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突如其來的采訪
字數:4305 加入書籤
掛了電話陳淩剛出校門,還沒弄清楚狀況呢就被一群記者給圍了起來。
麵對一堆記者的采訪,陳淩還是很懵逼的,這就被堵了?還是在校門口?
這北影校園的保安難道就不管管嗎?
保安表示管什麽管,又沒進學校裏麵。
雖然對這個情況很懵,但是現在這個情況不接受采訪也不合適了。
今天如果不接受采訪,不回答了這些記者的問題,肯定多少會得罪他們,那樣的話還不知道後麵怎麽報道呢。
所以幹脆接受采訪算了。
林老師聽說陳淩要接受記者采訪,先是道了聲不務正業,一個電影導演因為唱歌出名了,這多少有點扯淡,不過想到陳淩如果火了還能順便宣傳一下電影也就釋然了,都是為了電影。
於是林老師安排人把這些個記者都請到了學校的小禮堂,那裏更適合這些記者采訪訪問。
都堵在學校門口的話成何體統。
直到看見嘴邊這麽多話筒,陳淩心裏還是懵懵的,沒想到自己的第一次記者訪問,問的居然是音樂………
“請問陳淩先生,你提名金曲獎的這幾首歌都是你原創的嗎?”
“沒錯,這幾首歌作詞作曲都是我一個人,隻不過編曲和專輯的製作還多虧了範正老師幫忙,他是一個很優秀的編曲人,也是一個很優秀的歌曲製作人。”
陳淩小小的捧了一下範正,畢竟從錄製歌曲到網絡發布,範正也是前前後後幫了不少忙。
誇人的話嘛,上嘴皮碰下下嘴皮子,又不用額外花錢,製作專輯的費用已經給過了。
“陳淩同學,你認為金曲獎這次提名合規嗎?畢竟你的專輯是今年發布的”
有記者也對金曲獎提名是否合規表達了疑問。
“我的專輯大部分歌曲確實是今年年初發布的,但是我專輯裏麵的兩歌《一次就好》和《關鍵詞》去年就已經布了,這些網上都有你可以去查其中《關鍵詞》這首歌還被張節在跨年晚會翻唱過”
陳淩也是毫不客氣回懟。
“陳淩同學,請問你會去參加金曲獎頒獎典禮嗎?畢竟你是大陸歌壇第一個提名金曲獎最佳新人的。”
“當然,那個時候我的電影《失戀三十三天》還沒上映時間上應該來得及”陳淩提了一句電影的事情。
“陳淩同學,我想請問一下和你合唱歌曲的景恬和你是戀人關係嗎?”果然還是有記者問到和景恬相關的話題。
既然已經答應過陸爭陳淩就不會再出爾反爾,找不自在,而且他也不想那個女孩為難。
“當然不是的,之前已經有記者采訪過景恬同學這個問題了,我現在再回答一遍,滿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我們隻是很純粹的同學關係,歌曲我們兩個對唱是因為她的嗓音剛好合適,而且我也請不來其他的歌手,所以隻能請她和我一起合唱”
“另外她出演《失戀三十三天》這部電影原因也是因為她適合電影的角色,加上她也很喜歡這個劇本,所以一起合作了這部電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等七月一號電影上映了去電影院支持一下”
陳淩在回答記者問題的時候順便把話題轉移到了電影身上,畢竟現在離電影上映還有不到兩個月了。
“陳淩同學,據我所知《失戀三十三天》是你導演並且主演的第一部電影,你今年才大一,是哪裏來的信心來自導自演一部電影的?”
台下果然有記者對電影感興趣進行了提問,這個記者顯然了解過這部電影。
“我的信心來源有很多,第一就是原著小說很精彩,你也知道這部電影身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
說完陳淩還從包裏拿出來了《失戀三十三天》的實體書籍,前段時間出版的時候鮑京京送給他的。
後來陳淩隨手放到了自己的肩包裏,沒想到今天剛好能拿出來用。
手裏拿著《失戀三十三天》小說的書籍陳淩繼續道。
“根據小說改編的劇本是非常精彩的,不但深刻還原了小說,還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這一點受到了原著作者的肯定和支持”
“原著小說作者鮑京京學姐也正是因為認可了改編的劇本才把影視版權授權給我的”
陳淩把鮑京京拎了出來,不僅僅是借此回答問題,還想通過這個方式籠絡一下小說的讀者,這樣讀者們等電影上映也能貢獻一份力氣。
縱觀IP改編的電影,原著的忠實粉絲可是一大助力。
粉絲越多,助力越大,但是相應的版權也越貴。
“另外這部電影的女主景恬為了參演《失戀三十三天》這部電影不惜推後了《戰國》的進組時間,從這裏也能看得出來這部電影有多麽精彩”
聽了陳淩的話台下記者直呼好家夥,《戰國》那可是1.5億的大製作,景恬放著那麽大的製作不拍,先來拍這部小成本愛情片。
這電影真的有這麽精彩?看著台下記者好奇心調動了起來,陳淩知道這番口水沒有白費。
感謝《戰國》劇組,感謝陸爭,感謝前女友。
陳淩又繼續道“為了感謝景恬同學的支持和幫助我還特意把電影《失戀三十三天》片尾曲的演唱交給了她,並且我這次入圍金曲獎的專輯名字《如果愛忘了》就是以這首歌命名的”
金曲獎這麽大的流量陳淩自然想多往電影上蹭蹭。
“陳淩同學,《失戀三十三天》到底講了一個什麽故事?”
“講了一個女孩從失戀的陰影裏麵頑強走出來的治愈故事,沒有刻意煽情,這應該是國內第一部以一個女孩視角來講述失戀這件事的電影,
畢竟一般情況下失戀女孩子是比較痛苦的一方,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多多聚焦一下當代年輕人的感情問題”
看越來越多的記者開始問到電影,陳淩心裏樂開了花。
等陳淩又回答了兩個電影相關的問題後,又有記者開始問到歌曲專輯的事情了。
“陳淩同學,據我所知,你並沒有上過一天的音樂課,也沒有進行過任何相關的培訓,你是怎麽做到這麽多歌曲的詞曲都是原創的呢?並且第一張專輯就能入選金曲獎的提名,這裏麵有沒有抄襲的可能?”
這是誰的部將?上來就問這麽勇猛的問題。
陳淩看了一眼,原來是南方報這家報社記者一向以言辭犀利著稱,難怪提問這麽直接。
陳淩想了想回道“或許你調查的並不準確,你如果多調查一下的話,你就應該知道,我在上大學以後經常去各個學堂蹭課。
我是一名導演,想要拍好一部電影,配樂和電影插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北影是有音樂課的,我正是在音樂係蹭課的途中發現了自己的音樂天賦,並且產生了靈感,然後加以努力才最終呈現出了這幾首音樂作品,這幾首歌曲百分百都是原創,如果有我抄襲的證據的話我願意永久退出歌壇”
此話一出,再也沒有記者問歌曲抄襲的問題了,畢竟陳淩都放話了,如果抄襲了那就退出歌壇。
陳淩薅的這幾首歌曲都是能清楚的記得發行時間的,原作者都還沒開始寫呢,所以不可能出現侵權的問題。
而且版權他都已經注冊了,不過看樣子以後可能還會繼續薅羊毛了,不然以後一首歌曲都不出的話,質疑肯定還會鋪天蓋地的席卷而來的。
想到這裏陳淩繼續道“當然我的本職工作是一個導演,希望大家以後盡量關注我的電影作品,音樂的話,嗯~隻要靈感來了,以後還會發行歌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