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齊家古國

字數:9241   加入書籤

A+A-


    在成功地解決了一件關乎新夏朝教化大計的重要事情之後,帝賀如釋重負,心情格外舒暢。他與柳下惠先生徹夜長談,探討有關生民教化的各種問題,交流彼此的見解和想法。
    柳下惠對於自己所熟悉的教育事宜可謂是了如指掌,他的麵色沉穩而又自信,每一句話都經過深思熟慮,言辭懇切且充滿熱情。他的語速不快不慢,像是在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讓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隨著話題的展開,柳下惠的興致也越來越高,他的話語如同一股清泉,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他的觀點獨到而深刻,讓人不禁點頭稱讚。他不僅能夠深入淺出地解釋複雜的教育理念,還能結合實際案例,讓帝賀能更好地理解。
    在與帝賀或韓曉健交流時,柳下惠總是全神貫注地傾聽對方的意見,然後用溫和而堅定的語氣回應。他的態度謙遜而又開放,願意接受不同的觀點,並與之進行深入的探討。
    這種互動式的交流方式使得整個討論氛圍熱烈而又和諧,大家都能從中受益良多。
    然而,曆經此漫漫長夜,帝賀身軀已然疲憊至極。數日以來的千裏奔襲,使其體力幾近枯竭,急需休息以恢複元氣。他迫不得已與柳下惠和韓曉健辭別,隻因雙眸幾欲合攏。
    當然,在離開之前,帝賀與韓曉健以及柳下惠敲定以下新夏朝的教化方案:
    君平書院、夏庠與夏序,均為官學,其中君平書院提供入仕為官的考察渠道;
    在烏海軍鎮,實行君平書院教育體係,推行9年製義務教育;建設中的狼山軍事基地今後若有移民子弟,參考烏海軍鎮教育體製;
    在北典都城,實行夏庠教育體係+君平書院體係,兼顧養老,推行“6+3”義務教育,即前6年免費,後3年須經過文化考試,合格者升入君平書院文官部,繼續享受3年義務教育,畢業者可經殿試入仕為文官;北典都城周邊的村鎮和定居點如插旗口、暖泉村等,參照執行之;
    在石嘴山軍鎮和白音敖包軍鎮,實行夏序教育體係+君平書院體係,教育與軍事均衡化,推行“6+3”義務教育,即前6年免費,後3年須經過文化和軍事考試,合格者升入君平書院武官部,繼續享受3年義務教育,畢業者可經武試入仕為武官;
    至於美岱召軍鎮,鑒於其區域自治程度頗高之特殊性,當由其自行決斷所施行之教育體係,國府僅予以業務方麵之指導及教學體係之支持。
    對於美岱召軍鎮實行特殊的教育政策,帝賀亦是考量到現實狀況,鐵木真、拖雷父子自與高車國政治聯姻以來,欲獨立之舉動已有所顯露,之所以將梅超風調至白音敖包軍鎮,亦在於對其有所牽製,然分家或為遲早之事。
    這其實也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所做出的決定。大青山軍部原本位於距離美岱召軍鎮較近的大青山南山頂,但考慮到安全因素,他決定將其遷至更遠的灰騰梁黃花溝。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避免潛在的威脅,還能確保大青山軍部的安全。
    而在灰騰梁與白音敖包軍鎮之間構築朵顏直道,除了紀念朵顏之外,則是為了給鐵弗部的安全撤離提供更多的便利。這條直道的修建,無疑將大大縮短鐵弗部的行軍路線,使其能夠更快地到達安全地帶。
    至於以養胎為托詞,將華箏調離明堂核心部門藍鴞幽靈,這其中確實包含了保護華箏和胎兒安全的考量。畢竟,阿布是他過命的兄弟,是新夏朝的軍事力量的核心關鍵人物,明堂核心部門藍鴞幽靈可能存在一些潛在的危險,將華箏調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她和胎兒的安全。
