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放榜
字數:6886 加入書籤
宋時安到底是誰?
現場的七個大學士,加上旁邊那位年輕國子監學士,竟無一人知道。
按理來說,在盛安裏麵,才學很高的年輕人,基本上都有很好的老師。
就比如宋策,他的老師曾經就考取過進士,是國子監裏一位學士。
雖然沒有做到大學士這個位高權重的位置,但也頗富盛名。
這些大學者帶的學生,平時走動也很多,一些卓越小輩,基本上都認識。
首席大學士古易新還抱過小時候的宋策。
“說起宋策……”
這時,古易新突然想到些什麽,“他,是不是還有個哥哥?”
“好像是有,但不知道叫什麽名字。”
張兆搖頭。
再怎麽樣,讓這些大人物記得一個毫無名氣的庶子,也是不可能的。
“那這位宋時安,就不是出自高門大戶了。”
孫康判斷道。
“難得,不出自高門,無名師教導,卻有這番學識和見識。”
有人感歎道,“此子,會有一番作為的。”
聽到這個,晉王產生了一絲的興趣。
但,也僅此而已。
雖富有才學,但無家族背景,哪怕能夠有一番作為,也相當有限。
比如在座大學士裏的張兆。
寒門出身,恩科狀元,頂多也隻能走到這個位置了。
而且,他的建樹也隻是在治學方麵。
不像古師,曾經做過少府,乃國家要職,是九卿的實權職務。
古易新是老了之後,才退到了首席大學士的位置,專注治學科考。
哪怕等他告老致仕,這個位置,也不會是一個寒門‘貴’子來坐。
能夠輔佐自己的,一定是世家嫡子。
相比起個人能力而言,晉王認為自己更需要的,是得到‘賢臣’背後的宗族支持。
“那這第亞元第一(科考第二名),就不用猜了。”
孫康笑著道。
“還是看看吧。”
“可惜了,如若不是這個宋時安,孫謙的確連中三元的機會。”
在大家的討論聲裏,第二名的試卷糊名被裁開。
果不其然,盛安,孫謙。
而這個名字,相比起宋時安而言,更加牽動著晉王的心情。
孫謙,孫司徒的嫡子。
雖不是嫡長子,但卻是眾多兒子裏,最優秀的一位。
繼承揚州孫氏的,很有可能是他。
在他未發跡起勢前,就該拉攏了。
………
翌日。
司徒府邸,正堂。
一位白須白眉,左手拇指戴紅玉扳指的老者坐在主位。
他年逾七十,但卻相當硬朗,給人一種“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的龍馬精神。
“現在,應該快要到放榜的時候了吧?”
坐在孫司徒旁邊的大夫人,相當期待的問道。
這時,大管家回應道:“回夫人,應是了。”
“那謙兒你不去看看放榜?”
大夫人問。
一位坐在堂下,眉目清秀卻器宇軒昂,一身貴氣的少年昂著首,相當自信道:“兒在家,等朝廷官員上門通告述職便可。”
“我兒好生驕傲啊。”
夫人打趣道。
“中舉那是肯定,中亞元也理所當然。”
想到自己兒子考試時的文章,孫司徒用手捋了捋胡須:“倘若那解元不是他,那就是老朽的問題了。”
“為何?”
大夫人不解,“沒中解元,為何是老爺的錯?
對此,孫司徒笑了笑:“謙兒不中解元,那就是老朽在朝未與同僚和善相處,遭了他人記恨。”
這番話,說得其它人不知怎接。
“老爺名滿朝野,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定不會有這種事。”
隻有大管家,適時的吹捧道。
“哈哈哈。”
孫司徒笑出了富貴的聲音。
堂下其餘幾位嫡子,則是表情微妙,視線遊離。
不自覺的,到了孫謙的身上。
直到聽到那小子接下來的發言,當即就生理性反胃。
“區區解元而已,兒明年定會考上狀元,不辱父親英名。”
………
“放榜了放榜了。”
宋府,所有人都興奮異常。
大夫人更是恨不得和宋策一起出門,都有點蒼蠅搓手了。
宋靖握住她的手,淡淡的微笑,勸說道:“讓策兒自己去吧。”
崔夫人迫不及待的說道:“那策兒快點回來,告訴娘考中了第幾名。”
“沒考上也也要告訴嗎?”
