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燒製青磚中

字數:3436   加入書籤

A+A-


    類似的情景,在桃源村好許多人家裏同時上演。
    整個下午,謝裏正的窩棚前仿佛變成了集市,擠滿了聞訊趕來要買宅基地的人!
    “裏正叔!我家東邊那塊小坡地,我買了!”
    “裏正爺!我家屋後那一片,可得給我留著啊!孩子他爹馬上就要發工錢了。”
    “我先來的!我先畫押!”
    人們七嘴八舌,手裏都攥著或多或少的銀錢和銅板。
    還有人恍然大悟,拍著大腿道:“哎呀!怪不得當初廣福哥非要選最裏麵、挨著竹林那塊沒人要的宅基地!原來圖的是這個!那邊地方大,還便宜,能擴出去好多!真真是聰明人啊!”
    僅僅半天功夫,村裏原本所剩不多的閑置宅基地,尤其是位於村子中間、位置相對便利的那些,幾乎被搶購一空!
    謝裏正忙得焦頭爛額,收錢、登記、按手印,解釋規劃……但他心裏卻隱隱有一種感覺:謝廣福規劃的那個“未來”,似乎正以一種他未曾預料的方式,被村民們用真金白銀的買地,一步步推動著,開始變得清晰起來。
    搶到地的人歡天喜地,開始盤算著將來如何蓋房如何利用,沒搶到或者銀子不夠的人,則懊悔不已,隻能眼巴巴地看著。
    就在謝彪家和其親戚們的土坯房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引來部分村民羨慕目光的同時,窯洞這邊的氣氛卻日益緊張而充滿期待。
    姚大姚二每次從窯區回村,路過那片新起的土坯房時,總能聽到村民們的竊竊私語。
    “瞧見沒,謝彪家都快上梁了!這土坯房蓋起來就是快!”
    “是啊,好歹是個遮風擋雨的屋子了。也不知道咱們窯洞那邊的青磚,啥時候能燒出來?”
    “唉,就算燒出來了,咱們村這麽多戶人家,輪得到咱們買嗎?那價格肯定死貴吧?”
    “誰知道呢……但看著謝彪家住新房,心裏能不癢癢嗎?至少人家這個冬天不用挨凍了。”
    “快看,是姚大!姚大,過來聊聊唄,咱們的青磚到底啥樣了?啥時候能好?”
    每當這時,姚大總是憨厚地搖搖頭,說話變得極其謹慎:
    “俺……俺隻管燒炭那邊的事,青磚是姚二和廣福叔在弄,俺也不清楚具體啥時候。”
    他可是牢記謝廣福的叮囑和姚二的反複交代,在青磚沒穩妥出爐之前,絕不對外透露任何可能引發期待或質疑的信息。他生怕自己說了個大概時間,萬一第一窯失敗了,那帶來的失望和議論將會更大。
    好在,謝廣福最近幾乎寸步不離窯區,全身心撲在青磚燒製上。在他的指導下,青磚燒製的進度一直在推動。
    磚坯陰幹多日,表麵已經泛出白霜,摸上去硬得像石頭一樣。
    謝廣福指揮著姚二和漢子們,開始往清理幹淨的窯膛裏碼放磚坯。
    六十立方米的窯膛裏回蕩著謝廣福認真教學的聲音。
    “都看仔細了!”謝廣福親自示範,“要‘錯縫疊山’,一層橫著碼,一層豎著碼,這樣壘得結實,燒的時候火也走得均勻透氣!”
    他一邊碼,一邊講解要點,“窯頂這裏,要特意留出‘火桶坑’,別堵死了!火苗得從底下躥上來,一直燒到頂,要是這裏塞死了,磚燒不透,就是半生不熟的廢品!”
    漢子們屏息凝神,學著謝廣福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將堅硬的磚坯一層層碼放整齊,如同完成一件極其精密的藝術品。
    碼窯完畢,開始封窯門,封門前,謝廣福往窯膛裏丟了一把幹柴,點燃。
    “先小火燒,”
    他緊盯著那微弱的火苗,對姚二和眾人解釋道,“這叫‘趕水汽’,得用文火慢慢把磚坯裏最後那點水汽都逼出來,這時候千萬不能急!”
    姚二不識字,隻能把謝廣福說的每一個字都死死記在心裏,反複默念,一句都不敢漏。對他來說,廣福叔的話就是聖旨,是燒出青磚的唯一指南。
    接下來的兩天兩夜,是極其考驗耐心的控火階段,謝廣福幾乎沒怎麽合眼,白天黑夜都守在窯邊,時刻觀察著煙囪冒出的煙的顏色和形態。
    當煙囪裏冒出濃白的、如同水蒸氣般的煙霧時,有性急的漢子以為火小了,想要加柴。
    “別動!”謝廣福立刻攔住,眼睛緊盯著煙囪,“看清楚!這還是‘水煙’,說明裏麵的水汽還沒排幹淨!穩住現在的溫度,你這時候猛加柴,外麵燒幹了裏麵還是濕的,一冷一熱,坯子非炸了不可!”
    直到第三天,煙囪冒出的煙變得青淡,謝廣福才終於下令:“好了!水汽趕盡了!添硬柴,升大火!”
    頓時,窯洞前忙碌起來,大量的硬木柴被投入火口,火焰猛地躥高,映得每個人臉上都一片赤紅。熱浪撲麵而來。
    謝廣福拿著長長的鐵釺,時不時探入火口撥動柴火,讓火燒得更旺更均勻。他拉著姚二和每一個負責燒火的漢子,教他們觀察火焰的顏色:
    “看!看窯裏麵那個頂梁!注意它的顏色!等它燒到亮紅色,就是火候到了,火滿了!這時候就得準備停火,再燒下去,磚就燒老了,酥了!”
    第四日黃昏時分,窯頂特意留出的幾塊觀察磚變成了暗紅色。謝廣福又拉著眾人湊近了指著那暗紅色的磚:“看清楚了!就是這個顏色!記住了!”
    直到確認每個人都看明白了,他才深吸一口氣,大喊:“停柴!封門!”
    添加燃料的動作立刻停止,明火逐漸熄滅,但窯膛內依舊一片紅火,積攢的熱量驚人。
    漢子們迅速用早就準備好的濕泥厚厚地封死窯門,隻在最頂部留下幾個淺淺的、用於澆水的小洞。
    最關鍵、也是最耗水耗力的“洇窯”階段到了!
    謝廣福指揮著大家挑來一桶桶清水,心裏再次飛快地過了一遍腦子裏的流程,生怕自己記錯一步導致前功盡棄。
    確認無誤後,他喊道:“開始澆水!慢一點,均勻點!沿著這些小洞慢慢灌進去!別停!一滴都不能斷!”
    姚大姚二和七八個漢子立刻拿起水瓢,一瓢一瓢地將清水緩緩注入預留的小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