    同時,這樣的安排也有預防鐵木真父子鬧獨立的可能。如果鐵木真父子真的有這樣的想法,那麽華箏在明堂核心部門藍鴞幽靈中的地位就可能會受到影響。通過將華箏調離,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鐵木真父子的影響力,從而避免可能出現的獨立危機。
    當他走進娜菌的房間時,仿佛全身的力量都被抽走了一般,他一頭栽倒在床上,連衣服都來不及脫,便沉沉地睡去。
    這一覺睡得異常安穩,帝賀完全沉浸在夢鄉之中,忘卻了所有的煩惱和疲憊。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直到第二天的天亮,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臉上,他才緩緩地睜開眼睛。
    而當帝賀醒來之際,他見到了另一個“消失一年有餘”的人——沮渠蒙遜。
    見到沮渠蒙遜,帝賀即刻憶起他從焉支山取回卻被娜菌遺忘在明堂暗格的神秘書信,他下意識地轉頭望向了娜菌。夫妻心有靈犀,娜菌亦同時看向了帝賀,並流露出一個略顯羞澀的可愛神情。
    帝賀須臾便寬恕了她,娜菌趕忙小步跑去明堂取那封神秘書信。
    在這段時間裏,沮渠蒙遜向帝賀詳細地稟報了過去一年的收獲。他告訴帝賀,他成功地收攬了五千多名原本屬於各個部落的族人,其中青壯力量就有四千一百人,這些人現在都在等待著帝賀的下一步計劃,以便能夠得到妥善的安置。
    此外,沮渠蒙遜還帶回了三匹極其罕見的山丹野馬。他已經將這些珍貴的馬匹交給了鐵穆爾的軍馬場,令人驚訝的是,浩門天馬似乎對山丹野馬並沒有像對待石嘴山軍馬場主要馬種之隴山軍馬那樣產生排斥反應。
    聽到這個消息,帝賀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原來,他和鐵穆爾一直為那七匹浩門天馬感到擔憂,擔心它們會因為沒有合適的伴侶而孤獨終老。然而,現在看來,這山丹野馬與浩門天馬之間似乎有著某種特殊的緣分。
    帝賀站起身來,親自扶起跪地的沮渠蒙遜,感慨地說道:“沮渠蒙遜啊,你終於回來了!這一年來,你真是辛苦了。”
    沮渠蒙遜則誠摯地回應道:“王上,這都是臣分內之事,不敢言苦。如果您沒有其他吩咐,我想回家一趟。快兩年了,實在想念老婆孩子得緊。”
    帝賀趕緊讓沮渠蒙遜回家去,笑著說:“快去吧,家人定是盼你許久了。回去好好團聚,過些日子再來找我商議安置族人之事。”沮渠蒙遜感激地拜別帝賀,匆匆離去。這時娜菌也回來了,將那封被“封藏”於暗格的神秘書信交給帝賀。
    帝賀原本正凝視著手中那封神秘的書信,心中充滿了好奇和疑惑。就在他準備仔細查看這封信的時候,突然間,神秘書信表麵閃過一道耀眼的金光。
    這道金光如同閃電一般,轉瞬即逝。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道金光似乎被帝賀身上佩戴的碧璽所吸引,眨眼間便被碧璽完全吸收了進去。
    隨著金光的消失,原本密封的書信竟然緩緩地自動展開,仿佛是被某種力量所驅使。
    帝賀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緊張和期待的情緒,他小心翼翼地將書信完全展開,目光落在了信中的內容上。
    然而,當他看清信中的文字時,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仿佛見到了什麽極其可怕的事情。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表情,嘴唇微微顫抖著,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卻又發不出聲音來。
    這封信中的內容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完全超出了帝賀的想象和認知。他呆呆地站在原地,手中的書信也因為他的震驚而微微顫抖著。
    原來,齊家古國也是真實的存在!
