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手藝
字數:3351 加入書籤
第二日午後,布莊的王老板娘果然來了。她穿一身寶藍色暗紋綢緞褙子,裙擺掃過院門檻時,帶起一陣淡淡的皂角香,身後跟著的小丫鬟手裏還拎著個食盒,一看就是講究人。
“沈娘子,你這院子倒熱鬧。”王老板娘剛進院,目光就被院裏的活計吸引。
李師傅正拿著刨子推書桌麵板,木屑像雪片似的往下落;沈自謙坐在小馬紮上,手裏捏著根木尺,正跟王師傅比劃著床架的高度。
聽到聲音,兩人都停了手,朝門口望來。
沈音忙放下手裏的賬本迎上去:“老板娘來了,快裏頭坐。”
她剛要引著人往屋裏去,王老板娘卻擺了擺手,徑直走到那套八仙桌前,伸手摸了摸桌麵。
“這木料是榆木吧?”她指尖劃過桌麵,沒摸到半點毛刺,不由得點頭,“打磨得真細,比我前幾天在木匠鋪看的還光滑。”
說著,她又彎腰看了看桌腿的榫卯,“這接口打得也嚴實,晃都晃不動。”
沈自謙見她看得仔細,忍不住湊過來,指著椅背上的簡單花紋說:“老板娘好眼光。這桌椅的樣式是音兒琢磨的,椅腿做了外圓內方的弧度,坐著不硌腿;椅背上刻的這幾瓣簡單的菊紋,是怕太素淨了不好看,又不搶樣式的穩重。”
他怕王老板娘覺得花紋簡陋,又補充道,“您要是喜歡複雜些的,也能讓師傅多刻幾樣,不另外加錢。”
王老板娘笑了:“不用不用,這樣正好。我那侄子是個老實人,娶的媳婦也是本分姑娘,就愛這簡單大方的。”
她直起身,看向沈音,“我要一套臥房家具,一張拔步床、一個頂箱櫃、一張梳妝台,樣式就按你這桌椅的路子來,穩重實用就行。就是工期得趕,下月初八就要成親,能做出來嗎?”
沈音心裏算了算,陳家的活計已經開始做了,桌子快,兩張床最多十天就能收尾,接著趕王老板娘的活,二十天足夠了。
她當即點頭:“您放心,二十天內準能做好!我讓師傅們加把勁,保準不耽誤您侄子的好日子。”
“那價格呢?”王老板娘追問。
“還是比外頭木匠鋪便宜兩成。”沈音笑著說,“您要是信得過我,今天就能付點定金,我立馬去買木料;等做好了您驗過貨,再付尾款。”
王老板娘爽快:“信得過!我今天就給你十兩定金,剩下的等交貨時一起給。”
說著,就讓小丫鬟打開食盒,裏頭竟是兩包用油紙包著的點心,“這是我家剛做的桃酥,給孩子們嚐嚐。”
沈音連忙道謝,把點心遞給湊過來的張文優,又引著王老板娘去屋裏寫了簡單的字據。送走人後,她剛轉身,就見沈自謙拿著一張紙走過來,臉上帶著點興奮。
“音兒,你看我剛才琢磨的。”他把紙遞過去,上麵是用炭筆畫的梳妝台草圖,鏡子旁邊多了兩個小抽屜,“我想,姑娘家成親,總得有地方放胭脂水粉吧?加兩個小抽屜,既能放東西,又不占地方,你覺得怎麽樣?”
沈音接過紙,眼睛一亮。她之前隻想著梳妝台的台麵要寬,倒沒考慮到收納的問題。
這兩個小抽屜加得巧妙,既實用又不破壞整體樣式。“父親,您這個主意太好了!”
她笑著說,“王老板娘肯定喜歡,這梳妝台一準比別家的更合心意!”
被女兒誇了,沈自謙的臉微微泛紅,卻還是嘴硬:“我就是隨便想想,你覺得好就行。對了,買木料的事,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我昨兒算了算,做拔步床得用大料,集市東頭那家的樟木不錯,防蟲,做床正好。”
“好啊!”沈音欣然應允。她知道,沈自謙是想多幫著做點事,這份心意,她得接著。
下午,父女倆一起去了集市。沈自謙雖久未幹過買東西的活,卻憑著當年練出來的眼力和細致,跟木料商討價還價,不僅把樟木的價格壓下去兩成,還讓對方免費送了些邊角料,說是能給孩子們做些小玩具。
回到家時,夕陽已經西斜。趙燕飛正領著張文優和張文叢在院角摘菜,見他們回來,連忙迎上去:“買著木料了?累不累?我燉了雜糧粥,快洗手吃飯。”
沈自謙手裏拎著一小捆邊角料,臉上帶著笑意:“不累,今天買的木料好,價格也劃算。”
他蹲下身,拿起一塊光滑的小木塊,遞給張漣漪,“小漣漪,明天爺爺給你做個小木車玩。”
張漣漪眼睛一亮,連忙接過木塊,緊緊攥在手裏。張文叢也湊過來:“爺爺,我也要!我要個小木馬!”
“好好好,都有。”沈自謙笑著點頭,眼裏的光比院裏的夕陽還要暖。
沈音看著這一幕,心裏也暖暖的。她知道,這個家就像院裏正在做的家具,雖然起步時難,卻在一點點打磨中,變得越來越結實,越來越有盼頭。
張鬆青和沈硯沒歸來,她也不知道他們何時會歸來,但在這之前,她需要先考慮怎麽活下去,帶著幾個孩子好好活著。
不能到了婺城,還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
隻有有了錢,她才能有本事去那個什麽府城找人。
不光是沈音這麽想,趙燕飛和沈自謙也是同樣的想法,大人怎麽樣都無所謂,但孩子們不能居無定所,不能漂泊。
“母親。”張文容跑過來,一臉的汗,卻很興奮,“我也想跟著師傅們學手藝!”
沈音愣了下,隨即笑了,“好啊,隻要你能讓師傅們答應收你為徒,我就沒意見。”
張文容信心滿滿,“這可是母親你說的!”
沈音點頭,“我說的。”
“孫兒好誌向!”趙燕飛拍了拍張文容的肩膀,“外祖母支持你,好男兒隻要肯幹,在哪裏都能發光,都能幹出一番事業的!”
沈自謙也點頭,“是啊,隻要肯幹。”
“大哥好厲害啊。”張文叢有些羨慕,看著長輩們都在誇讚大哥,心裏有些嫉妒。
被一番鼓舞,張文容興致勃勃的走了,去找兩個木匠師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