宋沁不知道自己怎麽想的,脫口而出就是這一句話。
崔夫人臉色一下子就沉了下來。
宋靖卻很淡定,緩緩的從袖子裏抽了一根戒尺,冷靜開口:“抓住。”
宋沁在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經被丫鬟控製住。
強行的,讓她把手給伸了出去。
連忙的,宋沁驚恐哀求:“父親饒命!
放過我吧!”
下一刻,戒尺落在了手心。
眼淚伴隨著克製的慘叫,一起出來了。
麵無表情的全程看完後,宋策雙手交疊,向父母行禮:“父親,母親,兒去了。”
接著,便和車夫一起出了宋府的大門。
而在角落裏,江氏遠遠的望著,相比起崔夫人的欣喜期待,她有的則是緊張的祈禱。
………
“時安時安,快走吧,我們已經很晚了。”
拽著宋時安的胳膊,王水山快步的出了驛館。
“睡過了,抱歉抱歉。”
宋時安一邊道歉,一邊將領交疊,整理衣冠。
兩個男人這樣從驛館衝出來,其中一個還衣著淩亂,真的有點怪怪的。
和我在盛安的街上走一走,哦哦哦~
讓我掉下眼淚的,不止昨夜的酒~
“時安!
王水山!”
而在路上,正好就遇到了淳厚和張驥二人。
見狀,已經將衣服穿好的宋時安,臉上疲憊困倦一掃而空,仿佛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當然,本來就沒發生!
“二位公子。”
王水山主動打招呼。
“人家王水山來看榜也就算了,你宋時安也來湊這熱鬧啊?”
淳厚嘴賤道。
“那你倆?”
宋時安反問。
“這是你考的第三次,咱倆才是第二次,為何不能來?”
淳厚直接揭短。
“那是因為你倆童生考上的晚,舉人再給你十次都考不上。”
宋時安一點都不慣著。
而且,並不因為在王水山麵前被揭短了而惱怒。
以前沒考上,也是我的來時路。
倘若這次考得相當牛逼,自有大儒為我辯經:宋老爺算好了日子,就想考今年的。
“你才十次都考不上!”
而淳厚卻急了,開始了胡亂攻擊,“就算我十次都考不上,你也是十一次,永遠都比我多一次!”
聽到這個,宋時安從容且隨意道:“那誰沒考上,就給考上的人叫爹,怎麽樣?”
“喲,你不會來真的吧?”
張驥麵露不解,然後又勾起笑容:“我的意思是,不會真覺得自己考得上吧?”
“那就賭唄。”
淳厚毫不在意道,“反正估計咱三個人都聽不到這聲爹。”
“賭唄賭唄。”
張驥也隨意的擺了擺手,看似漫不經心,實際上心裏,有些許期待。
其實這次……考的還不錯。
但就算沒考上,那又如何?
宋時安是三個人裏最懶散愚鈍的。
反正,他肯定是考不上的。
“水山,你要加入我們的‘叫父’賭局嗎?”
宋時安道。
王水山露出有些無奈表情,擠出笑意道:“各位快走吧,快要放榜了。”
這時,正好一行持刀京吏從身旁快步跑過,並高聲道:“科考放榜,速速避讓!”
很快,密密麻麻的學子自覺的開辟出了一條道路。
王水山等人也連忙的往前靠去,圍觀看榜。
但人山人海,根本擠不進去。
隻能夠看著京吏踩著梯子,將榜糊在了貢院高牆之上。
可這足足隔了好幾十步,一個字都看不清啊……
在王水山等人踮起腳,賣力張望時,看到榜單的學子們,陸續發出聲音。
“我中了!”
“娘,我中了!”
除了找到自己名字的學子發出狂喜的驚呼外,王水山等人隱約的聽到了一個名字被反複提及。
然後,徐徐轉頭看向宋時安。
此時,前麵討論的聲音還在繼續——
“宋時安……”
“宋時安是誰?”
“竟是宋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