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許攸上書

字數:3743   加入書籤

A+A-


    毫無疑問,羊耽成了香餑餑。
    對於尚武成風的漢人而言,作為六博棋進階版的象棋本就別具吸引力。
    而在這個基礎上,象棋更可謂是老頭捕獲器,參與陽翟雅集的士人年齡越大,反倒普遍越喜歡象棋。
    因此,陽翟雅集的安排也不得不進行大幅度調整。
    其餘風花雪月的雅事是取消取消再取消,每日就是下棋下棋再下棋,羊耽更是每天都被排隊排隊再排隊……
    好好的一個陽翟雅集,從象棋橫空出世後就徹底走偏了,成了東漢版的象棋交流大會。
    被奉為“棋聖”的羊耽,被一眾迷上了象棋的士人每日都排著隊進行請教。
    雖說雅集一事,本質上就是務虛的,但發展成這樣也不免讓羊耽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這對於羊耽的益處卻是顯而易見的。
    以棋會友,可比以詩賦會友來得直接得多,使得羊耽輕易就與參與雅集的一眾士人建立了聯係。
    尤其是一群老頭,幾盤充滿“人情世故”的對局下來,對於羊耽的態度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轉變,羈絆值也是輕易就突破到了六十。
    這可都是人脈,也代表著逐步沒落的泰山羊氏再度走進了一個個世家與名士的圈子裏。
    且令羊耽有些意外的是,一連五天的以棋會友下來,羊耽自身的棋力具體有多少進步不好說。
    可這一項活動,對“近朱者赤”效果下的魅力提升卻是異常顯著。
    羊耽本就頗高的基礎魅力值再度提升,達到了85點。
    以“揚名”為目標的話,羊耽這一趟陽翟雅集之旅,無疑是超額完成目標。
    待陽翟雅集結束後,可以預料象棋必然會迅速風靡大漢,徹底取代六博棋的地位,成為士人們必然需要掌握的雅事。
    泰山羊耽之名,也將隨著象棋走向整個大漢。
    可象棋那出乎預料的風靡程度,這卻不是羊耽想要的揚名方式。
    就如後世圍棋即便曆經數千年不衰,又有幾人知曉是上古聖君堯創造了圍棋,畢竟創造了圍棋不過是上古聖君堯最不起眼的標簽罷了。
    羊耽同樣不想讓象棋成為自己最大的標簽,不然即便成為名士,那也容易成為一位“娛樂咖”。
    人是極其容易被標簽化的,第一印象尤為重要,“娛樂咖”名士的印象一旦徹底傳播開來。
    短期或許是揚名的,但對於長期而言卻是不利的。
    畢竟,揚名對於羊耽而言隻是過程,最終想要的是一步步增強自己的影響力,推動終結即將到來的亂世。
    這也是羊耽抗拒“棋聖”這個名號的原因。
    畢竟“棋聖”這個標簽太有魔力了。
    就連平定七國之亂,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後世之人提及之時,往往也下意識先想到“大漢棋聖”的名號。
    所以,這象棋的迅速風靡無疑算是給羊耽出了個大難題,如何避免自己淪為“娛樂咖”名士的難題。
    在羊耽的原計劃中,初次為揚名所準備的底牌,乃是展現一手在當世足以開宗立派的行書,成為書法大家。
    可目前來看,羊耽感覺《七步詩》與書法怕都壓不住“棋聖”的名號。
    待陽翟雅集之事傳播開來,羊耽很容易就變成棋聖還有一手好書法,而不是大才羊耽還是個棋聖。
    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怎麽壓住“棋聖”這個名號,屬實是讓羊耽有些煩惱。
    直到羊耽想起了洛水……
    這是前世羊耽落水的地方,也是這一世的羊耽睜開眼的地方,它也是代表著三國歸晉的開始,亦留下了一篇千古名賦。
    ‘看來,隻能再對不住一下曹子建了……’
    羊耽默默地向還沒有出世的曹植致歉了一番,但也明白在自己的影響下,曹植還能不能出世都說不準。
    更別說曹植就是出世了,還會不會因洛水而感懷作賦。
    這能算是剽竊嗎?
    羊耽隻是不想原本時間線的千古名賦沒了出世的機會。
    羊耽一邊思量著後續安排,一邊麵無表情地又將荀攸在棋盤上殺了個大敗,氣得荀攸一言不發的拂袖離去。
    【荀攸羈絆值提升,當前65】
    荀攸這人的脾性,羊耽也是逐漸摸清楚了,外愚內智,外懦內剛,外怯內勇,自有一番傲骨在身。
    智力超群的荀攸平等地看不起所有菜雞,又做不到如叔父荀彧那般溫和儒雅地對待菜雞們,所以外表的愚鈍是荀攸為了正常融入菜雞們的底色。
    因此,羊耽越是在棋盤上打擊荀攸,荀攸反倒是越看得起羊耽。
    即便羊耽與荀攸壓根就沒有進行過什麽私下交流,但雙方的羈絆值也在穩步地提升著。
    起碼,荀攸看似滿是不悅,但心底裏對於這一次酣暢淋漓的棋盤博弈是感到暢快的,也不知不覺地視羊耽為友。
    論棋力,在陽翟雅集一眾士人們,荀攸不僅是進步最快的,也是僅次於羊耽之人。
    然而,還不等今日士人們的交流結束,一則從洛陽傳回的消息,讓一眾士人為之震驚。
    南陽名士許攸上書揭露冀州刺史王芬、汝陽名士陳逸、沛國豪傑周旌等人聯合合肥侯,勾結謀劃,欲謀反廢帝,甚至拿出了潛伏所得的大量勾結串聯的書信。
    自黃巾之亂平定以來,朝廷對於地方的掌控力就明顯地日漸衰弱,各地連年出現起義造反。
    可這一次謀反之人,卻是冀州刺史、三公後人、漢室宗親,目標還是赤裸裸地直指十常侍與天子。
    且據許攸所上書揭露,王芬準備謀反的時機還是準備在來年天子前往冀州返鄉之際。
    在天子衣錦還鄉之時,給天子來個致命一擊。
    這無疑是引得天子震怒,十常侍同樣也是怒不可遏……
    可以預料的是,一場大清洗即將開展,以王芬為首之人怕是三族消消樂了。
    即便此事看似與陽翟雅集關聯不大,但仍是讓一眾士人大多都無心繼續逗留,準備返鄉觀望局勢,以免被這一番清洗所波及。
    作為少數知悉內情之人,羊耽自然明白這是袁紹出手,但對於袁紹的斷尾速度之快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