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星舟拓荒路,新壤育希望

字數:6781   加入書籤

A+A-


    星際育苗艦隊的引擎轟鳴聲震徹三星堆上空時,青銅神樹模型上的能量晶體齊齊亮起。風澈正幫著小輻給“輻空號”飛船的育苗艙貼星圖貼紙,手腕上的通訊器突然發出急促的提示音。全息屏幕彈出的瞬間,一片荒蕪的灰黃色星球映入眼簾,一個渾身覆蓋土黃色甲殼的生物正用前肢敲擊探測器,聲音帶著沙礫摩擦的沙啞:“我們是‘岩漠星帶’的石壤族!‘沙生麥’的根係全被‘噬根蟲’啃爛了!儲水艙被蟲群鑽穿,最後一點淡水快漏光了!孩子們的生命探測儀已經開始報警,再沒有水和作物,我們就要被黃沙掩埋了!”
    屏幕切換到岩漠星帶的畫麵:無邊無際的沙丘在烈風下流動,無數米粒大小的土褐色蟲子如同移動的沙堆,爬過之處,沙生麥的根係瞬間化作碎屑。石壤族的孩童蜷縮在岩石洞穴裏,甲殼因缺水而失去光澤,細小的沙礫不斷從洞穴頂部掉落,掩埋著他們的腳掌。
    風澈立刻攥緊手裏的銀河通用稻種子袋:“石壤族的小朋友好可憐!沒有水怎麽活呀?”王玲指尖飛速劃過岩漠星帶的環境參數麵板,眉頭緊鎖:“噬根蟲以植物根係和水分維生,儲水艙的液態水剛好成了它們的目標。必須培育能‘儲水防蛀’的作物,用鐵械族的‘沙層固位儀’阻擋流沙,再借水晶族的‘光能集水器’從空氣中提取水分。”
    慕容冷越已同步接入星盟數據庫,調出遊漠星帶的地質剖麵圖:“石壤族母星的沙丘下藏著‘蓄水礦層’,能儲存空氣中的水汽!鐵械族的‘聲波引水裝置’可以激活礦層能量,形成地下水源。”周明的基因編輯終端早已亮起,虛擬屏幕上彈出複雜的基因序列:“把輻射星帶禦輻光麥的抗逆基因、氣態星帶浮光雲麥的聚氣基因,和石壤族的‘沙棘草’基因融合,培育‘固沙儲水稻’——根係能深入蓄水礦層吸水儲水,莖稈分泌防蛀黏液,葉片還能反射強光減少水分蒸發。”
    支援指令發出的瞬間,各星球的響應信號如流沙匯聚。鐵械族連夜改造沙層固位儀,加裝了蓄水礦層能量轉換器;水晶族將光能集水器升級為“高效冷凝型”,能在幹旱環境中快速收集水汽;石殼族送來輕量化的“沙錨”,能固定沙丘防止坍塌;影族派出擅長在沙漠中探查的“沙隱向導”,駕駛隱形沙丘車追蹤噬根蟲巢穴。
    出發前,風澈在《銀河種植全記錄》裏添了嶄新的一頁:金黃的沙丘間,翠綠的固沙儲水稻舒展著肥厚的葉片,根係如同吸管般紮入地下,防蛀黏液形成的透明膜包裹著根莖,噬根蟲被聲波引水裝置的綠光擋在外麵,石壤族的孩子們提著陶罐在稻田間接取葉片滴落的清水。“這樣既有水喝,又不怕蟲子啦!”他把畫冊塞進防沙背包,又偷偷裝了三把光穗草種子——上次在輻射星帶,光穗草能吸收輻射,說不定在沙漠裏能長成“儲水小草”。
    “輻空號”飛船穿越岩漠星帶的沙暴時,艙體被黃沙打得劈啪作響,外部攝像頭的鏡頭很快被沙礫覆蓋。透過舷窗望去,整個星球如同被黃金包裹的荒漠,沙丘在烈風下不斷變換形態,隻有石壤族洞穴的入口發出微弱的紅光,在沙海中標記著位置。沙隱向導的沙丘車帶著飛船穿過流動的沙脊,培育區的景象令人揪心:半數沙生麥田已被黃沙掩埋,殘存的麥稈在風中搖搖欲墜,噬根蟲群如同土褐色的潮水,正朝著僅剩的岩石洞穴蔓延。
    “還有三十分鍾,巨型沙暴就要抵達這裏!”沙隱向導的聲音從通訊器裏傳來,夾雜著風沙的呼嘯聲。王玲立刻指揮隊員穿戴防沙作戰服:“慕容冷越帶隊安裝沙層固位儀和聲波引水裝置,周明負責培育固沙儲水稻,我和石壤族族長搭建臨時儲水係統!”風澈跟著石壤族的小石爬進岩石洞穴,背包上的星光燈在昏暗的洞穴裏亮起,像一顆溫暖的火種。
