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天師道

字數:4210   加入書籤

A+A-


    成就玄光境,這頭山君再不猶豫,起身走下石台,將那長在石台旁邊的一株碧藍草連根拔起。
    然後一口囫圇吞進腹中,不消片刻,它的身軀就產生了奇異的變化。
    原本光滑的黑白皮毛越發光滑,而它的龐大身軀也開始慢慢縮小。
    瞪的像銅鈴的雙眼,其中的豎瞳開始漸漸圓潤起來。
    很快,它的模樣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整個身軀化作了一個人形,隻是身形有些矮小,如同一個六七歲稚童一般。
    頭上紮著兩個可愛的丸子頭,穿著一身黑白搭配的袍服,濃眉大眼,好不俊秀。
    若是仔細瞧瞧,便會發現,這般模樣竟然和薑宸有三分相似。
    它,或者說他。
    他走出洞府,雖然現在隻是個小孩哥模樣,但卻走出了龍行虎步的模樣。
    外麵的小動物睜大了眼睛,看著那稚童從他們山大王的洞府中走出來,不多的智慧讓它們一時間有些大腦宕機。
    ......
    江南東道,饒州,一片鍾靈毓秀之地,層層青山疊嶂,而在群峰拱衛之中,一座最高山上。
    有一片宏偉大氣的宮殿群有序而立。
    這裏便是道教祖庭,龍虎山天師道所在。
    此刻,當張懷義,張高顯二人被幾個不良人攙扶著送上山門時。
    看守山門的弟子眼睛都直了,“六,六師叔?大師兄?”
    那弟子呆了兩息,便扭頭往前麵大殿跑去。
    “不好了,大師兄和六師叔回來了!不好了,不好了,大師兄和六師叔回來了!”
    “大呼小叫什麽?他們回來有什麽不好?”
    這時,一個中年道人走出來,怒斥一聲弟子。
    那弟子在原地醞釀了一下,才一口氣道:“大師兄和六師叔回來了,但是他們是被人攙著回來的!”
    “攙著就攙......什麽?”
    那道人乃是張懷義的師兄,也是天師道掌教張慈玉的五弟子,張宣化。
    “六弟!”
    張宣化來不及說什麽,連忙往山門口跑去。
    很快,他就在山門口看見了路都走不穩,被人扶著,頭發半白,一臉滄桑的張懷義。
    “六弟!你這是怎麽了?這是誰幹的!”
    張宣化一眼就看出,張懷義一身修為盡失,就連法籙也被人毀去。
    而張高顯的情況比張懷義好不到哪裏去,也是修為盡失,法籙被毀。
    “難道是你們!”張宣化目光如利箭般射向那兩個不良人,大手一張,便有真炁凝聚於其中。
    那兩個不良人還未反應過來,便感覺到有死亡的氣息撲鼻而來,一時間麵色大變。
    “師兄!”
    關鍵時刻,張懷義突然出聲喝止,讓張宣化的動作一頓。
    他繼續道:“和這兩位無關,是他們送我高顯回來的。”
    張懷義苦笑一聲,擺了擺手,就在那青石台階上坐了下來。
    “往日師尊時常說明澄己心,清靜無為,我未能悟懂其中道理,此刻修為盡毀,卻是有些明白師尊的心境,隻可惜,遲矣,遲矣!”
    張懷義沒有正麵回答張宣化的問題,意思很明顯,他已經不打算再去追究對手。
    但是其他人可不這麽想。
    張高顯一看到張宣化,便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哭訴道:
    “師叔,您可一定要為師侄做主啊!那薑宸欺人太甚,仗著修為不把我天師道放在眼裏也就算了,還敢出言不遜,甚至廢掉了我和六師叔的修為,您可一定要為我們做主啊!”
    張宣化神情激動,目光悲傷:“這薑宸是何人?行事竟如此惡毒狠戾,不將我天師道放在眼中?我定要將其挫骨揚灰!”
    那帶路而來的不良人恭敬道:“張道長,那薑宸薑道長乃是茅山宗司馬承禎大真人新收的小弟子,此次代表茅山前往長安參加陛下的中秋盛宴,後又往河南道祈雨,和兩位道長產生衝突,故而造成此般慘劇。”
    “陛下曾言,兩位道長之處境,實非他所願見,茅山弟子跋扈,然此為道門內部事宜,他也實不好插手此事,特命我等一定將兩位道長完好無損地送回來。”
    聽到此話,張懷義略帶深意地看了這兩個不良人一眼。
    而張宣化原本暴怒的心情則是瞬間像被潑了盆冷水一般,冷靜了下來。
    “兩位遠道而來,不妨在此吃頓便飯再走不遲。”
    “多謝道長好意,不必了,我們急著回京向陛下複命,既然人已經送到了,我們也就此別過,告辭。”
    說罷,那兩個不良人一抱拳,便轉身就走。
    張宣化也不攔著,等兩個不良人離去。
    他才從地上將張懷義攙扶起來。
    “六弟,你放心,不管傷你的是薑宸,還是什麽人,這口氣,我天師道絕不會就這麽咽下去的!走,我們去見師尊。”
    “師兄,我已經看開了,當時那種情況,隻能怪我技不如人。”
    說著,兩個人漸行漸遠,隻留下倚靠在石階,傻眼的張高顯。
    “師叔,我呢,還有我啊!”
    ......
    兩個人一路慢行,此刻,天師道眾多嫡係門人都在閉關潛修。
    不一會兒,兩人來到天師殿外。
    天師店大門緊閉,剛走到殿門口,兩人齊齊拜下去。
    “弟子張宣化。”
    “弟子張懷義。”
    “參見師尊。”
    還未等張宣化稟明來意,那天師殿內便傳出一道蒼老的聲音。
    “事情我已知曉,暫且回去吧,這幾日給懷義梳理一下經絡,擇日我再為他開壇授籙。”
    “可是師尊,那傷害師弟的賊人......”
    “不必擔心,此事為師已有計較,先讓你們大師兄處理此事。”
    隻是張宣化還是有些不放心地道:“師尊,萬一那茅山大真人不滿,我呢恐怕......”
    “待為師出關,自然會有一番說法。”
    聽聞此話,張宣化先是愕然,然後便是滿腔的喜悅和不可置信湧上心頭。
    這番話裏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師尊,您,您要臻至元神之境了?!”
    “差之毫厘,謬以千裏,尚未功成,不敢言盡,你們且去吧。”
    張懷義也是驚喜萬分,但是想說的話都被師兄師尊三言兩語堵在肚子裏,猶豫半晌,終究是暗歎一聲,隨師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