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最優

字數:5409   加入書籤

A+A-


    晉王肉眼可見的緊張起來。
    他能夠感覺到,這是一道考題。
    不僅如此,他覺得父皇對自己所有的提問,都是在試探。
    畢竟以父皇的英明神武,什麽是需要問我的?
    而既然有考題,那麽就有答案。
    正確的答案。
    晉王的掙紮,皇帝看在眼裏。
    他的出發點不是嚇他,所以便沒有繼續盯著,看著禦案上的試卷,他又作出隨意的說道:“就說說,這三篇文章的見解。”
    聽到這個,晉王那緊張的心,一下子就放鬆了一些。
    他也不是什麽都不懂,相反,這些文章他都看得明白。
    除了對於《勸學》竟然那麽好有些意外,其它的基本上和考官們的想法保持趨同。
    那就是這三篇文章,真的很好。
    再加上一直在督科考閱卷,聽到了國子監師傅們的討論,所以他的信心一下子就上來了。
    稍作醞釀後,晉王道:“這三篇文章,皆為出類拔萃的優秀策論。
    分別,提出了三種不一樣的,解決儲糧困難的思路。”
    “《梯稅法》,按照擁有田畝的多寡進行稅收的提高。
    原本那些大地主和普通百姓的稅是一樣的,而現在對大地主加了重稅,對商賈加了重稅,短期內應該能夠解決儲糧危機。
    後續的,看執行的力度,或許能夠貫徹。”
    聊到這裏,他又談及了自己的認識:“此舉,並未改變當官不納稅的根基。
    隻是將那些在職官員名下以外的田畝加增稅賦。
    兒臣想,是柔和的,世家大族也是能接受的。”
    緩緩的,皇帝點了點頭。
    看到自己被認可,晉王臉上的笑容重新出現。
    說話,也更加從容一些:“相反,《大河賦》就不是為了短期。
    治理河道,開墾新地,此舉周期漫長,不過一旦成功,或可解決百萬民生。
    錢的話,也是從那些世家出。
    北邊齊賊壓境,國勢動蕩…正是考驗他們忠心的時候。”
    “捐的越多越忠心。”
    皇帝輕描淡寫搭茬。
    見父皇還能開玩笑,晉王身上的負擔全部沒了。
    “最後,《屯田策》。”
    晉王繼續認真的說道:“它主張,將除開邊境重地的地方軍隊、民團集中,然後收攏流民,集體生活。
    因為兵力和人力集中,開墾,修渠,治河效率大大提高。
    人均可種田畝,至少比散戶多出一倍。
    雖同樣按照三七的賦稅比,但可得稅糧,大大增加。”
    自始至終,皇帝聽的很認真,沒有一次打斷。
    “但這樣做,也有一點問題。”
    語氣突然嚴肅起來,晉王分析道:“世家遮蔭人口,靠的就是讓那些沒有田畝的佃戶給他們種植,賺取僅夠糊口的口糧。
    而屯田,雖田畝依舊不屬於流民,但分成為三七,所得餘糧遠超於給世家當佃戶。
    甚至說,相當於重新擁有了土地。
    屯田實質上,是與世家爭奪人口。”
    聽到這一番話,皇帝第一次的,認真的看向了晉王。
    這些話,大學士們不會說。
    所以,這是晉王自己琢磨出的道理。
    這是他,自己的話。
    “所以三篇裏,晉王喜歡哪一篇?”
    皇帝凝視著他,問道。
    明白了,父皇心儀《屯田策》!
    “回父皇,兒臣覺得《屯田策》最佳。”
    相當果斷的,晉王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並且,與皇帝對視。
    大臣直視皇帝為冒犯不臣。
    但兒子與父親這樣做,並無問題。
    對於他的回答,皇帝沒有說話。
    第18章《屯田策》最優
    接著,將禦案上的一份奏折抽了出來,交給了陳公公。
    陳公公呈著奏折,緩緩走到晉王麵前,彎腰獻上。
    帶著一些疑惑,晉王打開了奏折。
    看到的那一刻,他睜大了眼睛。
    《為賑災事屯田五策》
    日期,三月十五。
    早在三個月之前,與《屯田策》類似的奏疏已經由軍機大臣提出了!
    有些錯愕抬起頭,晉王不解道:“難道這篇策論有抄襲嫌疑?”
    這句話一出,皇帝的整張臉都垮了。
    臉色陰沉看著晉王,隱約透露出一絲的‘無語’。
    “應,應不是抄襲。”
    晉王連忙改口。
    這種直接對皇帝的秘密奏疏,怎麽可能泄露出去。
    而且科考學子都能夠想到的治國良策,高官厚祿的軍機大臣想不到?
    那為什麽這個奏疏上報了三個月,朝廷卻一點屯田的討論都沒有……
    難道說,皇帝並不認可?
    “《屯田策》雖然能治標本…但做法過於激進,還有待商榷。”
    不然為什麽這封奏疏能夠壓幾個月,一點討論都沒有?
    “那晉王覺得應是哪一篇?”
    皇帝問。
    晉王思索後,根據皇帝的反應道:“可行性看來,還是《大河賦》。
    而且…能治根本。”
    “你剛才不是喜歡《屯田策》嗎?”
    一個問題,把晉王的腦子問空靈。
    《大河賦》也不對嗎?
    的確,《屯田策》最優,治河是會失敗的。
    可是,為什麽《屯田策》最好,父皇卻不用呢?
    為什麽?
    為什麽?
    晉王的腦子飛速轉動,越來越熱,心也慌了。
    “兒臣覺得,還是《屯田策》……”
    “那《屯田策》就是解元了。”
    “此事,全由陛下決斷……”
    晉王越來越慫,直到說出了這句話。
    作為目前的嫡長子,皇帝這一次的表情,複雜到有些悲哀。
    抬起手,指著晉王:“如果你是皇帝,你該如何做一件你想做的事情。”
    “兒臣不敢有此大逆不道之心!”
    聽到這話,晉王啪的一下就跪在地上,匍匐著身體,戰戰兢兢。
    皇帝起身,走到了晉王的麵前。
    抓著他的胳膊,將他強行的‘扶’了起來。
    然後,一點點的拽到了禦案前,在晉王哆嗦的抗拒中,竟直接按在了位置上。
    “父皇…父皇……”
    驚恐的抬起頭,看著皇帝,晉王臉色都要慘白了。
    這時,陳公公悄然的退出了內室。
    “說,如果你是皇帝,你該如何做一件你想做的事情。”
    坐在圓凳上,皇帝一字一句,鏗鏘有力道。
    吞咽了一口唾沫。
    緊張的,晉王慢慢開口道:“我將……”
    “稱朕!”
    兩個字如雷鳴一樣,炸的晉王差點腿癱坐在地上。
    渾身打顫的他,幾乎要帶著哭腔道:“朕…朕若想做一件事情,會先與機要大臣商榷,再在某些郡縣施行,倘若可行後,再推廣全國……”
    “朕告訴你!”
    憤怒的站起身,打斷晉王發言,皇帝抬起手指,一指,一點,厲聲道:“你若想做一件事情,就要讓天下人看到,是有人想做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