    慕容冷越的團隊剛將第一組沙層固位儀插入沙丘,噬根蟲就察覺到了震動,成千上萬的蟲子蜂擁而至,啃咬儀器的底座,沙礫混著蟲群的排泄物簌簌掉落。“啟動聲波引水裝置!”慕容冷越喊道。鐵械族技術官按下開關,裝置釋放出低頻聲波,地下的蓄水礦層被激活,細小的水流從沙縫中滲出,噬根蟲如同怕水的螞蟻,紛紛朝著幹燥的沙丘逃竄。
    周明趁機將固沙儲水稻的基因胚胎注入改良後的沙質基質中。胚胎接觸水汽的瞬間就開始萌發,白色的氣根迅速紮入沙層,翠綠的葉片在烈風中舒展。當第一株水稻長出分蘖時,葉片突然分泌出透明黏液——浮光雲麥的聚氣基因起效了,黏液在葉片表麵形成保水膜,減少水分蒸發的同時阻擋了噬根蟲靠近。
    “沙暴來了!”小石的驚呼在洞穴裏回蕩。眾人望去,遠處的天際線湧起黃褐色的巨浪,無數沙礫如同鋒利的刀片,正朝著岩石洞穴席卷而來。王玲立刻下令:“所有沙層固位儀全力啟動,激活固沙儲水稻的根係固沙機製!”
    沙層固位儀同時釋放出淡綠色的能量波,將周圍的沙丘牢牢固定;固沙儲水稻的根係瘋狂生長,如同一張巨大的網紮入沙層,將鬆散的黃沙凝聚成堅實的土塊。當沙暴撞上固沙屏障時,能量波泛起漣漪,沙礫瞬間被彈開,隻有少數細沙穿過屏障,也被水稻的葉片擋住。未等眾人鬆口氣,遠處的噬根蟲群再次集結,借著沙暴的掩護朝培育區逼近。
    “啟動光能集水器!”慕容冷越喊道。數十個銀色的集水板同時展開,吸收著空氣中稀薄的水汽,轉化為清水注入儲水艙。固沙儲水稻的根係趁機從蓄水礦層吸收大量水分,莖稈分泌更多防蛀黏液,將剩餘的噬根蟲徹底擋在固沙屏障外,蟲群接觸到黏液的瞬間,就被黏住無法動彈,最終在烈日下曬幹成粉末。
    “成功啦!”風澈的歡呼聲在洞穴裏回蕩。眾人望去,固沙儲水稻的稻穗已經開始灌漿,金黃的麥粒在陽光下泛著光澤,根係周圍的黃沙已變得堅實,葉片上的保水膜不斷凝結水汽,滴落的清水在沙地上積成小小的水窪。石壤族的孩子們歡呼著跑出洞穴,用陶罐接住葉片滴落的清水,幹裂的甲殼在清水的滋潤下漸漸恢複光澤。
    但危機並未徹底解除。聲波引水裝置的能量消耗遠超預期,水晶族的光能集水器僅能支撐八小時。周明盯著監測儀上的水分含量曲線:“岩漠星帶的蒸發量是降水量的五十倍,必須找到穩定的地下水源,用蓄水礦粉加固儲水層。而且固沙儲水稻的儲水能力有限,需要石壤族的‘水芯石’來強化基因穩定性。”
    石壤族族長突然指向沙漠深處的黑色石山:“那裏是‘蟲水淵’,所有噬根蟲都從山底的沙洞滋生。洞底有一塊巨型水芯石,能凝聚周圍的水汽,但山周圍的‘流沙陷阱’能把一切活物拖入地下,我們從來不敢靠近。”
    慕容冷越檢查完重型沙丘車的性能:“我們的‘固沙號’加裝了石殼族的沙錨,能固定車身防止下陷。我和沙隱向導一起去,他負責規避陷阱,我來取水芯石樣本。”風澈突然舉起手:“我也去!光穗草能儲水,說不定能在沙洞裏發芽,幫我們找到水源!”王玲看著他手裏的種子袋,點頭答應:“跟緊隊伍,一旦陷入流沙立刻抓住安全繩。”
    “固沙號”駛入沙漠深處,車輪在流沙上留下深深的痕跡,導航儀上的陷阱預警燈不斷閃爍。沙隱向導操控著沙錨,精準避開隱藏在沙下的空洞:“前方一百米的黑色石縫就是蟲水淵入口,水芯石的能量信號就在裏麵!”慕容冷越降低車速,穿過狹窄的石縫,洞內布滿了噬根蟲的卵囊,白色的菌絲如同蛛網般纏繞在洞壁上,空氣裏彌漫著潮濕的氣息。
    風澈趁機撒下光穗草種子,種子接觸洞壁的水汽後立刻發芽,綠色的葉片迅速膨脹,如同小小的儲水囊,周圍的空氣濕度明顯上升。“快看!草葉在變胖!”風澈興奮地喊道。兩人借著光穗草的綠光繼續深入,當抵達洞底時,一塊半人高的水芯石正懸浮在水窪中央,淡藍色的能量流在晶體中流轉,周圍的噬根蟲卵囊紛紛避開,水窪裏的清水正不斷向外滲出。
