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星途歸人時

字數:7800   加入書籤

A+A-


    “玄冥二號”的躍遷引擎餘波尚未完全消散,停機坪的能量指示燈便已次第亮起。王玲站在指揮中心的環形觀景台,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掌心的樞紐密鑰——自從《星盟農耕法典》激活後,這枚晶體便時常泛起溫暖的光暈,像是在呼應某種跨越星海的信號。
    “能量讀數穩定,躍遷通道殘留輻射值低於安全閾值。”黑龍的聲音透過通訊器傳來,帶著技術人員特有的嚴謹,“慕容船長的小型穿梭機已脫離母艦,預計十分鍾後抵達。”
    周明抱著一摞剛打印好的“星紋麥”培育報告跑過來,眼鏡片上沾著細微的稻糠:“王姐,影族傳來的最新數據,‘星紋麥’的抗逆性比預期高27%!我們提取的赤晶稻酶製劑,在冰封星帶的寒地土壤中活性保持率達到了89%,冰晶族已經開始大規模試種了。”
    王玲接過報告,目光卻不由自主地飄向天際。晨霧尚未散盡,一道銀色的光點正從雲層中緩緩降落,穿梭機的外形與“玄冥號”的設計如出一轍,機身上繪製的星稻圖案還是風澈當年的手筆。她的心跳驟然加快,掌心的密鑰光芒愈發明亮,與穿梭機的導航燈形成奇妙的共振。
    “娘!”
    當艙門緩緩打開,風澈清脆的呼喊聲率先傳來。小男孩穿著一身迷你版的星盟觀察員製服,懷裏抱著一個裝滿種子的透明罐子,一蹦一跳地撲進王玲懷裏。他的個子比三年前高了許多,眉眼間已然有了慕容冷越的溫和,唯獨那雙眼睛,亮得像藏著整片星空。
    “慢點跑,小心摔著。”王玲緊緊摟著兒子,鼻尖發酸,手指拂過他額前的碎發,“在星盟過得好嗎?有沒有好好吃飯?”
    “當然啦!”風澈舉起懷裏的罐子,裏麵的種子泛著淡淡的藍光,“星盟的老師教我種‘光穗草’,還說我的星圖畫畫得最準!爸爸說,這些是給爺爺的禮物,能在地球種活呢。”
    慕容冷越這時才走出艙門,深藍色的製服上別著一枚星盟農耕貢獻勳章,臉上帶著風塵仆仆的疲憊,卻依舊笑容溫和。他快步走到王玲麵前,伸手輕輕拭去她眼角的淚水:“讓你等久了。”
    三個字,便足以消解三年來所有的牽掛與擔憂。王玲搖搖頭,將風澈抱得更緊了些:“回來就好,都回來就好。”
    回到臨時基地,風澈立刻拉著周明去展示他的種子罐。慕容冷越則將王玲帶到實驗室,調出了銀心錨點的三維模型:“當年‘玄冥號’失聯,是因為躍遷時遭遇了能量亂流,被衝到了銀心錨點附近。我在修複飛船時發現,錨點的能量核心有嚴重的損耗,這也是三星堆樞紐早年能量衰減的原因。”
    他點開一段修複日誌,屏幕上出現了銀心錨點內部的影像:巨大的水晶柱上布滿裂痕,原本流轉的能量光芒暗淡無力。“這些裂痕是百萬年前星盟內戰留下的,這些年一直在緩慢擴張。”慕容冷越的語氣凝重起來,“如果不及時修複,整個銀河係的錨點網絡都會崩潰,所有依賴錨點能量的文明都會受到影響。”
    王玲的掌心微微發燙,樞紐密鑰似乎感知到了危機,散發出陣陣暖意。“三星堆樞紐能提供修複能量嗎?”她問。
    “理論上可以,但需要精準的能量導流方案。”慕容冷越調出一組數據,與三星堆樞紐的能量參數進行比對,“銀心錨點的核心頻率與三星堆神樹的九枝頻段完全匹配,但需要一個‘能量中繼器’來穩定傳輸過程。星盟的技術儲備裏沒有合適的方案,不過……”
    他話鋒一轉,調出了風澈畫的星圖:“風澈在星盟的課堂上,根據三星堆的紋飾畫了這個。你看,這些星點的連接方式,正好對應著一種古老的能量傳導結構。星盟的古籍記載,這是‘星種傳承陣’,是星盟先民用來傳遞農耕智慧的能量通道。”
    王玲看著屏幕上的星圖,突然想起了13號祭祀坑的玉琮陣列:“玉琮陣列!三星堆的玉琮排列方式,與‘星種傳承陣’的結構一模一樣!我們可以用玉琮陣列做中繼器,通過神樹引導三星堆的能量,再經銀心錨點傳輸到整個網絡。”
    兩人立刻召集團隊開會。黑龍很快計算出能量傳輸的損耗率:“如果直接傳輸,能量損耗會超過60%。但如果在沿途的十個次級錨點設置分流站,損耗率能降到20%以下。不過這需要聯盟各文明的配合,尤其是‘水晶族’,他們的能量調控技術是關鍵。”
    “我去聯係水晶族。”林曉雨立刻拿起通訊器,“之前他們幫我們優化過樞紐能量傳輸,對錨點網絡很熟悉。”
    周明則提出了新的擔憂:“修複銀心錨點需要持續注入能量,至少要七天七夜。三星堆樞紐的能量儲備能支撐嗎?萬一影響到赤晶稻和星紋麥的種植怎麽辦?”
