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虎帥點將 四區分立固根基
字數:5556 加入書籤
第151章 虎帥點將 四區分立固根基
皖南,南陵地區,139師臨時師部。
深秋的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剛剛安頓下來的營地。雖經長途轉戰、強渡天塹,但部隊上下並未顯得疲憊不堪,反而洋溢著一種脫胎換骨、即將大展拳腳的昂揚之氣。合肥的空前繳獲如同強心劑,南渡的成功帶來了巨大的戰略主動,而延安的明確指示和擢升,更是為這支百戰雄師指明了未來的方向。
臨時師部設在一座寬敞的祠堂內,四壁掛滿了軍事地圖,其中最大的一幅正是新近繪製的鄂豫皖蘇邊區形勢圖,長江如帶,山脈縱橫,敵我態勢隱約其間。
王林站在地圖前,目光深邃,手中拿著一份剛剛由政委王光道和參謀長鍾光邦協助擬定的初步整編方案。王光道、鍾光邦、各旅旅長、直屬部隊主官以及剛剛趕來的新四軍軍部代表趙誌剛參謀長等人齊聚一堂,氣氛嚴肅而熱烈。
“同誌們,”王林轉過身,聲音沉穩有力,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延安的指示大家都知道了。中央信任我們,將整個鄂豫皖蘇邊區的抗日重擔交給了我們139師!這是莫大的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每一位將領堅毅的麵孔,繼續說道:“盤子大了,就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一個拳頭打出去。我們必須分工協作,劃區負責,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各自的位置上,又能相互支援,形成一個整體。今天,就根據中央決議的精神,以及我們當前的實際情況,對部隊進行具體分工和整編!”
眾人精神一振,知道決定未來格局的時刻到了。
王林走到地圖前,拿起指示棒,首先點向南陵核心區域。
“第一,師主力機動作戰兵團不作變動,由師部直接指揮!包括:師直屬炮兵團(劉根勝)、騎兵團(沙馬爾格)、特戰營(張紅土)、警衛營,以及陳阿海的417旅、孔傑的418旅!”
指示棒在南陵位置畫了一個圈:“上述部隊,暫時集中駐紮於南陵及其周邊區域,作為軍區的總預備隊和核心打擊力量。你們的任務,一是休整補充,消化合肥繳獲,特別是炮兵和騎兵,要盡快形成更強戰鬥力;二是隨時準備應對日軍的重點進攻,或對日軍長江航運、重要據點發起短促有力的突擊!這裏,就是我們鄂皖蘇軍區的鐵拳和鋼刀!”
陳阿海、孔傑、劉根勝、沙馬爾格等人齊聲應道:“是!保證完成任務!”聲音中充滿了被委以重任的自信與決心。
接著,王林的指示棒向西移動,點向蕪湖區域。
“第二,以李雲龍新一旅為基礎,組建蕪湖軍分區!”王林看向李雲龍,“李雲龍!”
“到!”李雲龍嗡聲出列,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
“任命你為蕪湖軍分區司令員!你的防區,西起銅陵交界,東至當塗、蕪湖城郊,沿江展開!任務很明確:給老子盯死蕪湖這個鬼子在華中的重要碼頭和據點!用你擅長的打法,破襲航運,襲擊碼頭,伏擊運輸隊,清除沿江日偽據點!要把蕪湖鬼子打得睡不著覺,讓他們長江上的船不敢輕易起航!有沒有問題?”
李雲龍咧嘴一笑,露出標誌性的笑容:“師長您就瞧好吧!保證讓蕪湖的小鬼子天天聽響,頓頓吃土!就是塊鐵疙瘩,老子也給他磨出火星子來!”
“好!要的就是你這股勁!”王林點頭,隨即神色一肅,“但是,要注意鬥爭策略,初期以營、連為單位活動,積小勝為大勝,站穩腳跟,逐步發展。需要火力支援,向師部申請!”
