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女媧

字數:7284   加入書籤

A+A-


    紫霄宮三講之後,洪荒天地間的氣氛,在看似不變的繁榮下,多了一絲難以言喻的躁動與期待。
    混元大道之秘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在每一位大能道心中蕩開了漣漪。
    然而,聖位縹緲,以力證道更是艱難萬分,前路在何方,依舊迷霧重重。
    與此同時,巫妖二族的勢力,在這段相對和平的歲月裏,已然膨脹到了極致。
    天庭之上,周天星鬥大陣日夜不息,接引的星辰精輝如同實質的瀑布,垂落於三十三天,將天庭映照得如同永恒的白晝。
    億萬妖兵妖將操練不休,煞氣凝結成雲,旌旗招展間,法則隨之震蕩。
    帝俊、太一身居淩霄寶殿,目光穿透層層空間,俯瞰洪荒大地,皇者之氣與日俱增,麾下十大妖聖威名赫赫,
    新生代的妖族天才層出不窮,整個妖族氣運如烈火烹油,鼎盛到了極點。
    他們堅信,待道祖禁令解除,便是妖族一統洪荒,建立無上妖庭,甚至窺探那聖人之機之時。
    不周山腳下,以及洪荒各處富饒之地,巫族部落氣血如狼煙,直衝霄漢。
    十二祖巫真身隱現,法則之力在他們周身咆哮,都天神煞大陣演練時,
    那凝聚出的盤古真身虛影愈發凝實,散發的開天威壓讓周遭時空都為之扭曲。
    巫族兒郎不修元神,不敬天道,隻尊盤古,信力量,
    他們打磨肉身,吞噬洪荒凶獸,勢力範圍不斷穩固擴張,
    與天庭的星辰光輝在無形中激烈碰撞,分庭抗禮。
    整個洪荒,仿佛一個被不斷充氣的氣球,看似龐大光鮮,內裏卻已緊繃到了極限,隻差那最後的一根針。
    這一日,女媧娘娘自鳳棲山道場走出,與其兄伏羲一同,緩步行走於洪荒大地之上。
    三講之後,她道行大進,對造化之道的理解已臻至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
    但道祖所言的成聖之機,卻依舊如同霧裏看花,難以捉摸。
    她心中有所感,似乎自己的機緣,並非在天庭,也非在洞府,而在這廣袤的天地之間。
    他們行走於名山大川,見過巫族部落的粗獷豪邁,
    也見過妖族群體的秩序森嚴,見過靈獸仙禽的悠然自得,
    也見過奇花異草的爭奇鬥豔。洪荒生靈種類萬千,各具靈性,生機勃勃。
    然而,女媧看著這一切,秀眉卻微微蹙起。
    她總覺得,這繁華似錦的天地間,似乎缺少了點什麽。
    現有的生靈,無論是巫、是妖、是靈植異獸,其形態、其稟賦、其生存方式,仿佛都已定型,被固有的法則所限製。
    巫族強橫卻失之靈動,妖族聰慧卻難免駁雜,
    它們似乎都承載著某種特定的“使命”或“烙印”,而缺少了一種…
    一種能包容萬般可能,能無限學習、成長和創造的“靈性”。
    一種莫名的失落與創造的空虛感,在她心間縈繞。
    這一日,她行至不周山腳下一處風景秀麗的河穀。
    河水清澈,映照出她絕美的容顏與略帶迷茫的雙眼。
    她俯身,掬起一捧河水,水中倒影隨波光搖曳。
    忽然,福至心靈!
    她看著水中自己的倒影,又看了看周圍奔跑的走獸、天空翱翔的飛禽,
    一個前所未有的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她的心田:
    為何不依照自己(道體)的形態,創造一種新的生靈?
    一種天生道體,擁有無限潛能,能感悟天道,能學習萬法,
    能繼承盤古父神開天辟地之誌,卻又獨立於巫妖之外的全新種族!
