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刻意引導

字數:4636   加入書籤

A+A-


    他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種類似於醫者麵對前所未見的疑難雜症時的專注、審慎和探索欲,
    目光緩緩掃過激動、懷疑、期盼交織的眾人,
    用一種刻意放緩的、引導思考的語速開口道:
    “諸位,請先冷靜。稍安勿躁。我方才所說的‘思路’,並非指我能憑空抹去那所謂的‘魔丸烙印’或直接對抗、消弭天劫。”
    他這話一出口,太乙真人緊繃的神經稍微鬆弛了一絲,
    仿佛找到了一個合乎常理的解釋,心想“果然如此,是我想多了”,
    但李靖夫婦剛剛被高高提起的心,卻又猛地沉了下去,臉上血色稍褪。
    然而,李維話鋒巧妙一轉,並未將話說死,而是用一種更具引導性和建構性的語氣繼續說道:
    “不知諸位是否曾換一個角度,思考過一個問題?”
    “為何靈珠轉世便是天命所歸的祥瑞,魔丸降生便是注定毀滅的災厄?”
    “這評判的標準,究竟是天定,還是人為?”
    “或者說,拋開那虛無縹緲、難以捉摸的氣運與宿命之說,我們單從哪吒本身,從這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孩子來看——”
    他伸出手,清晰地指向正眨巴著大眼睛,好奇地看著自己,仿佛在聽一個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故事的小哪吒:
    “他自出生以來,可曾因為那所謂的‘魔丸本源’而變得神誌不清、理智全無、濫殺無辜?”
    “可曾主動地、懷著惡意去為禍鄉裏、製造災禍?”
    “他的頑皮,他的闖禍,他的力氣大,可曾超出過一個天賦異稟、缺乏管教的孩童的範疇?”
    眾人聞言,都是一怔,下意識地順著李維的手指,將目光聚焦在哪吒身上。
    李靖和殷夫人更是腦海中飛速閃過哪吒出生三年來的點點滴滴。
    是啊,吒兒是頑劣,拆過府邸,嚇哭過鄰家孩童,
    弄得陳塘關雞飛狗跳,但他何曾有過真正的惡意?
    他搶小夥伴的玩具,或許隻是因為想一起玩卻不知如何表達;
    他打翻祭壇,或許隻是覺得那些儀式枯燥無趣。
    甚至在李維出現後,他學會了分享糖果,
    會因為幫助了賣炊餅的老王而露出開心的笑容,
    會因為聽到表揚而挺起小胸膛……
    這些,哪裏像一個注定帶來毀滅的“魔童”?
    李維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知道引導已經起了作用。
    他繼續深入,聲音平和而富有說服力,層層遞進:
    “沒有,對吧?那麽,我們是否可以嚐試換一個全新的、或許更貼近事實的角度來重新看待和定義這個問題?”
    他刻意頓了頓,讓這個問題在每個人心中回蕩片刻,
    然後才加重了語氣,清晰而緩慢地拋出了他的核心觀點:
    “或許,那所謂的‘魔丸’,並非是什麽注定帶來毀滅與災厄的‘詛咒’或‘宿命’,而更像是一種……‘病’。”
    “病?”
    太乙真人眉頭緊緊鎖成了一個川字,花白的胡子微微翹起,
    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這個對他而言既熟悉又在此刻顯得無比陌生的字眼。
    熟悉是因為仙體亦會受損,元神亦會染塵,可稱之為“道傷”或“魔障”;
    陌生是因為,從未有人將“魔丸”這種涉及天地本源、天道定數的存在,與凡間俗世的“疾病”劃上等號。
    “對,就是一種病。”
    李維肯定地點點頭,語氣不容置疑。
    他開始詳細闡述自己精心構建的“理論”,將這個玄幻的概念拉入一個更貼近普通人理解的範疇,
    “一種根植於生命本源,極其特殊、極其頑固、極其罕見的‘先天性疾病’。”
    “這種疾病,並非由外邪入侵所致,而是與生俱來,源於構成其生命本質的‘源代碼’出了某種問題。”
    他盡量使用著能讓太乙真人也能聯想到修行術語,又能讓李靖夫婦聽懂的比喻。
    “這種病,它會放大和扭曲患者的某些負麵情緒與本能衝動,”
    “比如易怒、躁動、破壞欲,就像體內有一個不受控製的放大器,會嚴重幹擾甚至一定程度上‘汙染’他的先天心性,讓他難以像常人一樣理智地控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甚至……更進一步說,這種存在於生命本源深處的‘病變’,其本身散發出的異常‘波動’或‘信息素’,會引動天地法則的異常反應,也就是你們所說的‘天劫’。”
    他看向太乙真人,試圖尋求一個連接點。
    “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當這種‘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其存在本身,就對天地間正常的能量流轉、因果循環構成了某種‘汙染’或‘威脅’,”
    “從而引發了天地自然法則啟動的、一種非針對個人意誌的、純粹的‘排異反應’或者‘免疫清除機製’。”
    他將玄之又玄的“魔丸宿命”和“天劫懲罰”,
    巧妙地類比成了醫學上的“先天性疾病”和自然界的“免疫反應”。
    這個說法雖然新奇得近乎離經叛道,卻意外地帶著一種奇異的邏輯自洽性,
    尤其是讓李靖和殷夫人這樣並非修行中人的普通人,仿佛在無盡的迷霧中突然看到了一條可以理解、可以觸摸的小徑。
    “疾病……排異反應……免疫清除……”
    殷夫人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越來越亮的光芒。
    是啊,如果吒兒隻是生病了,而且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先天疾病,
    那麽一切就都說得通了!
    他的力氣,他的脾氣,他引來的雷劫,都是病症的表現!
    是病,就有病因,有病根,就有治愈或者緩解的希望!
    這總比那冰冷無情、無法更改、注定毀滅的“宿命”要好上千百倍!
    這讓她從一個被動接受懲罰的罪人親屬,
    變成了一個可以積極尋求治療方法的病患家屬,心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維適時地將目光轉向仍在苦苦思索、試圖消化這個全新概念的太乙真人,
    語氣帶著謙遜的請教,實則是在引導他,
    至少是部分地認同這個重新定義的觀點:
    “真人,您精通玄門道法,見識廣博,遍曆三界。”
    “您覺得,我這個比喻,這個看待問題的新角度,是否……有那麽一絲可以探討的道理?”
    “那魔丸之力,其表現是否就像一種不斷侵蝕心性、扭曲本源、最終引動天罰的‘病毒’或者‘惡性病灶’?”
    太乙真人被問住了,胖臉上滿是糾結與沉思。
    他修行千年,參悟的是天地至理,運用的是無上道法,
    從未有人,也從未有必要從“治病救人”的凡俗角度,
    去解讀“靈珠魔丸”這種涉及天地本源陰陽清濁的至高奧秘。
    這簡直像是在用裁縫的尺子去丈量星海的寬度。
    但……細細品味李維的話,剝離那些陌生的詞匯,
    其核心邏輯就是將一種負麵的、內在的,
    引發不良後果的本源狀態視為一種需要被“矯正”或“清除”的異常,
    似乎……並非完全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