    齊家古國,乃煙雲洞人與水洞溝人以及來自哀牢山的哀牢山人的後裔融合而成的部落聯盟,聯族為邦,開互市建都城,由邦族社會向邦國社會演進,已初顯國家之端倪。無淚之城,乃齊家古國之王城。薑氏族群是組成齊家古國的部落聯盟中的最大部落族群。
    而在此之前,中華大地上已經出現了炎帝、黃帝和蚩尤三支華族支脈大融合的過程,經過戰爭完成了三邦歸一的巨大社會變遷,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家形態,並已傳至“陝西藍田人”與“隻留下了三顆牙齒”之“山西丁村人”民族融合之後裔帝嚳之邦國社會。
    齊家古國末代國主薑春秋與其王後絕絕子,曾為世間至愛之神仙眷侶。為免生靈塗炭而拒敵於國門之外,國主薑春秋不得不率領舉國之兵,與唐堯之父帝嚳之邦國聯軍,於管涔山展開決戰。
    (齊家古國彼時被打敗的殘兵敗將逃入管涔山的深山老林,其後裔成為遊牧民族南匈奴賀蘭部,於此定居,稱此地為“岢嵐山”,意即“賀蘭部之山”。管涔山即岢嵐山,其地形與賀蘭山相似,位於現今山西與賀蘭山相連之岢嵐縣。而岢嵐縣,乃中國首個衛星發射基地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所在地。)
    薑春秋出征之際,將家族世代相傳的哀牢山尋寶圖交予王後絕絕子,叮囑她若管涔山決戰失利,務必攜幼子薑不韋及族人逃回薑氏先人的發祥地哀牢山,務必尋得指天劍與《山海經》,此乃複國之關鍵所在。
    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可以追尋到“龍伯大人國”的線索,從而找到海底龍族的所在地龍宮。海底龍族,實際上是薑氏族群的母族。
    令人驚訝的是,海底龍族比人類更早地進化出了智慧生命——龍人。在數十萬年前,他們就已經創造出了輝煌的古文明,並建造了一座宏偉的海底城市——龍宮。
    龍人世界裏存在著兩個最為強大的部落——敖丙部落和敖烈部落。這兩個部落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終於,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爆發了。
    這場戰爭簡直就是一場噩夢,其慘烈程度超乎想象!雙方都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損失之慘重令人咋舌。
    更可怕的是,雙方竟然都動用了類似現代核武器的強大武器!這些武器的威力極其巨大,所到之處,一片狼藉。龍宮原本是一座宏偉壯麗的海底宮殿,但在這場戰爭中,它幾乎被徹底摧毀,化為一片廢墟。
    許多海底龍族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他們的家園,那曾經是他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如今卻變成了一片荒蕪。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流浪,尋找新的棲息地。這些流離失所的龍族們,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他們不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找到一個真正屬於他們的家園。
    其中一部分龍族來到了哀牢山,這裏成為了他們新的棲息地,他們也成為了薑氏族群的先人,姑且稱之為哀牢山人。
    而另一部分海底龍族則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的道路——逃難至曼尼普爾,然後穿越白令山海通道,曆經千辛萬苦,最終到達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如今稱之為“美洲大陸”)。這些勇敢的龍族在這裏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族群,也就是瑪雅人的祖宗。
    而後,回歸的瑪雅人與哀牢山人共同敘寫完成了《山海經》。
