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良師益友的限製

字數:3846   加入書籤

A+A-


    對羊耽而言,當下僅有一個目標,那便是“修身”。
    不然能力不足,就算強行出仕,那也很容易露臉變成了露屁股,成了另一個邢道榮。
    而在臨別之際,羊耽也順口誇獎了一句蓓蕾。
    在這一方麵極懂的曹操,心照不宣地露了一抹笑容,在離開後就直接遣人送來了蓓蕾的券書。
    羊耽翻看了一下券書,其中便詳細記載了蓓蕾的出身。
    與羊耽之前的猜想大體相符,蓓蕾的父親本就出身寒門,曾任議郎一職,後因上書斥責閹黨亂政,繼而被十常侍尋了個借口就給料理了。
    由於名聲的原因,蔡邕好歹還能落得個流放的下場,那議郎卻被直接斬首,兩個女兒都充為官奴。
    ‘黨爭,迫害……’
    羊耽忍不住歎息了一聲,也明白這種事在如今的朝堂並不罕見,且隨著宦官與外戚之間的鬥爭加劇,隻會更為嚴重激烈。
    這讓羊耽放下了手中的券書後,不禁擔心起自己的父親羊續。
    隨著十常侍與外戚之間的爭鬥加劇,如羊續這般清廉剛正的好官,反倒在兩方眼中都會顯得礙眼。
    黨爭!
    黨爭!
    這種時候,論的往往不是能力品性,論的實則是立場與忠誠。
    羊續一心為公,在兩方眼中無疑都是不忠誠,都是隨時可能成為打擊己方的政治力量。
    此前羊耽就判斷羊續這南陽太守當不長久,隨時可能會被明升暗降,調入朝堂之中擔任一個清貴的官職。
    如今在進一步了解到朝堂之中的混亂,羊耽不免心憂羊續真被調入洛陽。
    以羊續的性格,怕是極其容易就出事。
    畢竟,就如盧植、皇甫嵩等當世大儒名將,也難以在黨爭中獨善其身,更別說羊續了。
    隻可惜在羊耽前世中的記憶中,關於羊續的了解相當有限,隻記得這位“懸魚太守”是位清官,還是一位頗為擅長軍事與治政的清官。
    記載本就不多的羊續,在曆史中的具體下場,羊耽已經記不得了。
    這使得有些心憂的羊耽,甚至有些想寫一封書信送去南陽,但終究按捺住了這個衝動。
    原因無他,那便是羊耽不僅在士林中還是個無名之輩,就是在家中長輩眼中,怕也還是個不能獨當一麵的孩子。
    縱使羊耽送去的書信內容再如何鞭辟入裏,羊續大概率隻會認為是孩童戲言。
    ‘終究還是回到了原點,名聲……’
    ‘不管是為了日後的出仕,還是為了當下的泰山羊氏,名聲都是必不可少的。’
    ‘父親或許不會重視家中孺子戲言,但絕不會忽視一位族內名士的聲音。’
    羊耽默默地想著,壓下了心中的浮躁焦慮,又靜心地看了一會書,便早早歇息去了。
    待到翌日清晨。
    羊耽換上了此前曹操派人送來的衣袍鞋襪,準備前去參與陽翟雅集。
    與此前羊耽平時所穿的普通士子袍不同,曹操贈的衣袍,卻是上好的朱紅菱紋羅絲錦袍。
    尤其是在“良師益友”的能力上揚效果中,羊耽的魅力值本就突破到了92點。
    此刻再換上這一身華貴而不失內涵的錦袍,盡顯華貴公子之範。
    起碼,蓓蕾這小妮子幫羊耽換上衣袍的過程中,雙眼有些水汪汪的不敢直視羊耽,一張小臉也是紅撲撲的。
    這一次雅集,羊耽自然也沒有忘記帶上自己的大哥羊秘,並且曹操也給羊秘送去了一身新的袍子,用料同樣也是相當昂貴。
    隻是當羊耽與羊秘站到了一起,縱使羊秘的體格比羊耽魁梧了明顯一圈,但最是吸睛的卻還是羊耽。
    年長了羊耽四五歲的羊秘,自然已經參加過不少雅集,但性格相對質樸直率的羊秘,屬實不怎麽喜歡大興清談之風的雅集。
    本來,羊秘還不是很願意前去參加雅集,但又心憂弟弟羊耽,這才跟著前去參加。
    而曹操也早就備好了馬車,帶上了羊氏兄弟與兩夏侯,便朝著陽翟雅集的地點趕去。
    由於這次的陽翟雅集規模頗大,一眾文人墨客向來又喜歡親近自然,所以舉辦地點就不宜放在城內,而是設在城郊的山中莊園。
    在出了陽翟城,與留在府中的羊李氏拉開一定距離後,羊耽當即感到了些許的無力感。
    當然,這種感覺微乎其微。
    “良師益友”的能力上揚所取的是羈絆最高值。
    羊李氏不在身邊的情況下,如今維持著“良師益友”狀態的是大哥羊秘,這也導致羊耽的能力值稍稍下降了些許。
    這使得在往陽翟雅集趕去的路上,羊耽不禁考慮起“良師益友”這一狀態的限製。
    “良師益友”的能力上揚,看似不過是按比例提升羈絆值的千分之一能力,但增益卻是極大。
    理論來說,假如羊耽某一能力值達到了滿值100,再觸發滿額的“良師益友”加成,那麽最高能達到110。
    當羊耽自身能力的數值足夠高,這一效果不可謂不逆天。
    即便羊耽本身不過是個一流的謀士,也能硬生生被拔高到頂級的範疇。
    若本身就是個頂級謀士,怕是能成為一位超模的數值怪。
    隻是,相應的限製也很明顯,那就是羊耽的身邊必須存在高羈絆值的對象。
    如今羊耽還沒有出仕,那自然還好。
    可等到羊耽正式出仕,需要在外主政一方又或者領兵出征之時,那麽羊耽自然不可能時時將老母親帶在身邊。
    即便是羊秘,羊耽也不可能將大哥當成一個毫無自我思想的工具人限製在身邊。
    能在絕大多數情況都陪伴在羊耽左右的,要麽是貼身護衛,要麽就是類似於“秘書”的角色。
    ‘也就是說,在出仕前,得設法將這麽一個角色給培養出來,以最大限度維持良師益友的能力上揚作用……’
    不過這事說易也易,說難也難。
    滿足觸發‘良師益友’的效果,對於羈絆值的要求要達到八十,近乎於對方視羊耽為血脈兄弟的程度。
    知己尚且難尋,何況是讓雙方親如血脈兄弟?
    一念至此,羊耽不禁有些掛念幾天不見的劉備了,那可是與羊耽的羈絆值高達86的手足兄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