    慕容冷越啟動機械臂,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小塊水芯石。就在此時,洞穴突然劇烈震顫,洞頂的沙礫不斷掉落——流沙陷阱被觸發了。“快撤!”沙隱向導大喊。風澈抓起一把發光的光穗草,緊緊抓著安全繩跟著慕容冷越衝向沙丘車。光穗草的綠光照亮了逃生的路線,他們在流沙的拉扯中掙紮前行,終於在洞穴坍塌前衝出了入口。
    返回培育區後,周明立刻將水芯石的能量注入固沙儲水稻的基質中。水稻瞬間爆發出淡藍色的光芒,根係的儲水能力增強了十倍,葉片的保水膜變得更加堅韌,即使在烈日下也能保持水分。慕容冷越則帶著隊員,將蓄水礦粉撒入沙層,加固了蓄水礦層的結構,形成了穩定的地下水庫。
    三天後,固沙儲水稻成熟了。金黃的稻穗在沙丘間輕輕搖曳,根係形成的固沙網覆蓋了方圓一公裏的範圍,儲水艙裏的清水已經裝滿,光能集水器與聲波引水裝置構建的供水係統徹底穩定。石壤族族長捧著飽滿的稻粒,幹裂的甲殼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固沙儲水稻不僅能防蛀固沙,稻殼還能加工成儲水容器!以後我們再也不用怕沙暴和缺水了!”他從岩石洞穴深處取出一個鑲嵌著水芯石的陶罐,罐子裏的清水泛著淡淡的藍光:“這是岩漠星帶的生命核心,能為銀河種子庫的幹旱作物培育區提供永久水源,還能強化所有作物的儲水基因。”
    離開岩漠星帶時,石壤族的孩子們騎著沙漠甲蟲,護送著“輻空號”飛船穿過沙丘。他們的甲蟲背上係著風澈種下的光穗草編的花環,草葉上的儲水囊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如同流動的藍寶石。風澈趴在舷窗揮手,把畫滿沙漠稻田的畫冊留給了小石:“等下次來,我教你們種會儲水的星葵,開花的時候能吸引好多甲蟲,還能收集更多雨水!”
    返程途中,銀河農耕技術聯盟傳來連環喜訊:跨星帶作物基因融合再獲突破——岩漠星帶的固沙儲水稻與銀河通用稻雜交,培育出能在“極端幹旱虛空”環境中生長的“沙空稻”;輻射星帶的禦輻光麥與固沙儲水稻結合,長出了能在“輻射沙漠”中生長的“輻沙麥”;更重要的是,星際育苗艦隊的第一分隊已在荒蕪的“枯寂星”成功種下銀河通用稻,僅三天就長出了幼苗,綠色的嫩芽在灰黃色的星球上格外耀眼。星盟**發來通訊,邀請王玲團隊出席“枯寂星綠化啟動儀式”,見證銀河農耕的首個拓荒成果。
    抵達枯寂星時,原本灰黃色的星球已泛起淡淡的綠色。銀河種子庫的移動分部——一艘巨大的銀白色空間站懸浮在軌道上,青銅色的能量屏障籠罩著下方的培育區。三百八十一個星帶的代表齊聚培育區旁,每個人手裏都捧著自家的作物種子,準備在枯寂星種下屬於自己星球的希望。
    培育區中央,那棵由銀河通用稻幼苗長成的小樹苗格外醒目,樹幹上已經開始出現淡淡的青銅紋路,葉片上流轉著來自七大星帶的能量光澤。風澈的《銀河種植全記錄》被製成巨型全息展架,環繞在小樹苗周圍,最新一頁的畫作上,枯寂星的沙丘間長滿了固沙儲水稻、輻沙麥和銀河通用稻,石壤族、輻光族、鱗族的孩子們手拉手在田間奔跑,天上的空間站與遠處的星係遙相呼應。
    風澈穿著繡滿七大星帶特色作物與沙空稻的禮服,第六次以“銀河農耕小使者”的身份站在舞台中央。他舉起厚厚的畫冊,封麵的青銅神樹已增添了岩漠星帶的沙丘元素:“這是我們用腳步丈量的銀河,用種子書寫的奇跡。從深海到虛空,從熔岩到沙漠,每一顆星球都有獨特的挑戰,每一個文明都有堅韌的力量。”
    他翻開畫冊,指向枯寂星的畫作:“你們看,這顆曾經荒蕪的星球,現在長出了綠色的希望。這不是某一個星球的功勞,是鱗族的磁波稻提供了驅避基因,是火岩族的熔火麥提供了耐高溫基因,是石壤族的沙棘草提供了儲水基因……是所有文明的力量,讓枯寂星重獲生機。”風澈舉起一粒閃著黃沙色光芒的沙空稻種子,“它告訴我們,沒有永遠荒蕪的星壤,隻有不願分享的希望。隻要我們心手相牽,銀河的每一個角落都能開滿鮮花。”