    慕容冷越調出了一組新的數據,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這是我在銀心錨點發現的‘能量再生公式’,星盟先民早就考慮到了能量損耗問題。我們可以將赤晶稻的光合轉化效率與樞紐能量綁定,稻株吸收的光能會轉化為樞紐的補充能量,形成循環係統。”
    風澈這時抱著種子罐跑了進來,剛好聽到“赤晶稻”三個字:“爸爸,我知道!星盟的老師說,赤晶稻是‘星種之母’,能和錨點能量共鳴!我種的光穗草也可以幫忙,它的根須能收集星光能量!”
    眾人眼前一亮。王玲立刻讓周明檢測光穗草的能量轉化效率,結果顯示,這種星盟作物的根須能將星光轉化為穩定的生物能,與赤晶稻的光合轉化形成互補。“太好了!”王玲興奮地說,“我們可以在祭祀坑周圍種植光穗草和赤晶稻,構建‘能量補給帶’,既能支撐銀心錨點的修複,又能保證作物生長。”
    行動方案迅速敲定。慕容冷越負責設計能量傳輸的核心程序,他帶來的星盟技術數據與三星堆的能量參數完美融合,解決了困擾黑龍多日的頻率匹配問題;王玲和張啟明帶領團隊改造玉琮陣列,在每個玉琮頂端加裝光穗草培育皿,增強能量中繼效果;周明和林曉雨則分別負責作物種植和聯盟協調,確保補給帶的能量供給穩定。
    風澈也加入了行動,他拿著小鏟子,在祭祀坑邊緣種下光穗草的種子,還認真地給每顆種子貼上自己畫的星圖標簽:“這樣種子就能認得回家的路,好好吸收星光能量啦。”
    三天後,一切準備就緒。三星堆祭祀坑周圍,赤晶稻的銀色葉片在陽光下舒展,光穗草的藍色嫩芽破土而出,形成了一圈璀璨的能量光環。玉琮陣列的藍光與銀心錨點的紅光在天際交匯,構成了巨大的“星種傳承陣”。
    啟動儀式上,遠古觀察員親自到場,他的銀白色身影在能量光環中顯得格外莊嚴:“今天,地球文明將完成星盟先民未竟的事業。三星堆樞紐不再隻是地球的能量核心,而是整個銀河係錨點網絡的‘心髒’。”
    王玲和慕容冷越並肩站在青銅神樹複製品前,兩人掌心相對,樞紐密鑰的光芒與慕容冷越帶來的星盟能量器交織在一起。“能量補給帶啟動正常!”周明的聲音傳來。
    “玉琮陣列中繼功能激活!”張啟明喊道。
    “銀心錨點接收通道打開!”黑龍的指令落下。
    王玲和慕容冷越同時將手貼向神樹主幹,低沉的嗡鳴聲從地下傳來,赤晶稻和光穗草的葉片泛起微光,能量順著根係流入地下管網,經玉琮陣列放大後,化作一道光柱直衝雲霄。“太白”天文台的屏幕上,銀心錨點的水晶柱正在緩慢修複,裂痕處泛起淡淡的金光。
    就在能量傳輸進行到第三天時,意外發生了。冰封星帶傳來緊急信號,冰晶族的寒晶麥種植區突然遭受能量衝擊,大片幼苗枯萎。黑龍立刻調取星圖,發現是銀心錨點的修複能量引發了連鎖反應,次級錨點的能量溢出波及了冰封星帶。
    “必須調整能量輸出功率!”慕容冷越立刻操作終端,“但這樣會延長修複時間,銀心錨點的裂痕有擴大的風險。”
    王玲看著屏幕上冰晶族焦急的影像,突然想起了《星盟農耕法典》中的記載:“‘能量如水流,堵則溢,疏則通。’我們可以給次級錨點加裝‘分流閥’,將溢出的能量引導到需要的地方。”
    “可分流閥的製造需要星盟的晶體材料,我們手頭沒有庫存。”黑龍皺眉道。
    風澈這時舉著一個水晶罐子跑過來,罐子裏裝著星盟的“能量晶體”:“爸爸,這個可以嗎?星盟的老師說,這個晶體能儲存和調節能量!”
