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存不住的技能點!

字數:4072   加入書籤

A+A-


    【外科基礎術式:骨折切開外固定術(熟練1/10)、骨折手法複位術(熟練2/10)、骨折切開複位內固定術(熟練0/10)、關節脫位手法複位術(專精4/20)……】
    如今距離七夕已經過了有十幾天,後來陸成值班時,也都是規規矩矩的,並沒有再幹涉骨科的手術診療……
    該手術的骨折病人,陸成手法複位處理不了的病人,還是會將他們建議去骨科就診。
    畢竟陸成的創傷外科基礎理論到了專精,但骨折手法複位的熟練度還停留在熟練層次。
    認知提升後,陸成越發地感覺的手法複位技法的博大精深。
    並且,現代醫學的手法複位技術與中醫的正骨複位技術,又頗為不同。
    陸成並不敢輕易涉足此道。可似乎骨科的那位向奎華副主任老哥,就想要吃定陸成想給陸成一個“教訓”似的,一而再,再而三地這麽搞。
    泥菩薩都有三分脾氣,陸成也是覺得無語至極。
    其實當日的情況,很簡單,我們急診科邀請你們來會診,你們跑一趟,把病人開個住院證就是了。
    骨科給了專業的意見,哪怕陸成知道橈骨小頭的Mason二型骨折不手術也可以獲得很好療效,也不會多嘴。
    但骨科非要急診科開住院證上去,不就是急診班在七夕那天不想跑路嘛,想病房裏的值班醫生代為‘收治看診’!
    陸成遇到了,而且是創傷外科的專業醫生,又知道Mason二型的骨折,手術療效不優於保守治療,陸成怎麽可能再給病人開住院證?
    懷疑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了人情世故連自己的本事都置之度外?那陸成是做不到的。
    “且且好在是有18點技能點,清空算了……”
    麵板上一變——
    【骨折手法複位術(專精0/20)】。
    微不可查的清流上騰入腦,讓陸成神清氣爽,一股熱流充斥進陸成的雙手,使得筋骨通暢……
    陸成仔細回味了一下關於骨折的相應治療基礎理論後,從護士站重新取了一副外科口罩,戴上去找病人了。
    杜代華還在接診其他急診,骨折病人就暫時被擱置在了留觀病房與護士站中間的走廊。
    陸成看過了病人的基礎信息,便道:“哪位是骨折病人張紅春啊?”
    雖然一眼就看到了最靠左邊的人揣著自己的手,可陸成已經沒有按照經驗行事。
    “醫生,是我!~”病人的右手扶著左手,抬下巴示意。
    他是一個人來看診的,並無陪人。
    “片子照了嗎?你跟我去一趟病房的醫生辦公室,急診診室那邊病人多,怕碰到你。”陸成上前去扶住病人的肘關節幫扶起身,一邊道。
    “片子照了,但要一個小時才能取出來。醫生,我還要等嗎?”張紅春是四十多歲的中年,身材幹瘦,皮膚黝黑,鬢角隱有幾縷白發。
    他的嘴唇很厚,一看就是戶外工作的。
    “沒事兒,我在電腦上把片子調出來看,你沒破皮吧?沒出血吧?”陸成仔細地瞅了瞅,沒有看到血跡,可還是耐心問了一句。
    開放性骨折和閉合性骨折的處理原則完全不同。
    “沒有破皮,我是給人貼外瓷磚的時候,從樓上摔了下來。早知道係一個安全繩好了。”張紅春滿是懊惱之色。
    “以後多注意,受傷了再想這些就有點晚了,我們這裏經常能接診你們這樣的意外骨折傷害,安全繩還是很有必要的,雖然是麻煩了些,而且影響你們走位。”陸成扶著病人走進了辦公室。
    常規值病房班的曾煥奇馬上瞧了過來,以為是陸成引來的手術病人,馬上站了起來!
    可看到患者的左手畸形後,曾煥奇又很懂事且熱情地道:“快過來坐,這是不小心骨折了吧?”
    “裝修的時候摔了下來。”張紅春看到曾煥奇的年紀也不小,便和善地回了一句。
    陸成道:“先別著急啊,從你左手前臂的畸形來看,骨折是肯定有的,但骨折成什麽樣子,我還要仔細地評估一下。”
    陸成說話間,敲出了張紅春姓名的拚音,調閱到了第一頁的X線左手前臂正側位。
    骨折是否要手術,是要對骨折進行分型去評估的,不同的分型,根據個人能力不同,酌情考慮手術適應征。
    陸成一看,診斷就非常明確,骨折線非常清晰。
    “你這個骨折是A3.2型,橈骨關節外骨折,呈楔形骨塊。”
    “近三分之一骨折,成角畸形大概是5°左右……”
    陸成一邊評審完,一邊仔細地搜刮著關於尺橈骨雙骨折的手法複位的適應征。
    骨折之所以是創傷外科的一大類且是創傷外科的基石,就是任何一處的骨折,都分型巨多。
    1.骨折類型適合:閉合性骨折、穩定性骨折、移位可控。
    2.複位條件充分:骨折時間≤2周。無軟組織嵌入,患者配合度高!
    陸成確定他這個是手法複位適應征內,且自己的專精手法複位有機會達成複位,便謹慎開口道:
    “你這個骨折是尺橈骨雙骨折,目前的情況也不簡單,可以做手法複位,但有一定概率複位不上去,然後必須手術治療。”
    “當然,你如果願意的話,可以直接選擇去骨科作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固定後,愈合會比手法複位治療更快……”
    張紅春茫然地點了點頭,伸舌頭舔了舔幹涸的嘴唇,問道:“陸醫生,我這個骨折手法複位成功的概率具體有多大呢?”
    陸成搖頭:“不好具體說,一般我們評判成功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才會建議你做。”
    “複位不了就等手術治療嘛,複位得滿意就打個石膏回去了,具體數值,我也沒統計過。”
    陸成當然沒統計過,手法複位成功的技術,千人千麵,如果是精通做手法複位的,成功率可以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就看你個人選擇了,要不要願意忍一下痛,讓我們嚐試給你做下複位,這樣可以省一筆錢。”
    “不過如果沒複位好,那這筆錢就省不下來。你也就白痛了。”陸成把話說得直白,將相應的風險告知給病人。
    病人如果強烈要求手術治療,那就是手術適應征了,而不是手法複位適應征。
    病人在猶豫,想了想還是問道:“那我這個做手術,大概要多少錢啊?”
    陸成之前就是骨科醫生,所以還記得大概的費用:“我們醫院的話,做下來應該是八九千左右。”
    “因為你這個是雙骨折,費用會被單純骨折要高不少,報了保險之後應該是四千多到五千的樣子……”
    張紅春又問:“那手法複位呢?”
    “手法複位的話,全部做下來應該是一千,帶點藥應該是一千一二的樣子。報銷後就是五六百左右。”
    這個陸成是不會貶低自己的技術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