    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歡呼,矽基族的機械臂揮舞出金屬的交響,鱗族的尾鰭拍打地麵形成雄渾的鼓點,石壤族的甲殼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輻光族的熒光身體組成了巨大的“綠化銀河”字樣。星盟**走上台,舉起一枚鑲嵌著沙空稻種子與枯寂星土壤的勳章,勳章中央是正在生長的銀河通用稻幼苗微縮模型:“枯寂星的綠化,標誌著銀河農耕從‘救援守護’邁入‘拓荒創造’的新階段。從今天起,我們將以枯寂星為起點,逐步綠化一百顆荒蕪星球,讓綠色成為銀河的主色調。”
    他將勳章授予王玲團隊,又指向培育區邊緣的播種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種下希望的種子!”各星球的代表紛紛拿起播種器,將自家的作物種子撒入枯寂星的土壤中。風澈跟著小鱗、小冰、小焰、小矽、小雲、小輻、小石,在小樹苗旁種下了光穗草種子,七雙小手共同培土,如同七顆星球共同守護希望。
    王玲和慕容冷越、周明站在小樹苗旁,看著眼前蔓延的綠色,眼中滿是感慨。“還記得第一次在三星堆培育星光稻時,我從未想過種子能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王玲輕聲說,“現在才明白,種子的力量不僅在於生長,更在於連接——連接文明,連接星壤,連接希望。”慕容冷越望著遠處的播種人群:“就像這棵小樹苗,從一粒種子長成幼苗,我們的農耕事業,也從實驗室走向了浩瀚銀河。”周明舉起手中的土壤樣本管:“這管枯寂星的土壤裏,藏著所有文明的基因印記,這才是銀河最珍貴的寶藏。”
    風澈跑過來,手裏拿著一張新的設計圖,上麵畫著銀河中布滿綠色星球的圖景,每顆星球都用光線連接,中心是茁壯成長的青銅神樹:“娘,慕容叔叔,周叔叔!我們下次去‘冰封星帶’吧!我查過資料,那裏的‘冰髓族’需要抗凍的種子,我已經想好要培育‘冰沙稻’了!”
    王玲蹲下身,輕輕摸了摸風澈的頭:“會的,我們會去冰封星帶,去更多未知的星帶。但不管走到哪裏,都要記住:種子生長需要耐心,文明共生需要包容。隻要我們帶著這份初心,就沒有種不出希望的星壤。”她指向正在發芽的光穗草,“你看,這些光穗草已經適應了枯寂星的環境,就像我們適應了銀河的每一寸土地。”
    夜色漸深,枯寂星的第一盞太陽能燈亮起,照亮了蔓延的綠色。《銀河農耕法典》的“拓荒篇”在移動空間站的全息台上閃爍,“荒蕪星球評估標準”“跨星帶作物適配指南”“綠化進度監測規範”等條文清晰可見,三百八十一枚星球密鑰在封麵上流轉著金光。遠處的探測器傳來信號,聯盟的新成員——來自“冰封星帶”的冰髓族,正麵臨著“噬冰蟲”與極端低溫的雙重威脅,急需抗凍作物救援。
    風澈立刻握緊畫筆,在畫冊的空白頁上畫起了冰髓族的家園:“我們快去幫冰髓族的小朋友!我要把‘冰沙稻’畫得又抗凍又防蛀,讓他們再也不用怕冷啦!”
    慕容冷越調出冰封星帶的環境數據:“噬冰蟲以冰態植物為食,極端低溫會凍結作物細胞,需要融合固沙儲水稻的儲水基因與耐寒稻的抗凍基因。”周明已經啟動了基因編輯終端:“我先模擬零下八十度的環境,提前設計‘冰沙稻’的基因序列。”
    王玲看著眼前鬥誌昂揚的夥伴和孩子,又望向天上璀璨的銀河,嘴角揚起微笑。她知道,銀河的農耕之旅永遠沒有終點——冰封星帶的挑戰等待攻克,百顆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