    這個念頭一經生出,便再也無法遏製。
    她感覺自身的造化大道在轟鳴,在渴望!
    那停滯不前的修為瓶頸,也似乎有了鬆動的跡象。
    “就是如此!”
    女媧眸中綻放出璀璨的神光,她終於明悟了自己的成聖之機,
    創造一種全新的、契合天道運轉卻又獨具靈性的種族!
    她不再猶豫,取出隨身攜帶的先天靈寶
    “九天息壤”,此乃土之精華,蘊含無窮生機;又取出三光神水(日月星三光神水),此為水之本源,能滋養萬物。
    將二者在一條寶葫蘆藤(後來被稱為造人鞭)的攪拌下混合,揉捏成一種散發著玄黃光澤的先天神泥。
    女媧依照自身道體形態,開始精心摶土造物。
    她賦予了這神泥自身對造化之道的最高感悟,融入了一絲自身精血與對天道圓滿的祝福。第
    一個泥塑在她手中成型,落地便化作一個活生生的生靈!
    這生靈,五官四肢與女媧相似,乃天生道體,雖初生時略顯孱弱,
    但雙目之中卻蘊含著其他種族罕有的智慧、好奇與對天地的敬畏之光。
    他們不似巫族天生神力,不似妖族擁有本命神通,
    但他們擁有著近乎無限的學習能力和成長潛力,靈魂純淨,能直接感悟天地法則。
    “爾等,便稱為‘人’吧!”女媧看著這第一個生靈,心中充滿了創造的喜悅與母性的光輝。
    她開始不知疲倦地摶土造人,一個接一個的人族在她手中誕生,
    最初的一批,生而具備不凡的根骨與靈性,甚至有些天生便能引氣入體,堪稱先天道體。
    隨著造的數量增多,後續的人族雖不如最初一批,但也遠勝尋常後天生靈。
    當造出十二萬九千六百個(一元之數)人族後,女媧感到心神有些疲憊,
    便拿起那根沾滿了先天神泥的葫蘆藤,蘸著剩下的泥水,信手一揮!
    霎時間,泥點如雨,落在地上,紛紛化作一個個新生的人族!
    雖然這批以藤條甩出的人族,根基不如親手摶造的紮實,形態也偶有差異,但同樣具備了“人”的特質。
    最終,第一批人族的數量,定格在了百萬之巨!
    百萬新生的人族,聚集在河穀之地,對著女媧娘娘虔誠跪拜,口稱“聖母”。
    那純粹而磅礴的生機、願力與一種前所未見的氣運,轟然匯聚!
    就在這時,整個洪荒天地,猛然一震!
    三十三天外,無盡的虛空深處,浩瀚無邊的天道意誌被徹底觸動!
    天空中,霞光萬道,瑞彩千條,無盡的紫氣從東方彌漫而來,綿延三萬裏!
    一股宏大、神聖、至公至正的偉力開始匯聚!
    緊接著,難以估量的玄黃色功德金光,
    如同九天銀河決堤,自冥冥虛空中轟然垂落,目標直指不周山腳下的女媧!
    那功德金光之磅礴、之純粹,遠超洪荒開辟以來任何一次功德降臨!
    其中蘊含的天道認可與本源力量,讓整個洪荒的所有生靈,無論修為高低,無論身處何地,都清晰地感受到了!
    “這是…天道功德?!如此巨量!”
    昆侖山,三清同時從閉關中驚醒,望向不周山方向,臉上充滿了震驚與難以置信。
    老子眼中精光閃爍,似有所悟;
    元始天尊麵色凝重;
    通天教主則帶著一絲讚歎。
    西方,貧瘠的靈山之上,接引與準提猛地站起身,
    望著那幾乎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的功德金光,臉上露出了極度的渴望與激動。
    “大機緣!女媧道友竟以此法……”準提的聲音都帶著顫抖。
    天庭,帝俊、太一臉色變幻不定。
    女媧成聖,妖族雖與有榮焉,但一位聖人的出現,
    尤其是以創造新種族功德成聖,無疑會極大地改變洪荒格局,
    他們這天帝、東皇的權柄,在聖人麵前又算得了什麽?
