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章 大榕樹集合排隊風波
字數:3072 加入書籤
寅時三刻,也就是淩晨五點,天還沒亮,抬頭還能看到星星。
謝文的智能手表和謝秋芝的手機鬧鍾就同時響起了。
謝秋芝一個激靈從夢中驚醒,她眨了眨眼,才意識到今天是逃荒啟程的日子。身邊李月蘭的位置是空的,她比鬧鍾還起得早。
"都起了!"李月蘭進屋就開始吩咐,"秋芝快去熱粥,熬濃一點,文文把你昨晚收拾的包袱再檢查一遍!"
床上頓時亂作一團。謝秋芝麻利地紮好頭發,閃身進了空間。五分鍾後再出來時,手裏端著熱氣騰騰的白粥和幾塊烙餅,這是她昨晚偷偷用空間裏的電飯煲定時熬好的。
院子裏陶油燈亮起,謝廣福和謝鋒已經將板車重新檢查了一遍。
車軸上了桐油,麻繩捆紮得結實,謝鋒甚至用破布條在車轅改造處纏了幾道偽裝,遠看就像普通農戶的破板車,隻有近看才能發現那些精心設計的細節。
一家人喝過青菜雞蛋粥,又啃了一塊餅子,把老宅裏所有的東西都收進空間後,就聽見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銅鑼聲,是村裏大榕樹的方位,是集結的鑼聲。
"快快快!"李月蘭斜掛著布包,一手拽著還在打哈欠的謝文,"大榕樹下集合了!遲了要被排到隊尾去的!"
謝秋芝最後看了一眼住了三天的破舊老宅,就剩個空殼子了,確認沒有東西落下後她抓起早就準備好的改造背包走到院子裏。
院子裏,謝廣福和謝鋒一前一後抬起車轅,肩膀上掛著粗布做成的拉力帶,李月蘭和謝文在旁邊扶著車上的行李,一家人急匆匆向村中央的大榕樹趕去。
其實車上油布下沒有太多東西,全都是在縣城采買的那些東西,並不是很重。他們每個人身上背的包也不重,裏麵除了一人一兩的救命銀子,就是一件自己的舊褂子和兩塊餅子。
吃重量的東西都在空間,導致他們一行人看起來是背了些東西,卻走的很輕鬆。
晨光裏,大榕樹下已經烏泱泱擠滿了人。謝秋芝踮起腳尖望去,隻見黑壓壓的人群像蟻群般蠕動著,原有二百一十戶的謝家村,如今隻剩一百四十八戶,共七百四十口人幾乎都在這裏了。
這麽多人這在沿途逃荒的幾十個村落裏,已算"大村",人群中老人拄杖、婦人抱娃、青壯挑擔,嘈雜卻有序。
"都靜一靜!"一個洪亮的聲音壓過了嘈雜,裏正的兒子謝大虎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手裏舉著一麵寫著謝家村的黃旗,另一隻手拿著厚厚的名冊,"按我念的順序排隊!"
謝秋芝一家擠過人群向前走去,她注意到不少村民已經瘦得脫了形,眼窩深陷,肋骨分明。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小女孩蜷縮在母親懷裏,安靜得可怕,隻有偶爾眨動的眼睛證明她還活著。
"謝廣福家到這邊來!"謝大虎看到他們,招了招手,"你們排在我家後麵,緊跟著黃旗走。"
謝廣福指揮著謝鋒把板車推到指定位置,謝秋芝好奇地打量著周圍。裏正家的驢車上堆滿了包袱,一個麵容慈祥的中年婦人,裏正妻子王氏正忙著給幾個孫子整理驢車上為數不多能坐人的地方。
"秋芝丫頭來啦?"王氏看到她,笑眯眯地招手,"過來幫我看著這幾個皮猴子,別讓他們亂跑。"
謝秋芝乖巧地應了聲,走到裏正家的驢車旁,裏正的小孫女謝小花立刻撲過來抱住她的胳膊,"秋芝姐,你說新家真有白麵饃饃吃嗎?"
"有的,還有糖葫蘆呢。"謝秋芝摸摸小姑娘枯黃的頭發,心裏一陣酸楚。在現代,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在上幼兒園,而不是跟著大人逃荒。
正當她給孩子們講著白麵饃饃會有的,羊肉湯也會有的,一陣尖銳的罵聲從隊伍後方傳來。
"憑什麽他謝老三家能排在前頭?我家憑什麽在後頭!"
謝老太拄著拐杖,一張老臉氣得通紅,"大虎,你給我說清楚!"
謝大虎皺眉看了看名冊,"三嬸,這是按規矩排的,三叔家有板車,還有謝鋒這麽個大勞力,他們家經過評估,腳程快,不會壓隊伍進度,自然該在前頭。您家雖然也不差,但家中有老有小,排在中段已經很照顧了。"
"放屁!"謝老太啐了一口,推搡著大兒子謝廣金,"你去,找裏正說理去!咱家咱們就慢了,怎麽就比不過謝老三那個掃把星,咱們不能排在他們家後麵?"
謝廣金一臉為難,他自己是不願意走前頭的,據說走在前頭的人家都不能偷懶,一旦偷懶走慢了,會影響後麵的隊伍速度,到時候不僅裏正和族老要罵人,還會被往後趕。
他身材有些臃腫,平時走路都累得慌,不走前麵才剛好,走後麵還能歇歇腳,"娘,這...這隊伍都排好了..."
"沒出息的東西!"謝老太狠狠擰了兒子一把,"你不去我去!"
謝廣金無奈,想到自己以後還要仰仗大舅舅一家,少不了要求著謝老太幫忙說話,隻好跑去找裏正。
謝秋芝冷眼看著這一幕,謝老太仗著有個在京城做小官的兄長,向來在村裏橫行霸道。
果然,不一會兒謝廣金就灰溜溜地回來了,身後跟著麵色不愉的裏正謝忠。
"金寶他奶,"裏正壓著火氣道,"現在逃荒上路要緊,不是論資排輩的時候。您家要是腳程快,自然能走到前麵去,我也不攔著你們。再說了,府衙有令,隊伍出發的順序要按實際條件安排,我也是照章辦事。等上了路,腳程快的往前排,腳程慢的往後排,又不是定死在這。"
謝老太還想爭辯,被謝老漢一把拉住,"行了,別丟人現眼了。等到了京城,有你大哥在,還怕沒好日子過?"
謝老太這才作罷,但一雙三角眼仍惡狠狠地瞪著謝秋芝一家,特別是他們那輛改裝過的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