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該不該信

字數:4028   加入書籤

A+A-


    滬市,鼎香記飯莊。
    這是一家開在閘北區民巷裏的飯店,地處偏僻自然名聲不顯,但這飯店生意卻著實不錯。
    老板是滬市本地人,自小開始學廚,一手本幫菜做的極其地道。
    當然,在這麽不起眼的位置能夠有這麽好的生意,還真是多虧這些老街坊照顧。
    誰家隻要是來客人,來親戚,家裏都會上這裏來打上幾個招牌菜款待客人。
    臨近中午飯點,後廚開始忙碌起來,飯店掌櫃的站在櫃台後麵,手指撥弄著手裏的算盤珠子,老舊的老花眼鏡半耷拉在鼻梁上,時不時的抬頭看著周圍環境。
    牆上的西洋鍾指向十一點四十,一道穿著青衫長袍,戴著黑框眼鏡的青年腋下夾著一份報紙走進飯莊。
    嘟嘟嘟,青年走到櫃台前敲了敲櫃台。
    掌櫃的聞聲抬起頭,看了一眼青年,隨即換上一副笑臉:“客人吃飯嗎?”
    青年笑道:“不吃飯難道還住宿嗎?掌櫃的真愛說笑。”
    掌櫃的聞言拿起算盤上下搖晃,將上麵的數字清零,放在櫃台上,然後,手指輕輕敲了敲櫃台。
    青年仿佛接收到了什麽訊號,笑著說道:“我聽朋友說你們家的響油鱔絲做的很地道。”
    “今天我可是特意過來就來嚐一嚐。”
    “要是不好吃,我可是要掀桌子的哦。”
    掌櫃的笑道:“客人你算是來對地方了,我們老板打小就入行,前前後後可是學了幾十年的本幫菜。”
    “但凡您要是能挑出毛病,您就算把菜甩在我臉上,我也不說半個不字。”
    年青男子滿意的點了點頭:“掌櫃的,有您這句話就成,給我找個安靜的座位,我喜歡靠窗。”
    掌櫃的揮手招呼道:“阿貴,有客人,帶他上二樓。”
    “好咧。”夥計應了一聲,領著青年徑直上了二樓。
    此時,二樓靠窗位置坐了一個衣著略顯寒酸但書卷氣十足的中年人。
    他吃的是極其普通的陽春麵,但手裏卻捧著一卷書籍,一邊吃麵,一邊看書。
    那名叫阿貴的夥計問詢過青年意思之後,將他領到靠窗的位置坐下。
    對麵那名寒酸的中年人看到有人過來,雖然隔著桌,但臉上也露出一絲不滿之色,似乎在責怪夥計怎麽在這個時候帶人過來打攪他看書的心情。
    青年似乎也發現了對方的不滿,目光落在書籍上,有些詫異的說道:“先生也喜歡張恨水的作品?”
    “談不上喜歡,亂世文章,終究逃不過世俗二字。”中年人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搖頭晃腦道:“風骨難尋,終究還是落了下乘。”
    青年搖了搖頭回應道:“先生此言差矣,從古至今,風骨在心而不在紙墨之上。”
    中年人似乎愣了一愣,沉思片刻,撫掌道:“有理,有理。”
    “古語有雲,三人行必有我師,果然是至理名言。”
    暗號全都對上了,中年人起身上前,從懷裏掏出一個裝著香煙的鐵盒,自己抽出一根,又將煙盒伸向對方。
    “小兄弟,來根煙吧。”
    青年笑了笑,伸手拿了一根,緊接著中年人又拿出洋火給對方點上。
    趁著對方吸煙的時候中年壓低聲音,語速略快道:“三號碼頭,倉庫有狗,西牆梯子不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情報放在三號碼頭,不過,那個地方很有可能被鬼子盯上了,下次需要更換地址。
    青年吸了一口煙,吐了一團淡藍色的煙霧,誇讚道:“這煙不錯啊。”
    “對了,我剛才上來的時候聽掌櫃說這天氣好像要下雨了。”
    “先生,您得換把牢點的傘。”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收到指令,可以向上級請示更換備用地點,最好是隱蔽一點的地方。
    中年人點了點頭,道:“多謝小兄弟提醒,我先走了,咱們有緣再見。”
    兩人簡單的交談並沒有引起旁人的注意,中年人拿起桌子上的書籍急匆匆的下了樓。
    而那名青年男子依然坐在窗戶邊,嘴裏叼著香煙吞雲吐霧...
    滬市,法租界,西林南路622號。
    這是一間普通的民房,磚木結構的二層矮樓,紅磚外露處糊著一些參雜了石灰的粉末,看上去顯得極為刺眼。
    吱呀作響的老式鬆木樓梯僅容一人而過,台階上到處是被煤灰熏出的煙痕。
    一名年青男子小心翼翼的踩著鬆木樓梯上了二樓,看他那種表情深怕自己再用力一些就會把樓梯踩塌了。
    二樓一共四個房間,男子走到最裏麵,敲了敲門。
    咚,咚咚,咚咚,一短二長的敲門聲響起,嘎吱一聲,大門打開,露出一道中年人的身影。
    “進來。”
    青年閃身入內,中年人警惕的看了一下外麵環境,飛速的關上房門。
    “寒竹,你怎麽來了?是不是組織上有什麽指示?”
    寒竹就是方才這個年青男子的代號,他也是眼前這名稱為青燈的聯絡員。
    自從數年前顧順張,向忠法等人接連叛變革命。
    滬市的情報站經過重組之後變得更加隱蔽,諸多同誌的行動也更加小心謹慎。
    為了防止出現因為一個人影響情報機關的正常運行。
    外勤大多采用縱向聯係,特工之間不允許發生橫向聯係。
    雖然變得繁瑣,但安全性提高很多,即便是你抓到人,也隻能抓到一條線上的。
    很難通過一條線去鎖定別人。
    “收到組織上的情報,金陵維新政府受日本人指派,將會在下月三號對太湖地區的遊擊隊開展清鄉運動。”
    “除了這個,我還有一份情報要轉交給你。”
    “這份情報的真實性還沒經過驗證,你們可以拿去作為參考用。”
    說著寒竹將三號碼頭取到的情報遞給青燈。
    青燈攤開情報,上麵密密麻麻的列舉了這一次掃蕩太湖地區遊擊隊的兵員以及武器配置情況。
    除了這些,就連輜重補給的數字也十分詳細。
    這倒不像是一份正常情報,倒像是一份報告,這是直接把報告給抄過來了吧。
    “寒竹同誌,這份情報?”
    猶豫了很久,青燈還是說道:“會不會太詳細了一點。”
    “寒竹同誌,覺得這情報可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