    更何況,女媧所創的“人”族,似乎…與妖族並非一路。
    萬壽山,五莊觀。
    孫悟空與鎮元子、紅雲正論道品茶,這股浩蕩的聖威與功德金光降臨的刹那,他們同時心生感應,走出觀外。
    紅雲驚歎道:
    “是女媧道友!她…她竟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種族,引動如此天道功德,這是要…功德成聖?!”
    鎮元子撫須長歎,神色複雜:
    “造化之道,竟能直達混元…開創一族,補全天道生靈序列,此功德,確實足以支撐其成就聖位。洪荒,要變天了。”
    孫悟空抬頭,望著那如同洪流般傾瀉而下的玄黃功德,感受著其中蘊含的天道眷顧與浩瀚力量,眼中先是閃過一絲明悟與肯定。
    “以造化補天道,功德成聖…此路,確實是一條通衢大道。”
    他輕聲自語。
    但隨即,他又緩緩搖頭,目光變得堅定而清明,嘴角甚至勾起一絲淡然的笑意。
    “可惜,此路雖好,卻非吾道。吾之道,在自身,在鴻蒙,在力之極盡…何須假借外物功德?”
    他的道心,在目睹這驚天動地的成聖場景後,非但沒有動搖,反而更加澄澈。
    鴻蒙紫氣在他體內微微流轉,散發出一種超越功德、超越天道的古老道韻。
    幽冥血海,冥河老祖看著那功德金光,眼中爆發出駭人的精光,死死盯著那些新生的人族,一個瘋狂的念頭在他心中滋生:
    “創造種族…竟有如此功德?!那我這血海……”
    太陽星深處,乃至各方大能道場,無數道神念交織,震驚、羨慕、嫉妒、思索……種種情緒彌漫。
    女媧以造人功德成聖,無疑為所有卡在準聖境界的大能,
    指出了一條看似“可行”的道路——創造,或立下大功德於天地!
    此時此刻,不周山腳下。
    浩瀚無邊的天道功德盡數灌入女媧體內,與她那早已圓滿的造化道果徹底融合。
    她的氣息開始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瘋狂攀升,超越準聖巔峰,跨越那層無形的天塹!
    一股淩駕於萬物之上,與天道相合,永恒不滅、無所不能的磅礴聖威,以她為中心,轟然席卷整個洪荒宇宙!
    萬道為之和鳴,眾生為之匍匐!
    霞光漫天,金蓮地湧,仙樂縹緲!
    女媧,於此日,此刻,功德圓滿,證道混元,成就天道聖人尊位!
    洪荒第二位聖人,誕生了!
    所有生靈,無論巫、妖、人、還是其他萬族,
    都在這一刻,發自靈魂地感受到了聖人的威嚴,不由自主地向著不周山的方向躬身行禮,齊聲道:
    “恭賀女媧娘娘,證道混元,萬壽無疆!”
    聲音匯聚成洪流,響徹天地。
    而新生的人族,在聖威之下安然無恙,反而受到滋養,更加虔誠地跪拜他們的創造者與守護者——聖母娘娘。
    女媧成聖,如同在平靜了數萬年的洪荒湖麵,投下了一顆決定命運的巨石。
    巫妖二族的巨頭們,在震驚於聖人偉力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變數。
    而其他大能,則紛紛開始思索屬於自己的“功德”之路。
    一個屬於聖人的時代,正式拉開了序幕。
    遠在萬壽山的孫悟空,收回目光,轉身走入五莊觀,繼續他的道。
    他的路,與功德無關,與天道聖人亦不同,那是一條獨屬於他的,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混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