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諸葛珪病重
字數:3892 加入書籤
羊耽足足好幾息方才消化了這句話,問道。
“二哥是認真的?”
羊衜麵露敬仰,正色地答道。
“玄德兄雄姿傑出,心懷天下,仁德弘毅,又兼之是漢室宗親,如今雖隻是一介白身,但必能平定青州黃巾亂象建功立業。”
“隻是關張二人雖勇猛卻文略不足,玄德兄麾下仍缺一打理軍中內務,處理後勤之人,我有意助玄德兄一臂之力。”
雖說羊衜的評價是中肯的,但羊耽整個人多少有點麻了。
劉備暫居在羊氏族地這才幾天,居然就把羊衜給迷成這樣了。
羊衜這話裏話外,雖然沒有提及拜主之事,但劉備假如當真能平定青州黃巾,以戰功封官,羊衜拜主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而談及到劉備之時,羊衜整個人似是有些容光煥發,就連話都密了起來,接著說道。
“這事,我已經反複斟酌過了。”
“玄德兄如今所缺的僅是一次機會,且玄德兄於母親、大哥與耽弟有救命之恩,羊氏不可不報。”
“僅僅是以書信請青州孔氏推舉玄德兄,力度怕是有些不足,說不準也不會被重視,所以我打算親自與玄德兄去往孔氏拜訪嶽丈,以報恩德。”
“之後,再暫代玄德兄軍中主薄之職,待玄德兄諸事已順後,再返回家中,耽弟以為呢?”
羊耽戰略低頭喝水……
你還想回家?
這幾天時間,羊衜都被劉備迷成這樣了,真讓羊衜跟著劉備去了,那妥妥的就是肉包子打狗,怎麽可能還回得來?
不過,羊耽也不得不承認劉備確實是一位難得的仁主,潛力極大。
羊衜早早就投到劉備的麾下,對於雙方而言都有好處。
羊耽看著麵前恰也是風華正茂的羊衜,也明白了羊衜想要有所作為的想法,說道。
“二哥的心意已決,就放心地去吧,家中自有我和大哥照看。”
羊衜麵露喜色,然後低聲地說道。
“母親那裏……”
“到時候我們再跟大哥通一通氣,一並向母親說明,母親料想也不會不允的。”羊耽答道。
“我亦是這般想法,畢竟玄德兄如今是一介白身,就怕母親會因看輕了玄德兄而不允此事,還得大哥與耽弟幫一下腔。”
頓了頓,羊衜接著說道。“就是家裏麵,發兒和貞姬就麻煩耽弟多幫我照料一下了。”
“二哥放心就是了。”
這種事,即便羊衜不說,羊秘與羊耽也不可能虧待了自家兄弟的家眷。
但凡羊耽還能有一口吃的,也不可能讓嫂嫂與侄兒挨餓。
羊衜麵露感激之餘,整個人流露出幾分期待與興奮地說道。
“那就拜托耽弟了,我稍後就去與大哥說明,然後明早我們兄弟三人就去向母親稟報,也能早日前往青州。”
羊耽點了點頭,提醒道。“青州黃巾之亂已有數年之久,規模愈大,隱隱有越演越烈之勢,確實是宜早不宜遲。”
羊衜捋著短須,頷首之餘,目露思索之色。
若是羊耽沒有在外闖出諾大的名氣,羊衜都不會下定決心就此離家追隨劉備前往青州。
可如今羊耽名聲在外,足可輕易庇佑住泰山羊氏。
如此一來,羊衜自然也就萌生了一展所長的念頭,恰好又與劉備多交流了幾次,繼而被劉備的魅力所徹底折服。
“對了,二哥,我也有一事想要詢問,我離開的這段時間,奉高那邊可有發生什麽事?”羊耽問道。
羊衜回憶了一下,開口道。
“若說發生了什麽事,就是傳聞在半個月前諸葛郡丞重病不起,廣邀了泰山郡各方醫者進行診治似乎都作用不大。”
說到這裏,羊衜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說道。
“諸葛郡丞也算難得的好官了,這一遭怕是不好過,據聞都已經派人去琅琊郡把家人都接了過來,怕是準備交代後事了。”
羊耽聽罷,為之一驚,豁然起身,急道。
“與我隨行回來的華佗乃是一良醫,或醫治諸葛郡丞之病。”
羊衜聞言,開口道。“若當真如此,我這就派人聯係奉高,確認是否還需要良醫。”
羊耽皺了皺,轉而搖頭道。
“此事容不得耽擱,我這就去請元化與我即刻趕去奉高,這兩百餘裏的路程,輕車簡從,最遲明日中午說不準就能趕到奉高了。”
“可夜間趕路,不甚安全,且耽弟與華佗也都剛剛到家不久,不如歇上一夜,明早再出發也不遲。”羊衜勸道。
“二哥放心,典韋有逐虎過澗之勇,有典韋隨行護衛,不會有什麽凶險的,我就怕遲上一陣,諸葛郡丞未必能撐得住。”
見羊耽之意已決,羊衜也不再相勸,轉而速速讓人給華佗準備馬車。
而華佗在得知了諸葛珪病重的消息,知道此人關乎能否在泰山郡嚐試藥材種植之事,也沒有猶豫就上了馬車。
不過在劉備知悉了此事後,擔憂羊耽夜行趕往奉高的安危,也主動帶上關羽張飛沿途護衛。
羊耽也無從拒絕劉備的這番好意,一行人簡單準備好,便匆匆往著奉高趕去。
……
與此同時,泰山郡治所奉高之內,泰山郡丞諸葛珪的住所內飄蕩著壓抑的氣氛,隱隱還有一陣哭聲響起。
諸葛珪病重已是半月有餘。
一開始諸葛珪還以為是日以繼夜處理諸多政務疲乏所致,稍作歇息,也就能轉好。
可諸葛珪在處理政務之時驟然在桌案上吐血一倒,而後身體狀況就開始了不斷的惡化。
門下小吏匆匆請來了大量醫者非但無用,諸葛珪的昏厥時間更是越來越長。
直至上一次的清醒,已是兩日前的事情了。
如今,從琅琊郡趕來的弟弟以及三個兒子齊聚在諸葛珪的床榻邊上,日夜伺候著麵容枯槁的諸葛珪,期盼著諸葛珪能夠好轉。
諸葛珪三子中,年齡最小僅有五歲的諸葛均正在抽泣不止;
八歲的諸葛亮則是緊握著諸葛珪的手中,臉上雖然沒什麽表情,但眼中俱是悲痛與擔憂。
最為年長的十四歲諸葛瑾拿著熱毛巾在給諸葛珪擦拭著身子,希望諸葛珪能夠舒服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