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重逢之喜

字數:4050   加入書籤

A+A-


    “讓玄德擔憂,實我之過也……”
    羊耽向著劉備施禮之餘,又問道。
    “隻是玄德怎麽會在此處?我以為玄德仍在陽翟,還特意派人去尋玄德。”
    劉備還未回答,張飛便先一步大咧咧地說道。
    “叔稷,這可就是你不厚道了,離開陽翟也不及時派人告知一下,我們兄弟三人都到了南城好幾天了,直至你家二哥收到你的來信之後,方才邀我等到羊氏族地暫居。”
    “而在得知你從譙縣回來的路上,大哥還一直擔心你路上是否有危險,屢屢都想往譙縣的官道上尋你,又怕與你錯過,都已經躊躇擔憂兩三天了,今晚可得罰酒三杯才行。”
    不過張飛的嗓門雖大,話語裏卻是沒什麽惡意,甚至更像在頗為親近地調侃羊耽,使得羊耽都有些詫異。
    此前與張飛的關係不錯,但還沒到這種程度才是,如今反倒像是徹底對羊耽心悅誠服,在有意親近似的。
    緊接著,五大三粗的張飛還搓著手湊了上前,有些臉紅地說道。
    “還有你那字是怎麽練出來的,教教俺,俺願意拜你為師。”
    ?!
    看懵了張飛這表情的羊耽,如遭受了精神攻擊愣在原地,腦海裏回蕩著一個念頭。
    ‘猛張飛,你臉紅個泡泡茶壺啊!’
    而被張飛三言兩語就揭了短的劉備見狀,頗感到幾分不好意思之餘,連忙出聲嗬斥道。
    “翼德,不得無禮。”
    直至這時,羊耽方才漸漸回過味來,想起盡顯粗獷的張飛除了好酒,還對字畫情有獨鍾。
    或是張飛已見過了《洛神賦》的摹本,又或是單純聽聞了天下第一行書之名,這才使得張飛的態度大變。
    【張飛羈絆值79】
    羊耽注意了一下羈絆值,發現張飛的羈絆值果然比上次分別之時有了明顯的提升。
    旋即,羊耽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無妨無妨,翼德既然也好書法,閑暇之時正好相互交流,互為師長。”
    張飛難得的沒有即刻理會劉備,而是連忙朝著羊耽拱手答應了下來,說道。
    “嘿嘿,那俺就提前謝過叔稷了,我們一言為定,到時候你可不準藏私。”
    而在劉備張飛與羊耽敘舊談笑之時,關羽的目光卻一直在緊盯著典韋。
    或是站在羊耽身後的典韋那氣勢過於凶悍,又或是感受到了隱隱的威脅。
    沒有帶著青龍偃月刀的關羽,手掌始終下意識地按在腰間劍柄處,保持著高度的戒備,暗暗評價了一句。
    ‘此人絕非易與之輩……’
    同樣在時刻戒備著的典韋,手掌同樣也是暗中握緊了短戟,目光在關羽與張飛之間來回掃著。
    一開始羊耽與劉備都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中,並沒有察覺到什麽,直至典韋與關羽之間的目光對視越發的焦灼。
    一個眼睛越瞪越大,一個眼睛越眯越小……
    大有種在針鋒相對地對峙著的感覺。
    “雲長。”
    “典君。”
    羊耽與劉備都分別喚了一聲,這才打破了那種似在對峙的氛圍。
    方才,劉備與張飛的注意力都在羊耽的身上,以至於都忽視了羊耽身後居然還跟著這麽一位身形有如鐵塔般的壯士。
    頗具識人之明的劉備,同樣也是一眼就看出了典韋的不凡,問道。
    “這位豪傑乃是?”
    “正欲向諸位介紹……”
    羊耽稍稍側過身子,讓典韋顯露出來之餘,簡單地講述了一番典韋的事跡以及相遇的經過。
    得悉典韋曾為友殺人,關羽的表情為之動容,罕有地出言盛讚道。
    “真義士也。”
    旋即,關羽主動上前朝著典韋行禮,道。
    “在下解良關羽,關雲長。”
    “陳留典韋。”
    典韋回應了一句,又分別向劉備跟人都抱拳示意了一番,而後又沉默寡言地站回到羊耽的身後。
    隻不過典韋的這一位舉動,卻使關羽更為欣賞典韋。
    不僅僅是關羽曾有與典韋相近的遭遇,更重要的是關羽與劉備結義奉為兄長後,也是恪守兄弟之道,不敢有半分僭越之舉。
    如今的典韋這般事事以羊耽為先的舉止,如何能不得關羽的欣賞,讓關羽萌生結交之心?
    不過,關羽是知進退之人,也不急於一時,因而在與典韋互換姓名後,就退回到了劉備的身後。
    旋即,羊耽又一一引荀攸、華佗、樊阿與劉關張互為引見,好一番熱鬧過後,眾人方才往著羊氏族地內走去。
    此刻在羊氏族地之內,已有許多羊氏族人女眷在準備晚宴,有道道炊煙迎著日落飄起。
    盡管與費賜所備的宴席相比,這更像是家常便飯,但看著落座的一張張熟悉麵孔,羊耽反倒吃起來感覺香甜可口許多。
    隨著羊耽的名聲傳到泰山郡,傳回到泰山羊氏的族地。
    許多族人一開始是不信,覺得可能是同名,再三確認過後,那卻是個個都萬分歡喜了起來。
    泰山羊氏累世三代出了二千石官員,這既是幸運,實則也是一種不幸。
    幸運的是,泰山羊氏好歹不至於沒落為寒門;
    不幸的是,三代都是清官,這也使得泰山羊氏並沒有如其餘世家那般富有,許多不擅讀書的族人平日基本是以務農為生,耕讀傳家。
    不過有泰山羊氏這個名頭存在,相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已不知道好了多少。
    起碼能在這世道中獲得公平,免受各種欺壓,保證溫飽無憂。
    而與其餘世家內部大多存在的嫡庶之爭,主脈支脈之爭不同,泰山羊氏的內部是少有的和諧團結。
    一來,泰山羊氏算上女眷,攏共也就百餘人出頭。
    二來,那便是泰山羊氏本就沒有那麽多利益可以進行糾紛;
    三來,也是泰山羊氏的家學所倡導的便是清正守己,即便不是每一位族人都擅長讀書,可祖訓如此延續下來,也使得家風頗正,爭鬥自然也就少了。
    而羊耽的異軍突起,在許多羊氏族人們看來無疑是大好事。
    隻要主脈的嫡三子羊耽不倒,再出一位二千石官員,那泰山羊氏起碼還維持數十年的溫飽無憂。
    這也使得這一頓家宴,不僅菜式少有的豐盛,族內各個遠親長輩那是輪番地對羊耽誇讚了起來,誇得羊耽明明沒有醉都有些飄飄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