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天賦基石
字數:4893 加入書籤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
媽的,天賦不夠!
這個念頭如同當頭一盆冷水,澆滅了林陽心中剛剛燃起的熊熊烈火。
他盤腿坐在地上,看著自己那琳琅滿目的天賦列表,第一次感到了什麽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總天賦數量三百四十六個。
其中一半是他自己賦能自己複製出來的,他沒法動。
剩下屬於他自己的,一百七十三個。
聽起來很多。
但這裏麵,白色普通級的天賦,居然連一百個都不到!
剩下的全是綠色、藍色,甚至還有紫色和金色的高階天賦。
在過去,任何一個考生看到這份列表,都會羨慕到發瘋。
可現在,林陽隻覺得頭疼。
這些高階天賦的結構太複雜了,以他目前的算力,想要徹底拆解一個綠色天賦都費勁,更別說藍色以上的。
更關鍵的是……他也動不了。
初級【雜學家】隻能重鑄白色天賦。
它們就像一個個精密無比的成品家具,而林陽現在需要的,是海量的,最基礎的磚塊和水泥。
“唉……”
林陽長歎一口氣,第一次覺得,這些花裏胡哨的高稀有度天賦,還不如來一百個【微風抗性】來得實在。
就在他一籌莫展,準備暫時放棄這個宏偉計劃時,腦海中,那個神話級天賦【萬界通識】忽然輕輕震動了一下。
不是警示,也不是信息洪流。
更像是一種……主動的交互。
林陽心中一動,將意識沉浸了進去。
下一秒,他愣住了。
他“看”到了一幅前所未見的畫麵。
那不是什麽高深的知識,也不是什麽世界的底層邏輯。
而是一段……記錄。
一段無比清晰,無比詳盡,甚至連每一個思維節點都完美複刻的……操作日誌。
【萬界通識】竟然把他剛才拆解【初級力量增幅】,並且重組成【力量律動】的全過程,給完完整整地記錄了下來!
這玩意……還帶錄像功能的?
不,不對。
林陽很快發現了其中的關鍵。
這不隻是錄像。
更像是一個……存檔!或者說,一個可以隨時調用的“天賦配置方案”!
一個瘋狂的念頭湧上心頭。
他立刻嚐試著,在【萬界通識】的界麵中,下達了一個指令。
“記憶該天賦配置,命名為‘力量律動零號’。”
嗡!
他的天賦麵板中,那個剛剛誕生的白色天賦【力量律動】,旁邊忽然多出了一個極小的,幾乎無法察覺的標記。
與此同時,【萬界通識】天賦的深處,一個全新的,類似文件夾的結構被創建了出來。
【天賦配置庫】
【1. 力量律動零號】
林陽的心髒,再一次不爭氣地狂跳起來。
他強壓著激動,又下達了第二個指令。
“以‘力量律動零號’為模板,重鑄天賦。”
【缺少基石:‘肌肉纖維強化’X1,‘骨骼密度微調’X1,‘精神力引線’X1。】
【請選擇需要重鑄的天賦。】
雖然失敗了,但林陽卻笑出了聲。
成了!
真的成了!
他之前還在發愁,就算拆解出了基石,每一次重組都得自己親力親為,耗費大量心神,跟繡花一樣小心翼翼。
現在,完全不需要了!
【萬界通識】就像一個最頂級的智能管家,不僅能幫他記錄下每一個成功的設計圖,還能根據設計圖,自動從他的“素材庫”裏抓取零件進行組裝!
他需要做的,隻是不斷地提供圖紙和原材料!
這哪裏是自選天賦?
這他媽是天賦自動化生產線啊!
林陽興奮地在原地走了兩圈,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圖紙的問題,可以通過不斷研究和推演來解決。
那麽剩下的,就是原材料了。
“天賦基石”。
他需要更多,更多最基礎的“天賦基石”。
林陽再次將目光投向了自己那不到一百個的白色天賦。
拆解一個白色天賦,需要消耗三個白色天賦……
三個天賦,起的卻是一個天賦的效果,任誰都會覺得這是一個傻逼的行為。
但林陽相信量變產生質變。
三個白色天賦基石可以模擬並重組成一個白色天賦的效果。
但是十個白色天賦基石,就可能模擬重組出一個紫色天賦的效果!
這一次,他的思路清晰了許多。
他不再糾結於創造新天賦,而是開始了一項更基礎,也更枯燥的工作。
拆解!
把所有能拆的白色天賦,全部拆解成最原始的“天賦基石”!
“拆解【微風抗性】。”
【拆解成功,獲得基石:‘皮膚角質層微調’X1,‘能量傳導阻滯’X1。】
“拆解【跳躍力微增】。”
【拆解成功,獲得基石:‘跟腱結構優化’X1,‘爆發力神經調動’X1。】
……
隨著一個個白色天賦被分解,林陽的“基石庫”在飛速擴充。
很快,他就發現了新的規律。
不同的天賦,在拆解後,竟然會產出一些完全相同的“基石”!
比如【微風抗性】裏的‘能量傳導阻滯’,和剛剛拆解的綠色天賦【火焰抗性】裏的‘熱能傳導阻滯’,其底層結構有百分之九十的相似度,幾乎可以視為同一種東西。
這些,就是構成萬千天賦的,最通用的“零件”!
是“天賦”這個概念下的,“公理”一般的存在!
林陽將它們命名為——【共通天賦基石】。
緊接著,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中成型。
既然有共通的基石……那這些基石本身,能不能進行組合,形成更高級的“預製件”?
就像是用沙子和水泥,先預製成一塊磚頭。
再用磚頭,去蓋房子。
這樣可以省不少天賦格子呢!
“嚐試組合基石:‘肌肉纖維強化’與‘骨骼密度微調’。”
他向【萬界通識】下達了指令。
這一次,沒有立刻成功。
兩個抽象的基石概念,在他的腦海中不斷碰撞,排斥,試圖尋找一個穩定的共存結構。
林陽的大腦飛速運轉,不斷代入各種參數進行調整。
足足過了十分鍾。
嗡!
兩個基礎的基石,終於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全新的,結構更穩定,也更複雜的“二階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