王家的狗子一看沒便宜可撈了,掉頭就跑出了院子,汪汪叫著追著屯子裏的母狗一頓跑。
和這個小母狗進過了草稞子,又和那個小母狗鑽過了籬笆牆,後來小母狗都跑了,它居然爆發了泰迪屬性。
直到幾隻大鵝伸著長脖子追著它出了屯子,一切才回歸平靜。
別說,有些上了年份的東西就是夠勁兒,路平安感覺自己好多了。
羅家棟的變化比路平安還大,喝了一缸子龜甲龍骨煮的藥湯,他的臉也紅潤了,眼窩和嘴唇也不發青了,熱的滿頭大汗。
路平安很羨慕,他的大老鱉也是好東西,奈何路平安體質特殊,這點藥力對他來說還差的遠呢。
羅家棟耐不住熱,跑了。路平安又煮了一缸子肉,準備再補充一些能量。
就在此時,支書叼著煙袋,提著一包東西進了院子,見路平安居然跟玩過家家一般用茶缸子煮肉,很是看不上。
"平安啊,你小子擱這幹哈呢?又敗家呢?這麽好的茶缸子,還是新的吧?你就舍得架在火盆上煮肉?"
"我這不是虛了麽,煮點兒好東西補補。"
支書一個沒忍住,笑噴了。
"哈哈哈哈,你一個小孩兒,說啥虛了呢?我看看煮的是啥啊?"
"老鱉,大補之物。"
"切,這算什麽大補之物?"
支書很是不屑:"咱們這是哪兒?北大荒!
啥都缺,就是不缺這些玩意兒,這會兒正是采鹿茸最好的季節,鹿血,鹿鞭,都是好東西。
何老蔫家還藏了一壇子虎骨酒,老洪家有一壇三鞭酒,老洪家的赤靈芝還沒賣。
林子裏的人參已經出葉子了,若是急需,也可以放山抬參了。
傻了吧唧的,也不知道動動腦子,這些玩意兒不比你吃個老鱉強?咋了,你這老鱉是要成精的百年老鱉啊?"
路平安用胳膊比了一下:"一摟這麽大,您說呢?"
支書立馬就啞火了,但他很快就反應過來,掀開茶缸子看了看,很是意動。
"要是這麽說的話,那倒是挺難得的。這樣,我去給你要點酒喝,你給我撈幾塊兒肉,咋樣?"
"不好吧,您這麽大歲數,這麽烈的東西還是別吃了,對心髒不好。
您看那邊~~"
路平安手指著院子外麵,王家的狗子眼睛珠子都是紅的,正騎著一根木頭樁子使勁磨蹭呢。
"我就丟了幾根骨頭,它吃了之後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支書更高興了:"我知道哪裏有老山參,我剛來這邊時偶然發現的。
那時候還是株五品葉,咱也不會抬參啊,就沒舍得挖。後來去找,卻怎麽都找不見了,你可以去碰碰運氣。
一斤虎骨酒,兩斤三鞭酒,加這株老山參的消息,換不換?"
"不是不給您,是您真吃不得。"
"你TN的淨說廢話,我這麽大歲數當然用不著了,但是我有兒子啊,仨兒子才倆孫子倆孫女,有些少了。
就要你兩小塊兒肉,幹不幹?"
"合著不是您吃啊?那行,換了。"
支書樂嗬嗬的撈了兩小塊肉,用小碗兒裝了,給大兒子建黨送了一小塊兒,給自己二兒子建軍吃了一小塊兒。至於小兒子建國,他還小,又沒媳婦兒,暫時用不著。
支書動作很麻利,給大兒子建黨送肉的時候就把酒給路平安帶回來了。
路平安拿著酒看了看,這兩種藥酒都按配伍加了其他草藥,並不是啥都不懂的人胡亂擺弄的。
泡好之後的藥酒呈淡黃色,一股中藥味兒,也不腥臊。
路平安拎著酒瓶子,噸噸噸就是幾大口,配著鱉肉下酒,是一口肉一口酒,老過癮了,看的支書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支書心想:"哎呦俺的娘嘞,這小子得虛成啥樣了啊?居然敢這麽喝?誰家喝藥酒不是五錢的小杯子,一天喝那麽一盅。這麽個喝法,這小子不會噴鼻血噴死吧?"
"呲~~哈~,這酒勁兒還挺大,有些上頭。不行,今天就先喝一半吧,剩下的明天喝。"
路平安吃吃喝喝,又就著小鹹菜喝了碗大碴子粥,這才打著飽嗝去睡了,屁事兒沒有。
第二天起床後,路平安感覺自己好了很多,臉上有了血色,腿腳也有勁了,很是開心。
為了恢複的更快,他準備進山碰碰運氣,找找那株支書曾見過的老山參,順便打幾個野豬。
沒錯,那株老山參就在屯子西邊兒的林子裏,長在一棵大鬆樹下。
支書當年過來屯子這邊建點兒的時候偶然遇到的那株野山參,距今已經十七八年了,按照年份來算,妥妥的老山參無疑了。
不要被如今的園參給影響了,覺得所有人參都已經成了大白菜,論堆兒賣。
真正的老山參,它不是貴不貴的問題,而是普通人壓根別想見到,也輪不到他們說什麽貴不貴的。
現如今有了模擬人參生長環境的技術,加上肥料催肥,什麽五品葉,六品葉多如牛毛,七品葉也不稀罕。
但那玩意兒沒用,人參須子上連個珍珠疙瘩都沒有,失去了絕大部分野山參應有的藥性。
平常用來補補身體還行,入藥的時候就抓瞎了,沒辦法確定藥性的玩意兒,讓人家郎中給開多少份量合適?
而且人參最重要的功效是補元氣,園參沒在野外生長,生長環境不一樣,可以說和老山參就不是一個東西,壓根就沒了補元氣的功效。
用來益脾安神還差不多,指望這種幾塊錢,十幾塊錢的人參吊命,那是想都別想。
林下參的功效也是參差不齊,有好的,也有刻意補肥過的,鬧到後來,反而把長白山人參的名聲給敗壞了。
興安嶺並不是人參的主產區,大興安嶺地區的人參甚至在清朝就差不多沒了,小興安嶺這邊人參的產量也一般,和長白山沒得比。
關鍵是人參不能交易給別人,隻能賣給公家,再由上麵統一調配,統購統銷麽!
路平安若是想要服用老山參,要麽得去大城市或是長白山看看,要麽自己進山去尋找。
在這個年代,哪怕是長白山,真正的老山參也不多了,四品葉就算好東西,若是能長到六品葉,那就很值錢了,屬於可遇而不可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