    還有一小部分海底龍族滯留在管涔山,他們曾負責守護指天劍和笛狀隕石,他們則成為匈奴人的祖先。
    傳說這一把神秘的指天劍擁有著巨大的力量,可以打開南天門,得到天庭龍族的幫助。而這把指天劍,就被封印在海底神秘的龍宮之中。
    然而,要找到指天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必須在哀牢山的廣袤山脈中,探尋到那唯一的笛狀隕石。此隕石原本坐鎮於洪泉極深之處的“海眼”之上,乃是龍宮的鎮海神石,其作用在於確保龍宮的穩固。然而,由於龍族大戰致使其穩定性遭到破壞,最終被海底最深處的火山噴發至哀牢山。這塊隕石隱匿於深山之中,實難尋覓。
    其次,即使找到了這塊笛狀隕石,還需要有緣人的元血才能打開它的暗影,暗影中有解開指天劍封印的心法和路線圖,揭示出指天劍的下落。
    述罷上述故事,薑春秋遂與絕絕子辭別,然王後絕絕子與國主難分難舍,執意要送夫君出城,送至城外穀地山口,二人相擁而泣。
    作別之後,絕絕子立於穀地崖頂,目送夫君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她立下誓言,決不離無淚之城,靜待夫君凱旋歸來。
    然而,國主在這場慘烈之戰中身負重傷,自知大限將至,為免王後過度悲傷,強撐最後一口氣力傳信於王後,令其忘卻自己。
    絕絕子接信後,悲痛欲絕,卻強忍著淚水,此後無論經曆何事,皆不再落淚。她以堅毅守護此王城,守護他們往昔的回憶。百姓感懷王後的深情與堅韌,亦漸漸習慣不再輕易哭泣,無淚之城之名由此而來。
    百姓將國主與王後分別的穀地稱為絕情穀,望夫崖稱為斷腸崖。
    管涔山決戰過後,唐堯繼承大統,建立陶寺古國,並對齊家古國展開毀滅性的吞並軍事行動,齊家古國最終落敗。
    在地上那座無淚之城即將淪陷之際,王後毅然決然地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她深知此城已難以堅守,遂決定將全國的珍寶深埋於斷腸崖的祭祀台下。這祭祀台位於無淚之城的幽深處,是一處古老而神秘之所。王後親自將這些珍貴的寶物埋藏於地下,冀望它們能在未來的某一日重見天日。
    寶藏藏匿完畢,王後將斷腸崖藏寶圖和哀牢山尋寶圖一起置入祭天銅人之中。這祭天銅人乃稀世珍寶,被視作齊家古國的象征與守護神。
    王後將祭天銅人托付給幼子薑不韋,並囑咐他務必隨身攜帶,切不可使其落入他人之手。
    薑不韋雖年幼,卻聰慧過人,深知母親的囑托意義非凡。他緊緊握住祭天銅人,仿若它是自己生命中至為重要之物。
    與此同時,王後還遣衛長李世民率領一百名王宮衛士,護送薑不韋及齊家古國餘存的青壯力量逃往哀牢山。
    臨行前,王後反複告誡薑不韋,務必要尋得傳說中的指天劍與《山海經》,並一再叮囑此二寶物被視作複興薑氏榮耀、重建齊家古國之關鍵。
    薑不韋謹記母親的教誨,懷揣滿心的希冀與使命感,與衛長李世民及其他幸存者一同踏上了逃亡之路。他們穿越山林,跋涉荒野,一路曆經無數艱難困苦,然始終未曾放棄尋覓指天劍與《山海經》的信念。
    王後絕絕子則帶領著剩餘的老弱病殘,毅然決然地遁入地下,她不願離開這個有著夫君生活氣息的地方。
    後,絕絕子與子民們,沿著水洞溝的地下暗河,建造起一座神秘的地下無淚之城。這座城市宛如夢幻之都,充滿了奇幻與神秘的色彩。
    絕絕子死後,埋葬在無淚之城的邊緣,她的墓穴生長著一種血紅色的彼岸花。這種花鮮豔奪目,仿佛燃燒著生命之火,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香氣,讓人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然而,鮮有人能尋得此彼岸花,即便尋得,也很難脫逃出其香氣的醉殺,最終隻留下一灘鮮紅鮮紅的血跡,滋養這一片絢爛的血紅花海。
    更為奇異的是,當人們終於可以穿越這彼岸花所隱藏的“蟲洞”時,竟然能夠進入時光隧道!這個時光隧道就像是一條跨越古今的通道,讓人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製,飛向另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