“明白!”李雲龍鄭重應下。
指示棒接著向下,點向銅陵區域。
“第三,以周誌明新三旅為基礎,組建銅陵軍分區!”王林目光轉向周誌明。
“到!”周誌明挺身應道,他性格比李雲龍沉穩,但眼中同樣燃燒著戰意。
“任命你為銅陵軍分區司令員!你的防區,北接蕪湖軍分區,南至青陽、貴池一線。你的任務,與李雲龍類似,負責銅陵段長江的破襲作戰,重點打擊日軍運輸船,伺機拔除岸防據點。同時,要注意向南發展,與友鄰部隊協同,保護皖南山區北大門的側翼安全。”
“是!司令員!我部一定嚴密控製江防,積極殲敵,絕不放過一艘鬼子運輸船!”周誌明聲音堅定。
王林點點頭,指示棒繼而高高抬起,越過長江,點向北岸。
“第四,以黃木生的江北支隊為基礎,擴建組建江北軍分區!”
雖然黃木生此刻仍在江北,但王林的決定通過電波瞬間便能傳達。
“任命黃木生為江北軍分區司令員!他的防區,就是我們經營已久的來安、天長、盱眙、高郵四縣,以及周邊區域!任務不變,繼續堅持和發展江北鬥爭,保持對津浦路的威脅,像一把尖刀頂在日軍的腰眼上!要廣泛發動群眾,擴大民兵武裝,將根據地建設得更加鞏固!”
王光道補充道:“會立刻給黃木生同誌發電,告知中央決定和軍區命令。他在江北經驗豐富,定能勝任。”
最後,王林的指示棒重重地落在了地圖西部,那片巍峨連綿的大別山區。
“第五,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以丁偉的新二旅為基礎,組建大別山軍分區!”
王林的聲音變得格外凝重:“丁偉此刻正帶著部隊,執行誘敵任務後向大別山深處轉移。立刻給他發電報:任命丁偉為大別山軍分區司令員!命令他,率新二旅並匯合山中養傷歸隊的骨幹,以最快的速度,在大別山區紮下根來!”
他的指示棒在大別山區域畫了一個大圈:“他的任務極其艱巨!要以金寨、霍山等地為中心,廣泛發動群眾,建立遊擊根據地,組建地方武裝和民兵!要像一顆永不生鏽的釘子,牢牢釘在大別山!向北威脅豫南,向東俯瞰皖西,向西策應武漢外圍!未來,這裏將是我們重要的戰略支撐點和兵源補充地!告訴丁偉,給他最大的自主權,但要他務必打開局麵,站穩腳跟!”
“是!我立刻去擬電文!”鍾光邦迅速記錄下要點。所有人都明白,大別山軍分區的建立,是極具戰略眼光的一步棋,關乎軍區的長遠發展和大縱深布局。
四大軍分區的框架就此確立,如同一隻巨掌的四根有力手指,覆蓋了長江兩岸、皖南皖西、江北淮南的廣闊區域。
王林稍稍停頓,讓眾人消化一下信息,隨即繼續部署。
“除了作戰分區,我們還要加強根本性的建設!”他的目光轉向林火旺和鍾光邦。
“第六,成立軍區後勤部!部長由林火旺同誌擔任!”王林看著這位從湘江一路走來、兢兢業業的老後勤,“老林,你的擔子更重了!不僅要負責師主力部隊的後勤保障,還要統籌協調四大軍分區的物資供應、彈藥調配、醫療救護、軍工生產!合肥繳獲的物資,要科學分配,優先保障重點方向和作戰任務。要在皖南山區選擇合適的隱蔽地點,建立我們的倉庫、醫院、修械所!能不能做到?”
林火旺深吸一口氣,挺起胸膛:“司令員放心!隻要我林火旺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讓前線將士們餓著肚子、空著槍膛打仗!後勤部保證完成任務!”
