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論道交友
字數:5185 加入書籤
通天見孫悟空如此爽快磊落,輸了切磋卻不輸氣度,反而真誠道謝,心中對其好感更增。
他本就不是拘泥勝負之人,哈哈一笑,將青萍劍歸鞘,擺手道:
“悟空道友何必客氣?何來指點,不過是互相印證罷了!”
“道友這般直爽性情,強悍實力,當浮一大白!若不嫌棄我昆侖山簡陋,可隨吾入內稍坐,品茗論道一番,如何?”
他生性豁達,敬佩強者,更欣賞孫悟空這般不矯揉造作的性情,此刻已真心生出結交之意。
元始天尊見孫悟空態度轉變,言辭懇切,不似那等狂妄無知、桀驁難馴之輩,心中那點因對方“失禮”而產生的不悅也消散大半。他雖仍覺得孫悟空之道與玄門正統迥異,但其實力與這份敗而不餒、虛心求教的心性,也贏得了他的基本尊重。他微微頷首,麵容依舊威嚴,但語氣緩和了許多:“道友既然有此雅興,吾等自當盡地主之誼。請。”
孫悟空本就有意與這些頂尖大能交流,汲取長處,自然不會推辭,笑道: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二位道友,請!”
三人遂不再駕雲,而是並肩步行,穿過層層雲霧與先天禁製,進入昆侖山內部。
但見山中景致更是非凡,一步一景,道韻天成,非言語所能形容。
通天教主直接將孫悟空引至自己的碧遊宮道場。
宮內布置不似八景宮那般古樸簡約,也不似玉虛宮那般威嚴規整,而是劍氣隱隱,處處透著一種銳意進取、截取生機的靈動氣息。
有道童奉上以昆侖靈泉衝泡的仙茗與罕見的靈果,皆是洪荒難得的珍品,靈氣氤氳,聞之便覺神清氣爽。
三人分賓主落座。
起初,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還試圖以玄門正統道理與孫悟空論道,
講述天道運轉之玄妙、因果承負之必然、教化功德之重要。
元始天尊道:
“天地有序,萬物有常。順天者逸,逆天者勞。”
“吾輩修行,當明悟天心,遵循天道規則,積累功德,方能得享逍遙,超脫劫數。”
他言語中,自有其執掌秩序、評定善惡的準則。
通天教主則補充道:
“然天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這一,便是變數,便是生機。吾之劍道,便是要截取這一線生機,於萬死之中求得超脫!”
他之觀點,比元始更多了一份抗爭與主動。
然而他們發現,孫悟空對那些繁複精微的天道衍化、縝密複雜的因果糾纏、以及功德氣運的算計,
似乎並不十分精通,甚至聽得有些眉頭微蹙。
當元始天尊談及“跟腳出身,自有定數”時,孫悟空更是忍不住插言道:
“俺老孫天生地養,無父無母,照道友所言,莫非俺這跟腳,便注定低人一等?”
“但俺覺得,力量就是力量,何須看出身來曆?隻要拳頭夠硬,意誌夠強,便是天命,也可爭上一爭!”
這話聽得元始天尊眉頭又是一皺,覺得此猴果然“離經叛道”,難以理解玄門精微奧義。
但當話題轉向力量本質、戰鬥法門、大道根源時,孫悟空立刻像是換了一個人。
他憑借鴻蒙紫氣對混沌、對力量本源的獨特感悟,往往能提出一針見血、直指核心的見解,雖言語質樸,卻蘊含至理。
他端起茶杯,眼中金光微閃,沉聲道:
“俺老孫以為,力之極,並非隻是搬山填海、捉星拿月那般簡單。更在於一念動而法則隨,心之所至,力之所及。”
“任你萬般神通,無窮變化,千般算計,我自一力破之!”
他又論及戰鬥之道,眼中閃爍著曆經百戰磨礪出的智慧光芒:“
戰之道,存乎一心。臨敵之際,電光火石,哪有功夫去推算對方萬千變化,推演什麽因果氣運?”
“唯有依靠絕對的速度、絕對的力量與生死之間磨礪出的絕對洞察,抓住那瞬息之間稍縱即逝的破綻,一擊製勝!”
“所謂神通不敵天數,在俺老孫看來,若是自身的力量夠強,意誌夠堅,信念夠純,便是既定之天數,亦可一拳破之!”
“我道即天道,我意即天意!”
