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袁卿家

字數:4024   加入書籤

A+A-


    畫江湖之不良人世界。
    袁天罡立於劍廬之外,暮色將他的身影拉得極長。
    他並未扣門,隻是靜立,仿佛已與這山間暮色融為一體。
    廬門自內而開。
    李星雲站在門內,目光平靜地迎上那張森羅麵具,沒有驚疑,沒有畏懼,甚至沒有一絲波瀾,隻有一種近乎淡漠的了然。
    “你來了。”
    少年開口,聲音清越,卻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沉穩威儀。
    袁天罡麵具下的目光微凝。
    眼前的少年,身形樣貌依舊是那個李星雲,但氣度已然天翻地覆。那並非偽裝出來的鎮定,而是久居上位、執掌乾坤者方能孕育出的從容。
    “殿下似乎料定了臣一定會來。”袁天罡的聲音低沉沙啞,聽不出情緒。
    “大唐不良帥,袁天罡,苦心經營三百載,為的便是延唐祚,複江山。雖行霸道,但其心可鑒,其力可用。”
    “如今,仍死忠於我大唐的,也唯有你一人了,不是嗎?”
    李星雲看作袁天罡,目光幽深,就像是在打量一位合格的臣子。
    他開口便點破了袁天罡的身份,而這些袁天罡之前從未說起過,就連陽叔子其實也並不清楚不良帥就是袁天罡這一件事。
    那李星雲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袁天罡沉吟不語。
    眼前這人和自己所認識的李星雲大有不同,這一刻,仿佛自己不再是那個執棋者,而是一枚正待被放上棋盤的棋子。
    這種重新被“拿捏”的感覺,真是好久不再有了。
    能有如此胸襟和氣度的,也唯有太宗、年輕時的玄宗兩人。
    李星雲側身:“進來說話。”
    他率先轉身入內,姿態隨意,卻自然流露出主導之勢。
    袁天罡緩步跟隨,目光掃過劍廬內熟悉的陳設,最後落在負手立於窗前的少年背影上。陽叔子不在,陸林軒亦不見蹤影。
    “陽叔子何在?”
    “我讓他們下山了。”李星雲並未回頭,聲音透過窗,望著遠處漸沉的落日,“此間之事,他們不必卷入。”
    “殿下似乎與往日……大不相同。”袁天罡緩緩道,每一個字都帶著審視的重量。
    隨後,竟直接出手試探。
    陽叔子給他來信的時候他就感覺不對,信中內容更是直接點明,殿下邀請他前來一敘。
    陽叔子何人,袁天罡自然清楚。
    他並不希望李星雲卷入這些紛亂危險之中,真正的將李星雲看作了自己的愛徒,更遑論讓李星雲恢複“殿下”的身份。
    現在,偏偏以殿下來稱呼。
    難道這不奇怪嗎?
    更奇怪的還有李星雲的這副姿態,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
    眼下李星雲的氣度,非在山野之間可以養成的,唯有身居高位,掌天下權柄、萬民生死之人才有。
    所以,袁天罡完全有理由懷疑,眼前人已經並非是“李星雲”了。
    袁天罡出手毫無征兆,袍袖翻卷間,一指已無聲無息點向李星雲後心要穴。指風凝練如實質,卻又不帶半分殺意,隻求製住穴道,然後探查對方的底細。
    然而指鋒尚未及體,李星雲仿佛背後生眼,身形微側,右手看似隨意地向後一拂,袖擺流轉,恰似流雲遮月,輕巧地搭在袁天罡腕上。
    “嘭”的一聲悶響。
    氣勁微吐即收。
    袁天罡隻覺一股醇正平和、卻又磅礴莫測的內力自對方袖中湧來,其勢堂皇正大,他手腕一沉,卸開勁力,後退半步,麵具下的目光驟然銳利如鷹隼。
    “天罡訣?不對……”
    袁天罡聲音低沉,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探究:“功力精純至此,運轉圓融無礙,已臻化境!”
    “袁卿。”
    李星雲開口,語氣平淡卻重若千鈞,“三百年來,你苦心孤詣,隻為延續那一道李唐血脈。如今,孤就在這裏。”
    他微微抬起手,掌心向上,一股無形的威勢隨之彌漫開來:“這力量從何而來,重要嗎?重要的是,孤已在此。你的棋局,你的謀劃,如今孤來接掌了。”
    袁天罡身軀幾不可察地一震。
    “袁卿”這兩個字,多少年沒聽到了,曆代大唐帝王,有對袁天罡尊敬有加者,有對袁天罡視為心腹者,甚至還有對袁天罡猜忌疑心者。
    但無一例外,至今為止,袁卿隻有那位太宗皇帝才稱呼得如今親近、自然。
    而且“孤”這個自稱,從眼前少年口中吐出,竟是如此得體,帶著不容置疑的天命意味。
    這一刻,袁天罡神色稍顯恍惚,仿佛從李星雲的身上看到了那一位的影子。
    “至於你所說的不同嘛……”
    李星雲接著又道:“或許是太宗顯靈,得了一場大夢,窺見些許未來殘影,若再渾噩度日,豈非辜負天意?”
    “哦?太宗顯靈?殿下窺見了何種未來?”袁天罡向前一步,無形的壓迫感彌漫開來。
    少年卻恍若未覺,唇角甚至勾起一絲淡笑:“看見漠北鐵蹄踏破三關,看見百姓流離失所,看見摯友親朋逐一殞命,看見……你死在我麵前,袁天罡。”
    最後一句,他說得極輕,卻像一記重錘,敲在沉寂的空氣裏。
    袁天罡身形微不可查地一震,麵具下的眼神驟然銳利如鷹隼,死死鎖住眼前的少年。三百年前那場卦象的結局,絕無第三人知曉!
    室內陷入死寂,唯有窗外山風掠過樹梢的嗚咽。
    良久,袁天罡發出一聲極低啞的笑聲,笑聲中帶著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看來,殿下果真非吳下阿蒙了。”
    李星雲說得話他信嗎?
    自然是不信的,但又不得不信。
    天罡決乃他自創,天下間唯有三人習得,他,李星雲,還有假李。
    總不能站在麵前的是假李吧?
    還有那自己身死之事,自己可以窺得天機,知曉一絲未來,除李淳風外,其他人可沒有那個本事。
    難道真是太宗顯靈?
    袁天罡周身那無形的壓迫感如潮水般退去:“既如此,殿下當知,臣所求為何?”
    不等李星雲回答,袁天罡便自己回答道:“臣之所求,唯有大唐盛世重現,天下萬民安康。”
    袁天罡拱手,語氣沉凝:“為此,臣可付出一切,包括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