    這是慕容冷越帶回來的星盟物資,原本是用來修複“玄冥號”的。慕容冷越立刻取出晶體,與黑龍一起改裝分流閥。風澈則在一旁幫忙遞工具,還時不時指出晶體的安裝角度:“老師說,晶體要對著星光的方向,能量才不會浪費。”
    在風澈的提醒下,分流閥的改裝效率大大提高。三個小時後,十個次級錨點全部加裝了新的分流閥,溢出的能量被成功引導到冰封星帶和暗黑星帶,不僅緩解了冰晶族的危機,還為影族的星紋麥提供了額外的生長能量。
    冰晶族代表發來感謝影像,寒晶麥的幼苗在能量滋養下重新煥發生機:“人類的智慧讓我們明白,能量不是用來爭奪的,是用來分享的。我們願意捐贈一批‘寒晶核心’,幫助你們加固分流閥。”
    影族則傳來了星紋麥豐收的喜訊,黑色的麥穗在能量照射下泛著光澤:“我們發現,星紋麥的秸稈能轉化為優質燃料,這是我們的樣本,希望能為能量補給帶做貢獻。”
    聯盟各文明的互助讓修複工作進展得異常順利。第七天清晨,銀心錨點傳來了成功修複的信號。“太白”天文台的屏幕上,巨大的水晶柱恢複了璀璨的光芒,能量順著錨點網絡傳遍整個銀河係,三星堆的青銅神樹也發出了耀眼的金光,與天際的星光連成一片。
    遠古觀察員的身影在金光中浮現,他遞給王玲一枚新的徽章,徽章上刻著三星堆神樹與銀心錨點的圖案:“星盟理事會決定,任命你為‘銀河係錨點網絡守護者’,三星堆樞紐正式升級為星盟核心樞紐。”
    歡呼聲中,風澈突然指著天空大喊:“快看!星星連成了稻子的樣子!”
    眾人抬頭望去,夜空中的亮星正以奇妙的軌跡排列,形成了一株巨大的星稻圖案,與風澈畫稿上的圖案一模一樣。慕容冷越將妻子和兒子摟進懷裏,輕聲說:“這是星盟對傳承者的致敬,也是對我們一家人的祝福。”
    修複工作結束後,團隊迎來了短暫的休整。慕容冷越詳細講解了銀心錨點的運作機製,還帶來了星盟最新的農耕技術資料,與地球的古籍記載一一對應。王玲發現,《山海經》中記載的“不死樹”,其實是星盟的“能量淨化樹”;《詩經》中的“嘉穀”,正是赤晶稻的遠古變種。
    “古人用神話記錄曆史,我們用科技解讀神話。”慕容冷越指著融合後的資料集,“這些資料足夠我們編寫‘星際農耕學院’的核心教材了。”
    風澈則成了基地的小明星。他每天跟著周明在種植艙裏觀察作物生長,還教大家唱星盟的農耕歌謠。有一次,他在赤晶稻的葉片上發現了細小的星紋,正好對應著“星種傳承陣”的結構,這個發現幫助團隊優化了能量補給帶的布局。
    這天午後,張啟明帶來了一個意外的消息:考古隊在良渚遺址的新發掘區,發現了一座與三星堆祭祀坑結構相似的地下建築,建築內的玉璧上刻著完整的“星種傳承陣”圖譜,還有一段關於“星盟使者”的記載。
    “玉璧的碳十四檢測顯示,距今約4000年,比三星堆的青銅碎片還要早800年。”張啟明遞過拓片,“這說明地球與星盟的聯係,早在良渚文明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王玲和慕容冷越立刻趕往良渚遺址。地下建築的中央,一枚巨大的玉璧靜靜躺在石台上,玉璧表麵的星紋在燈光下流轉,與三星堆的青銅紋飾、銀心錨點的能量紋路完美重疊。玉璧下方的石座上,刻著一行古老的文字,經解讀後意為:“星種落地,文明生根;守望相助,星河共生。”
    “這是星盟與地球文明的第一個約定。”慕容冷越撫摸著玉璧,“良渚先民接收了星種,三星堆先民守護了樞紐,我們則延續了這份傳承。”
    在玉璧的夾層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小包密封的種子,種子的基因序列與赤晶稻、光穗草都不相同,卻與風澈帶來的光穗草種子有著密切的親緣關係。“這是‘原始星種’!”周明激動地檢測著,“是星盟先民最初帶到地球的種子,良渚先民將它封存起來,作為文明傳承的信物。”