這些言論,與三清大相徑庭,充滿了“逆”與“爭”的意味,讓元始和通天都聽得耳目一新,心中震動。
元始天尊雖不完全認同,覺得此道過於極端,不修德行,不明天時,難證混元,
卻也不得不承認,此道在純粹的“鬥戰”之上的確有著匪夷所思的威力與獨到之處,其直指力量本源的視角,對他亦有啟發。
而通天教主更是聽得目光炯炯,拍案叫絕:
“妙啊!妙極!悟空道友此言,真是深得吾心!劍者,百兵之君,亦是凶器之祖,殺伐之載體!
究其根本,亦是力量與意誌的延伸與凝聚!
一劍破萬法,與道友的一力降十會,何其相似!
與道友一席話,真是勝過萬年枯坐,閉門造車!”
他與孫悟空脾性相投,論起殺伐征戰、一劍破萬法之道,更是相談甚歡,意氣相投,頗有相見恨晚之感。
兩人甚至興致勃勃地以指代劍,在虛空中比劃起來,講解各自發力、運勁、捕捉時機的訣竅。
氣機牽引,道韻碰撞,雖未真正發力,卻也引得周圍空間微微震蕩,道道細微的空間裂痕生滅不定。
元始天尊在一旁,雖多數時間沉默不語,隻是靜靜聆聽,偶爾品一口香茗,但眼神深處卻也閃爍著思索的光芒。
通過這番深入交談,他對孫悟空那獨特的“混沌大道”或曰“力之大道”有了更深的了解,
心中的那點因道不同而產生的芥蒂也漸漸消散。
他看出,此猴心性磊落,並非奸邪狡詐之輩,
其道雖不同,甚至有些“莽”,卻也是堂堂正正、勇猛精進地追求自身超脫之路,並非為了破壞而破壞。
此番昆侖之行,孫悟空雖在切磋中略遜一籌,
但卻與三清,尤其是與通天,結下了一份不打不相識的深厚友誼。
他在昆侖山盤桓數日,與元始、通天論道切磋,交流心得,
對自身力量的控製、對戰鬥節奏的把握、對大道的感悟愈發精微圓融,道行在不知不覺中又有精進。
辭別之時,通天親自相送,一路談笑,直至昆侖山外邊界,言道:
“悟空道友,今日一別,不知何時再會。日後遊曆洪荒,若有閑暇,隨時可來昆侖尋我論劍。”
元始亦現身相送,他依舊麵容威嚴,但語氣中多了幾分平和與期許,道:
“孫悟空道友,汝之道,別具一格,勇猛精進,望善自持之,堅守本心,早日得證混元道果。洪荒廣大,好自為之。”
孫悟空心中溫暖,他雖天生地養,習慣了獨來獨往,少有這般被同道頂尖大能真誠認可、平等結交的經曆。
他拱手,鄭重行了一禮,聲音鏗鏘:
“二位道友,盛情厚誼,論道之恩,俺老孫銘記於心!他日若有所成,必再來昆侖拜訪!山高水長,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通天教主朗聲笑道,聲震四野。
元始天尊亦微微頷首示意。
離開昆侖山,孫悟空繼續他的洪荒遊曆之路。
與三清這一戰一談,讓他更清晰地看到了自身與洪荒最頂尖準聖之間的差距,
也讓他對自身“力之大道”的未來更加堅定,前路更加明晰。
他之名號“齊天大聖”,開始真正在洪荒最頂尖的大能圈層中流傳開來,被視為一個不容小覷的異數,一個走出了獨特道路的強者。
而在他未曾察覺的洪荒天地暗麵,那雙屬於魔祖羅喉的陰冷眼眸,也始終若即若離地跟隨著他的蹤跡。
羅喉隱於無形,看著孫悟空與冥河激戰,與鯤鵬爭鋒,又與三清結交,看著其戰意道心在一次次碰撞中愈發凝練純粹,
非但沒有惱怒,那虛幻的麵容上,反而露出一絲詭異而滿意的笑容。
“成長吧,掙紮吧,戰鬥吧……你的不屈,你的戰意,你對力量的極致追求,對既定規則的挑戰……這一切,都如此美妙……”
低沉而充滿魔性的自語在虛無中回蕩,帶著無盡的惡意與耐心,
“盡情地綻放你的光芒吧!待你觸及那道門檻,意誌與力量臻至巔峰,心靈出現破綻之刻,便是吾收取這最完美果實,”
“以你這混沌異數之軀與靈魂,攪亂天道,再開無上魔域之時!嘿嘿……嘿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