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題字
字數:4311 加入書籤
PS:上一章小修了一下,作者將華佗與張仲景對於仕途的執著給記反了,曆史上華佗是個官迷,張仲景則是無心仕途的類型。
學醫有用嗎?
有用。
可亂世在即,學醫拯救不了大漢。
羊耽與其將這心得收下,還不如留給華佗,也好讓華佗早日寫出《青囊書》造福世人。
而隨著羊耽那正色所言的一句“所學的該是治世,乃為世人醫窮病”所表露的誌向,更是讓在場之人均是為之一怔。
“窮病”這兩個字,對於華佗等醫者而言,感觸更是極深……極深……
“是也,是也……”
華佗喃喃地說道。“百姓多疾,一言蔽之,謂曰窮。”
在一旁陪坐著的華佗弟子吳普、樊阿,也是跟著感慨道。
“父老鄉親最大的病,似乎還當真能用一個窮病來概括。”
“若是百姓富有,溫飽皆足,起居皆合養生之道,九九成的疾病將不藥而愈……”
這一刻,吳普與樊阿甚至產生了幾分動搖,深感追隨恩師學習醫術當真有用嗎?
不過華佗回過了神,看著推了回來的兩卷竹簡,歎息道。
“叔稷誌向高遠,他日若能有所成,必是萬民之福,隻是我……我……”
華佗的語氣充滿了遲疑、糾結以及無奈,半晌也沒能說出更多的話來。
華佗仍希望能借羊耽的名聲救活草醫堂,可對華佗而言,除了這兩卷醫術心得外,也唯有這一身醫術還算拿得出來作為報答。
隻是華佗在醫道上苦心鑽研,一則是不忍見百姓受疾病之苦;二則也存了幾分以醫道養望入仕的心思。
即便以醫道養望入仕的通道很是狹窄,撐死了也不過是六百石的太醫令,但也好歹讓華佗心存了幾分希望。
因此,仍是士人的華佗是不願以醫者的身份為他人所效力,徹底被列為百工之流。
在草醫堂與斷絕仕途之間進行選擇,這對華佗而言無疑是艱難的。
而羊耽卻是笑著開口道。
“何須他日方能是百姓之福,今日若我能相助元化造福百姓,自當盡力。”
華佗聞言,先是有些發愣,急問道。
“這麽說,叔稷是願意為草醫堂題字?”
“若我提筆揮毫能使百姓少疾,縱是寫得筆毫褪盡又有何妨?”
羊耽笑道了一句,轉而問道。“不知醫館可有筆墨?”
“有的有的。”
一旁伺候著倒酒的小黃連,興奮得下意識搶答。
羊耽爽朗一笑,有幾分醉態地朝著小黃連拱手道。“那可就煩請小先生為我準備筆墨。”
頓時,看著小黃連那又是窘迫又是開心的模樣,這內堂之中響起了陣陣笑聲。
旋即,小黃連去取筆墨,羊耽一行人則是走出大門,由樊阿與吳普合力將原本懸掛著的“草醫堂”牌匾取了下來。
此前羊耽粗略掃過這牌匾一眼,卻也沒細看,如今近距離一觀,隨口點評了起來。
“元化,你創辦草醫堂之時看來確實錢帛見緊,以至於這請人在牌匾上寫的這幾個字相當的馬虎。”
華佗不語,隻是低頭,臉龐漲紅了一片。
蓋因這牌匾不是旁人寫的,而是華佗自己寫的,且還自覺得不錯,多次向友人炫耀。
過去,若是有人質疑華佗的醫術,華佗往往是一笑付之;可若是嘲笑華佗的書法,華佗那是跟誰都會當場急眼。
可眼前質疑是人,乃是寫下了天下第一行書的泰山公子,這讓華佗把本能想反駁的話給硬生生咽了回去。
如今黃昏已過,視線不清,羊耽倒是沒注意到華佗的異樣。
在樊阿與吳普點著的油燈照明下,羊耽提筆在牌匾的背麵重新寫上了“草醫堂”。
有些東西,就怕對比。
同樣的三個字,縱使是小黃連都能分辨得出羊耽所寫下極具美感與韻味。
甚至於,小黃連一時都覺得將這三個字掛在由幾間民居打通而成的醫館,大有種屎盆子鑲金邊的感覺。
不過,小黃連也知尊師華佗很是在意自己的書法,所以完全不敢將心裏話說出來,而是偷偷地朝著華佗看了一眼。
華佗的表情此刻是複雜的,既是佩服,又是羨慕無奈……
此前華佗隻聞泰山公子與《洛神賦》之名,卻未能有幸鑒賞摹本,因而不知何為天下第一行書。
如今一看,華佗方知其中差距之大……
‘難怪泰山公子將成世人皆知的大名士,而我華佗的書法隻能得友人與弟子的肯定……’
‘如今看來,平日與鄒忌問吾與徐公孰美何異?’
華佗長歎一聲,便是轉愁為喜,盛讚道。
“好字,好字!”
羊耽笑了笑,重新沾了沾墨,不忘在牌匾中再度補充上泰山羊耽的落款。
酒香尚怕巷子深。
不加上落款,可就達不成華佗所想要的效果。
待吹幹了墨後,眼看著樊阿與吳普在滿心歡喜的華佗指揮下重新將牌匾掛好。
羊耽站在門外看了看,仍是覺得差了點什麽。
稍加思索後,羊耽驟然反應了過來,開口道。
“且容我再加兩句。”
華佗尚且還有些不明所以,羊耽卻是再度沾墨,直接在大門兩側寫上了兩句話。
寧可架上藥生塵
但願世間人無病
這是出自於羊耽前世一位中醫的春聯,而後廣為流傳。
可就是放在這個時代,這兩句話同樣也將醫者仁心四個字表現得淋漓盡致。
對於華佗師徒而言,來自於名士羊耽所主動寫下的這兩句話,更是對他們最大的肯定。
不僅是小黃連激動得雙目乏淚,就是樊阿與吳普,也是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主動朝著羊耽行禮道。
“我等必不負公子所贈之言。”
羊耽整理衣袍,正色回禮道。
“但願這幾個字能使草醫堂名聲大噪,也希望各位能不負仁心醫心。”
華佗也跟著施禮,萬分感激地說道。
“容我再次謝過叔稷,有叔稷親自題字,更留下了這兩句話,草醫堂必能被周邊世家豪強所追捧。”
隻是,羊耽稍加沉思後,並無喜色,而是搖了搖頭道。
“譙縣有元化這等仁心良醫,乃是當地百姓之福,可歎其餘州郡百姓若患疾,卻難遇到第二個元化。”
華佗忍不住跟著歎息出聲,道。
“此非一人之力所能解之,我等盡力而為,不負仁心便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