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別說了,別說了

字數:4643   加入書籤

A+A-


    暴怒的受害者家屬有多暴怒?
    隻看教會前砸門的人山人海就知道了。
    如果不是州警及時趕到,教會裏所有的牧師怕是都要被暴怒的人群撕碎了。
    ——為了逮捕愛德華牧師,整個芝加哥的警力都出動了。
    即使這樣,也差點走不出人群的包圍圈。
    一想到自家逝去親人的遺體被禽獸牧師釀釀醬醬,逝去的靈魂都汙了,上不了天堂了,家屬們就雙眼充血。
    當嚇得戰戰兢兢麵無血色的愛德華牧師被警察拷著從教堂裏出來,群情激奮的家屬們再次一擁而上,向他投擲磚頭和石塊,然後與警方爆發衝突,超過20人被捕。
    芝加哥市長第一時間站出來,宣布絕不容忍這種駭人聽聞的罪惡,絕不放過任何一個邪惡的罪犯,才沒有造成更大規模的暴動。
    不止芝加哥人驚爆了眼球,連全美所有乍聞此事的人都原地炸裂。
    太惡心了,太變態了!
    最惡心的是,犯下如此炸裂罪行的,是一個平日裏滿嘴仁義道德,可以為上帝奉獻出一切,虔誠的不能再虔誠,活像是臉上都帶了一層聖光的牧師。
    這讓最虔誠的信徒也目瞪口呆,發不出任何聲音。
    哪怕是跟小男孩釀釀醬醬,都可以找辦法挽尊一下,說是誤會雲雲的。
    但是跟屍體?
    對不起,這種癖好過於小眾,以至於在教會中都找不到任何共鳴。
    媒體也炸裂了!
    這是何等驚天大醜聞?
    如果算上牧師正在和羅根打的官司,這又是何等的神轉折?
    這是個金礦啊!
    經過內衣遊行、羅根打官司等新聞炒作,幾乎所有報社的老板和編輯們都發現了,公眾們在某個時間段,隻會為一件事情而關注、激動。
    當這樣的事件出現,報社動用一切手段進行全方位報道——啟用大牌記者、刊登頭版頭條、開辟更多版麵——那麽,報紙的銷量就會比往常劇增數倍甚至數十倍。
    原本,為了報道牧師和羅根的官司二番戰,就有不少報社的記者齊聚芝加哥;現如今,一天之內,更多的記者從四麵八方趕來。
    很快,全國的目光都投向了芝加哥。
    人們無論走到哪裏,都能夠看到或聽到對這件事情的瘋狂報道。
    在報紙的通欄標題裏,在雜誌的內頁裏,在收音機的廣播節目裏,在那些滔滔不絕的演說家和政客的口中,甚至在劇院劇照中,到處都是關於這件事情的報道。
    除非你把眼睛閉上,把耳朵堵住,否則,你就逃不出“教會猥屍門”的精神汙染!
    是的,太陽報的照片被廣為轉載,這種放在哪都挑戰認知極限的惡行,讓人們第一次在吃瓜看戲時覺得自己整個人都不幹淨了。
    而太陽報這個惡魔,還要將這種精神汙染進行到底!
    太陽報在爆出驚天大瓜後,繼續領先其他報紙一步,開始深挖其中細節和進行有端聯想。
    譬如“愛德華牧師很瘦,麵色蒼白,嘴唇很薄,卻總是緊緊地抿著。他的手指長而尖,就像爪子一般,看上去像是一具從地下挖出來的屍體——有沒有可能真的沒少挖屍體……”
    你夠了!
    芝加哥人都是痛苦地一邊捂著眼睛一邊從指縫看太陽報的追蹤報道。
    世界上怎麽會有那麽惡心的人?
    對剛去世的屍體那啥都已經刷新了他們的三觀,還從地下挖出屍體,在腐爛惡臭中那啥?
    “嘔!”
    光是有端聯想,都讓人們迅速的捂住了嘴巴。
    萬萬沒想到的是,經過初步提審後,愛德華對自己的行為供認不諱,他供述稱,自己絕對沒有挖過屍體,但是——
    這個“但是”,讓芝加哥人心都提起來了。
    ——但是,他沒少自願到停屍房或殯儀館,給屍體做“禱告”!
    ——據說他還蠻博愛的嘞,男女都不忌,隻要看得順眼。
    “God!!!”
    芝加哥哀嚎遍野。
    好了,這下受害者的範圍還擴大了!
    現在,整個芝加哥還剩一口半口氣的老人,連死都不敢死了。
    充分演繹了什麽叫“死都不怕,就怕死後被人軋”。
    這時羅根出手了,開足馬力,全力以噴!
    羅根如今在民眾心中的風評不是小好,不是中好,而是大好。
    一個很簡單樸素的推論:已知愛德華牧師是個喪心病狂的大惡魔,那麽被他針對的羅根,難道不是大好人?
    原本羅根隻是女性心中的“正義騎士”,現在他已經快成為全民心中的“正義騎士”了。
    就算他現在宣稱自己是鳥人,啊不,天使下凡,都大有人相信。
    當然,羅根對當鳥人不感興趣,他隻喜歡得理不饒人,大噴特噴。
    他首先重提“屋千蟑”理論,“當芝加哥教會有一個牧師的變態惡行被揭露,整個美利堅有多少牧師的惡行還不為人知?”
    這個說法讓美利堅人不寒而栗,不敢深思。
    此外,還有——
    《美利堅應該反思自己不是嗎》
    《跟這群蟲豸在一起怎麽建設文明世界,期待文明早日到來》
    《牧師神父們,不要問公民對上帝有多虔誠,而要問你們對上帝有多虔誠;不要問公民能為上帝做些什麽,而應問你們能為上帝少做些什麽》
    最後仿照腦洞大開的美樂宗的口吻對於宗教人士的殺傷力絕對是MAX!
    在一些好事記者的深入挖掘下,還真的挖出了幾個神父與小男孩的二三事。
    這要是放在平常,足以成為全國新聞了,但如今在愛德華牧師的“光輝照耀”下,似乎還顯得有點眉清目秀。
    但這足以證明羅根的含金量了。
    必須承認,在這個年代,教會還是具有相當的社會地位。
    一方麵,教會的這種地位是靠人們慣性的力量在維係,另一方麵,教堂集會的規模卻越來越大,教堂的神職人員數量也在日趨增長。
    由此可見教會在美利堅人生活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但這一波,某些精神層麵的東西已經從教會消失了。
    特別是年輕一代,現在當教會跟他說能幫助他與上帝會麵,他首先想的是“像芝加哥的愛德華牧師那樣幫嗎?那我還是不要見上帝了。”
    美利堅各教會喜迎信仰大危機!
    這讓教會的人恨不得趕緊掐死愛德華算了!
    但沒轍,現在最好的辦法是,讓羅根這貨閉嘴。
    當教會中區別於原教旨主義者的部分教徒,向太陽報傳來“希望言論節製一下”的訊息時,羅根樂了。
    這就要好好說道說道了。
    什麽?你說不打官司了?
    官司已經不足為慮了呀,原告都華麗麗的進去了,還打個鳥的官司啊!
    這樣吧,我準備將《五十度灰》拍成電影,你們能當作沒看見麽?
    什麽,為難?
    那我就要繼續挖挖愛德華牧師的“光輝事跡”了,比如他是如何嫻熟地在事後收拾屍體……
    (教會痛苦臉,舉法式軍禮)別說了!別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