    彼岸花中暗隱的蟲洞——時光隧道
    經過漫長的尋找和不懈的努力,薑不韋終於如願以償地找到了傳說中的《山海經》。這本古老而神秘的書籍,據說記載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奇珍異寶和神秘之地。
    然而,盡管他對《山海經》充滿了期待,但在仔細翻閱之後,卻發現書中並沒有關於笛狀隕石的具體描述。這讓他感到有些失望,因為笛狀隕石一直是他苦苦追尋的目標。
    薑不韋並未因此而氣餒,他深知尋找笛狀隕石本就艱難,《山海經》沒有記載也在意料之中。他與李世民商議後,決定擴大搜尋範圍,深入哀牢山更隱秘的地方。
    他們帶著剩餘的族人,在山林中艱難前行。一路上,遭遇了各種猛獸和惡劣的天氣,但他們從未退縮。終於,在一處幽深的山穀中,他們發現了一些奇怪的跡象。地麵上有一些閃爍著奇異光芒的石頭,似乎與傳說中的笛狀隕石有關。
    薑不韋心中一喜,連忙帶領眾人順著跡象尋找。在山穀深處,他們果真發現了那笛狀隕石,它散發著神秘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可就在薑不韋準備靠近時,隕石突然憑空消失了。
    眾人皆驚,麵麵相覷。薑不韋皺緊眉頭,思索著這詭異的情況。李世民提議再仔細找找周圍是否有線索,也許是有什麽機關或者神秘力量讓隕石隱藏了起來。他們開始在附近仔細搜索,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突然,一名族人喊道:“看,這裏有奇怪的符號!”薑不韋和李世民趕忙上前,隻見地上刻著一些古老的符文。薑不韋想起《山海經》中似乎有類似的記載,他努力回憶,試圖破解符文的含義。
    就在這時,周圍的空氣開始變得寒冷,隱隱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靠近……
    (畫外音:神秘書信並沒有交待薑不韋及其後人最終是否找到笛狀隕石。)
    後來,薑氏後裔曾襄助大禹治水,功勳卓著,大禹賞賜領地“呂”。夏朝覆滅後,“呂地”自立為國,薑氏族群遂稱“呂氏”,鬼奴部落為其附屬族群。
    其後世子孫呂尚,即薑子牙,人皆稱“薑太公”,輔佐周文武王擊潰滅夏之商湯,鬼奴部落之勇士乃其手中最銳利之刀,呂尚終成古代首屈一指之名將與名相。
    呂尚滅商所依之兵書《六韜》,與《山海經》淵源頗深,據傳其兵器打神鞭亦源自哀牢山。
    所謂“韜”,本義是箭的套子,意指深藏不露而又非常厲害。所謂“六韜”,分別是文、武、龍、虎、豹、犬韜,其中文、武韜是薑太公的政治謀略思想,龍、虎、豹、犬韜是薑太公的軍事謀略思想。
    為承繼先人遺誌,呂尚二十三世孫取名呂不韋,就是為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立下赫赫不世之功的那位。秦始皇登基後,呂不韋被封為宰相,成為了秦國的第一號大臣,並在《山海經》的基礎上編撰了《呂氏春秋》,以此紀念先祖薑春秋。
    看到這裏,帝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寒意,太令人震驚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要將那股涼氣吸入肺腑一般。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深深敬仰的呂相呂不韋竟然會是齊家古國的後人!這個事實讓他感到無比震驚,同時也對呂不韋的真實身份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和好奇。
    然而,此時此刻,帝賀最為關心的並不是呂不韋的身世,而是天庭龍族的事情。他急切地想要了解關於天庭龍族的一切,包括它們的起源、曆史、文化以及與其他種族的關係等等。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讓他無法釋懷。
    帝賀和各位親愛的讀者有著同樣的疑問:這海底龍族與天庭龍族可有淵源?這笛狀隕石可是鐵隕石?
    亦知其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