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拓寬道路
字數:3598 加入書籤
宋明言最近很忙,先是采買了一批生產線,又親自跑了一趟北方,想解決火車運輸的問題。
約見了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對方對宋明言的態度也很客氣,但是一說到火車運輸準時準點的問題就含含糊糊。
“宋先生你也知道我們火車經常會接到臨時任務,萬一有這種情況的話,我們也不能確保把你的貨物準時準點的送達,肯定會耽誤一些時間。”
“就算這樣的臨時情況發生的少,但不代表不會發生,所以這個誤點的情況,我們承諾不了。”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華國的軌道跟毛熊國的火車軌道不一樣,火車進入那邊還得卸貨上貨,你得跟那邊也談清楚才行。”
火車軌道不一樣這個問題宋明言還真不知道。
這個軌道負責人是他打了好幾通電話才找到的,算是比較有話語權的。
可連對方也不敢給宋明言保證什麽,這就有些麻煩了。
按理來說,用火車運輸是最方便的,曲安縣還為了方便運輸,拓寬了道路,就是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把東西運到火車站,從那邊上車一路運到毛熊國,走火車的話,方便安全,運輸量也大。
“宋先生,真不是我推諉,你把貨物賣到毛熊國,這是給國家賺外匯的好事,我不可能會故意為難。”
“那如果遇到火車誤時,一般會晚多久?”宋明言問道。
對方仔細思考了一下,說:“這可說不準,有時三五天,有時十天半個月都是有可能的事。”
“你要是運別的東西還好說,放久了也沒事兒,可你這方便麵是吃的東西,包裝損壞,麵餅破碎,這都是常有的事。”
正常的損耗宋明言都能接受,但這個延誤時間說不準,很可能會讓宋明言因此背上一筆違約金,而且對人家來說,他這也屬於不誠信的行為,影響他的生意口碑。
宋明言與對方告辭後回到了賓館。
苟富貴見他還在思考,問道:“老板,我記得您有聯基海運股份,為什麽不走海運?”
宋明言也想過這個,但是最後被他paSS了。
“海運的速度相對較慢,從華國的港口到毛熊國港口需要很長的時間。”
“長時間的運輸會讓方便麵的保質期縮短,而且,因為是海運,方便麵更容易受潮,影響產品質量。”
想了想,宋明言還是決定兩條腿走路。
火車運輸這方麵不能直接放棄,起碼火車的運力大,關鍵時刻能頂作用。
即便突然遇到什麽突發情況,他也有運輸公司這邊頂上。
所以華通運輸還是得跑毛熊國這條路。
好在他本身屬於外商,辦理一係列的通關手續並不難,隻花了一個多星期的功夫,就把手續都解決了。
回廣市的中途他去了一趟曲安縣。
曲安縣現在就是當初宋明言剛來時的南濟縣,從遠處看不知道的還以為整個縣城都在搞建設,實際上隻是大家把所有的資源都優先傾斜放在方便麵工廠上。
知道方便麵是準備運輸到毛熊國,他們雖然不知道宋明言打算怎麽把東西運出去,但為了便於運輸,吳書記安排了人把主幹道全部都拓寬。
有了南濟縣這個招牌在前頭,曲安縣人人都知道這次工廠落地的重要性,所以這次建設幾乎是全縣支持,沒有一個人反對。
黑蛋正在幫忙倒水給村裏的叔叔伯伯喝,突然看到一個眼熟的人,他臉上露出驚喜的神色。
“宋先生!”他拔腿就往宋明言這個方向跑。
吳書記看宋明言沒有介意,就沒讓人攔著。
宋明言說要過來看一看修建情況時他連忙放下手裏的事,招待人在縣裏巡視了一圈。
“你怎麽在這裏,沒有好好回家寫作業?不好好寫作業,以後怎麽考大學?”宋明言轉頭伸手,一旁跟著的苟富貴,立刻從包裏掏出了一把糖遞過去。
宋明言把它遞給了黑蛋,黑蛋搖了搖頭,咧著嘴笑:“宋先生,俺、我在換牙,不能吃糖。”
“我作業都寫完了,我還是班上第一名呢!”
“哈哈哈。”門牙正好一上一下缺了兩顆,說話還漏風,宋明也沒忍住,笑出了聲音。
黑蛋抿著嘴,一板一眼的說道:“奶奶說了,我的牙以後還會長出來的。”
“對你奶奶說的沒錯,你的牙以後會長出來,這個糖你先留著,等你牙長出來再吃。”宋明言抬手摸了摸他的腦袋。
黑蛋偷偷看了一眼白兔奶糖,但還是堅定的搖了搖頭:“不行,奶奶說了,我們已經拿了宋先生很多東西,能不能再要。”
他伸出自己的雙手給宋明言看:“您看我每年都會長凍瘡,但是今年沒有!我奶奶手上的凍瘡也少了很多,奶奶說多虧了您送的蛤蜊油,以前家裏的蛤蜊油都給我用了,奶奶和爹娘他們都沒得用。”
一大一小聊了半天,宋明言走時黑蛋還一臉不舍。
“宋先生,您真不去我家吃飯了嗎?我奶奶的老母雞還在呢,還沒殺。”他咽了咽口水。
“不去了,你好好讀書,以後天天都能吃老母雞。”
黑蛋依依不舍的對著宋明言的汽車招手。
等人都走了之後,村裏的支書才走過來問黑蛋跟宋明言說了什麽。
得知兩人講了半天就講吃的,支書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你這小娃娃,算了算了,看樣子宋先生應該沒跟你計較。”
宋明言對吳書記拓寬道路的事情表示讚許,又囑咐他們記得去搬生產線的事才離開。
至於方便麵工廠的管理問題,宋明言手底下能用的人越來越多,找一個人管理方便麵工廠並不難,難的是要把方便麵送到毛熊國去售賣。
回到廣市,宋明言問起了刀疤鬼運輸車隊籌辦的問題。
自從宋明言讓刀疤鬼擴大運輸車隊後他就一直在辦這件事。
車子倒是好買,隻要拿著港幣,很多內地的工廠都願意優先出貨,但問題是司機沒那麽好培養。
不僅要會開,還要會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