    帶著原始星種返回三星堆後,團隊決定嚐試培育這種古老的作物。慕容冷越利用星盟技術模擬良渚時期的生態環境,王玲則根據古籍記載調配土壤成分,風澈每天都去種植艙觀察,還偷偷給種子唱星盟的歌謠。
    七天後,原始星種發芽了。嫩綠的幼苗帶著淡淡的銀光,葉片上的星紋比赤晶稻更加細密。更令人驚喜的是,幼苗的根係能自動與三星堆的能量管網連接,不需要額外的能量供給。
    “這就是‘文明共生’的最佳證明。”王玲看著幼苗,“原始星種能適應地球的環境,地球的能量能滋養星種的生長,這正是星盟先民想要看到的。”
    消息傳到星盟理事會後,遠古觀察員帶來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理事會批準在銀河係推廣‘地球星盟融合農耕模式’,由你們團隊負責製定推廣方案。下個月,星盟將在三星堆召開‘銀河農耕大會’,邀請所有文明參加。”
    籌備大會的日子裏,基地變得異常忙碌。林曉雨負責整理各文明的農耕資料,建立“銀河農耕數據庫”;黑龍和慕容冷越一起改裝展示設備,用全息影像呈現地球與星盟的農耕發展史;周明則培育了各種融合作物的樣本,準備在大會上展示。
    風澈也沒閑著,他畫了幾百張星圖貼紙,貼在各個展示區,還主動承擔了“小向導”的任務,給前來參觀的外星使者介紹地球的農耕故事。有一次,他帶著水晶族的使者參觀赤晶稻種植艙,認真地講解道:“這是‘星星稻子’,它和光穗草是好朋友,一起給樞紐提供能量,就像我和爸爸一起幫媽媽做事一樣。”
    水晶族使者的透明身體泛起愉悅的光芒,傳遞出讚賞的信號:“小傳承者的講解比數據更生動。這種共生的理念,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大會召開當天,三星堆遺址被裝點得格外莊嚴。青銅神樹複製品的周圍,搭建了環形的展示台,每個展示台上都擺放著不同文明的農耕作物樣本和技術資料。人類代表與地外文明代表依次入座,“星際智慧圖譜”的全息屏幕懸浮在中央,實時顯示著銀河農耕數據庫的動態。
    遠古觀察員宣布大會開幕,光帶在空中織出“銀河農耕融合發展”的主題圖案。“從良渚的玉璧到三星堆的青銅,從星盟的星種到地球的稻浪,文明的傳承從未間斷。”他的聲音透過思維轉換器傳遍全場,“今天,我們齊聚於此,共同開啟農耕文明的新篇章。”
    王玲作為人類代表首先發言,她身後的屏幕切換到原始星種的生長影像:“這顆種子沉睡了四千年,今天重新發芽,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文明的融合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像種子與土壤一樣,相互滋養,共同生長。”
    她調出融合農耕模式的方案,詳細介紹了“古法+科技”“生態+能量”的核心理念:“我們在鹽堿星用《天工開物》的古法改良土壤,在冰封星帶用星盟的能量技術培育作物,事實證明,隻有尊重每個文明的智慧,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台下響起陣陣思維共鳴。赭石族代表率先發言:“我們已經用人類的菌劑技術改良了本土土壤,作物產量提升了40%。我們願意開放土壤改良數據庫,與所有文明共享。”
    浮雲星的雲棲族則展示了他們的新成果:“我們結合地球的雨水收集技術和水晶族的能量調控技術,培育出了‘氣生稻2.0’,不需要土壤就能生長,適合所有氣態星球。”
    大會的互動環節,各文明代表紛紛提出合作意向。影族希望與人類聯合培育“星墨麥赤晶稻”雜交品種,用於暗黑星帶的大規模種植;冰晶族則邀請周明前往冰封星帶,指導寒晶麥與光穗草的共生種植技術。
    就在大會進行到高潮時,星盟理事會的緊急信號突然接入。屏幕上,銀河係邊緣的“迷霧星帶”出現了能量異常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