“好!”王林欣慰地點頭,又看向鍾光邦。
“第七,成立軍區參謀部!參謀長自然還是由鍾光邦同誌擔任!”王林笑道,“光邦,你的攤子也要擴大。要立刻從各部隊抽調精明強幹、有文化基礎的青年幹部,充實參謀隊伍。不僅要負責作戰計劃、情報搜集、通訊聯絡,還要加強對日軍戰術、裝備的研究,特別是對長江日軍航運規律的研究!要成為軍區首長名符其實的‘千裏眼’和‘順風耳’!”
鍾光邦推了推眼鏡,眼神銳利:“是!司令員!參謀部一定盡快完善起來,為軍區決策提供最準確、最及時的支持!”
“第八,成立軍區敵後情報處!”王林的目光轉向政委王光道,“這項工作,極其重要又極其隱秘,是我們部隊的眼睛和耳朵。光道同誌,由你親自牽頭主理,直接對我負責。要立即在轄區內的主要城鎮、交通要道、甚至日偽機關內部,物色和發展情報人員,建立秘密情報點。重點搜集日軍兵力調動、後勤補給、軍事計劃、以及偽軍、漢奸的動態。情報處的工作,要絕對保密,單線聯係,寧缺毋濫。”
王光道神色凝重地點頭:“明白。我會立即著手組建精幹的情報網絡,力爭盡快讓我們的視線穿透敵人的迷霧。”
最後,王林提出了一個關乎未來、關乎根基的重大設想。
“第九,也是最重要的一項長遠之計——成立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鄂皖蘇分校!簡稱抗大鄂皖蘇分校!”
此話一出,眾人眼睛都亮了起來。抗大的名頭無人不知,那是培養革命骨幹的搖籃。
王林環視眾人,語氣深沉:“我們部隊發展快,幹部缺口大。雖然戰士們作戰勇敢,但缺乏係統培訓,指揮員戰術素養、政治水平參差不齊。未來根據地擴大,更需要大量的地方幹部、政工幹部、技術幹部!我們不能總靠戰場繳獲和偶然補充,必須要自己培養人才!”
他環視眾人,笑了笑:“分校校長暫時由我兼任,政委和參謀長兼任副校長。要立刻選拔有戰鬥經驗、有文化、有培養前途的基層軍官、戰鬥英雄、以及從當地招收的進步知識青年入學!課程要包括軍事指揮、政治理論、群眾工作、文化識字,甚至簡單的醫療、通訊技術!要充分利用我們能找到的軍事教材,結合我們自己的實戰經驗,編寫教材。我們要像母雞孵小雞一樣,一批接一批地為我們軍區、為黨培養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
這個決定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王光道激動地說:“太好了!司令員!這是真正的高瞻遠矚!有了我們自己的‘黃埔’,何愁部隊不發展,根據地不鞏固?我立刻著手籌備政工教材和教員人選!”
會場的氣氛達到了高潮。四大軍分區如同四把出鞘利劍,指向四方敵寇;後勤部和參謀部的強化,奠定了堅實支撐;而抗大分校的設立,則象征著這支軍隊從單純的戰鬥隊,向一支擁有深遠目光和強大再生力量的人民武裝的升華。
王林看著群情振奮的部下,心中豪情萬丈。從湘江邊的數十人殘兵,到今日雄踞華中、麾下數萬精兵、轄地千裏的軍區司令員,一路走來,血火交織。
他深吸一口氣,聲音如同洪鍾,在祠堂內回蕩:
“同誌們!分工已定,責任在肩!各軍分區、各部門,要立刻行動起來,按照部署,迅速到位,展開工作!我們要讓鄂豫皖蘇邊區,成為日寇的墳場,成為抗日軍民的家園!我們要用我們的戰鬥和建設,向黨中央、向全國人民證明,我們139師,我們鄂皖蘇軍區,無愧於這份信任與重托!”
“散會!”
命令如山,隨著電波和快馬,迅速傳向四方。龐大的戰爭機器,依據王林的意誌,開始高效運轉起來。一幅波瀾壯闊的敵後抗日畫卷,正在華中大地徐徐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