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我就離開一天,你說賺了兩百億?

字數:4733   加入書籤

A+A-


    臨時會議室就在小賣部旁邊,一開始是充當倉庫的,不過現在新城區域擴張,有足夠的倉庫,這裏就空了出來。
    裏麵擺了幾十張桌椅,顯得空空蕩蕩。
    被篩選出來的六十多個人,正局促不安地站在這裏。
    他們大多麵黃肌瘦,穿著不合身的衣服,臉上帶著長久以來的麻木和膽怯。
    和其他幸存者比起來,他們顯得格格不入。
    倉庫門口,幾個全副武裝的衛隊士兵抱著槍,麵無表情地站在那裏,更增添了緊張的氣氛。
    竊竊私語聲在人群中響起。
    “叫我們來這裏幹什麽?”
    “不知道啊,不會是要把我們這些沒用的人……”
    “別胡說!我聽說新城要成立什麽技術部,是真的嗎?”
    一個戴著厚厚眼鏡片的老者,正是物理學教授陳景。
    他緊張地搓著手,渾濁的眼睛裏,既有恐懼,也有一絲微不可察的期待。
    就在這時,倉庫的門被推開。
    林墨走了進來,夜鶯跟在他身後。
    倉庫裏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到了這個年輕的掌權者身上。
    林墨的視線掃過全場,在每個人臉上停留了一瞬。
    “各位。”
    林墨的聲音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裏。
    “你們或許見過我,或許隻聽過我的名字,我叫林墨。”
    “把你們叫來,隻為一件事。”
    他停頓了一下,讓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從今天起,你們不用再去工地上幹活,也不用再為下一頓飯發愁。”
    “你們要做的,是用你們的腦子,為新城工作。”
    人群中一陣輕微的騷動。
    “我不管你們以前是教授、是醫生、還是程序員。在這裏,你們隻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技術人員。”
    “我提供實驗室,提供設備,提供你們需要的一切。而你們要做的,就是把你們的知識,轉化成能用的東西。”
    “能聽懂嗎?”
    人群一片寂靜,隨即,爆發出壓抑的議論聲。
    “真的?我們真的不用去搬石頭了?”
    “還有飯吃?能吃飽嗎?”
    陳景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顫顫巍巍地向前走了一步。
    “林先生。”他的聲音有些沙啞,“您需要我們研究什麽?”
    林墨看向他。
    “什麽都研究。”
    他沒有多做解釋,意念一動,一個半米大小,通體漆黑,表麵坑坑窪窪的金屬疙瘩,憑空出現在他腳邊的地麵上。
    砰的一聲悶響,讓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那東西像是一個被砸扁了的保險箱,外殼上布滿了不規則的刮痕和焦黑的印記,一側還有一個巨大的破口,能看到裏麵燒毀的複雜線路板。
    “這是什麽?”有人小聲驚呼。
    “從一堆廢鐵裏撿回來的。”林墨指著那個金屬疙瘩。
    “給你們的第一個任務。”
    “搞清楚它是什麽,有什麽用。如果可以,把它修好,或者,把裏麵的東西取出來。”
    所有人的視線,都聚焦在那個怪異的金屬造物上。
    程序員李欣扶了扶眼鏡,向前湊了幾步,仔細打量著那個東西。
    “這外殼的材質……像是某種複合裝甲,接口是軍用標準,但和我見過的任何型號都對不上。”她喃喃自語,眼神裏閃爍著專業的光芒。
    生物製藥公司的王鵬,則蹲下身,撚起一點從破口處滲漏出來的黑色粉末,放在鼻子下聞了聞。
    “不是有機物燃燒的味道……更像是某種高分子材料在超高溫下碳化了。”
    剛才還充滿恐懼和不安的一群人,此刻像是被激活了某種本能。
    他們圍著那個金屬疙瘩,開始低聲討論起來,各種專業術語從他們嘴裏冒出來。
    “這個散熱結構,不像是民用產品……”
    “看這個電路板的布局,冗餘備份做得太誇張了,肯定是軍用級以上的標準!”
    “也許是某種數據記錄儀?黑匣子之類的?”
    陳景教授更是激動得滿臉通紅,他繞著那東西走了兩圈,最後小心翼翼地伸出布滿皺紋的手,輕輕觸摸著冰冷的外殼。
    “這……這簡直是藝術品……”
    林墨看著這一幕,沒有再說話,轉身向倉庫外走去。
    夜鶯快步跟上。
    “老板,這些人……”她欲言又止。
    “讓他們去折騰。”林墨的腳步沒有停,“給他們單獨劃出一片區域,工具、食物、水,要什麽就給什麽。倉庫裏沒有的,你記錄下來,我會想辦法。”
    “我明白了。”
    “再去找鐵山要一隊士兵,你也從夜刃小隊挑幾個信得過的,專門負責技術部的安保工作。”
    “是,老板。”
    “我要離開一段時間,新城的事情就交給你了。最晚後天上午,我就會回來。”
    “明白,一定不會辜負您的囑托。”
    ……
    “穿梭!”
    小賣部外,熟悉的車水馬龍聲,取代了末日世界裏永不停歇的機器轟響。
    林墨站在貨架前,感受著兩個世界截然不同的氣息。
    這次在末日世界待了大概一天一夜,不知道薑憶那邊進行得如何了。
    他拿出自己的手機,撥通了薑憶的號碼。
    電話幾乎是立刻就被接通。
    “林董。”薑憶的聲音聽起來很沉靜,似乎正待在某個安靜的環境裏。
    “事情辦得怎麽樣了?”林墨直接問。
    “王德發那邊,已經處理幹淨了。”薑憶的語速不快,像是在陳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所有能查到的資產,全部進入了破產清算程序。他本人因為涉嫌多項金融犯罪,已經被經偵部門帶走調查。”
    “嗯。”林墨應了一聲,這個結果在他的預料之內。“另一件事呢?”
    電話那頭安靜了兩秒。
    “您給的技術論文,效果比我們預期的要好很多。”
    “說數字。”林墨不想聽過程。
    “五十億本金,我讓團隊通過離岸公司加了五倍杠杆,建立起總計約三百億人民幣的做空倉位。”
    “目標是美股和歐股市場上,所有以固態電池為核心概念的上市公司,共計十七家。”
    “消息發酵後,伏特固能、量子科技等龍頭企業,股價在盤前交易階段就已崩盤。開盤後,平均跌幅超過百分之七十,其中八家已經觸發熔斷,進入臨時停牌狀態。”
    林墨安靜地聽著,沒有插話。
    他給了薑憶一把刀,讓她去給敵人放點血。
    現在看來,薑憶是直接把對方的頭給砍了下來。
    “截止到剛才,扣除所有交易費用和杠杆資金的成本,我們的賬麵盈利,是兩百一十三億人民幣。”
    林墨握著電話,有些無言以對。
    這才一天的工夫,就賺了兩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