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老師人選確定

字數:4020   加入書籤

A+A-


    李平安耐心解釋道:“趙叔,您想想看,咱們國家現在推廣的那些高產糧種,效果多好?
    就拿咱們大隊來說,現在種一年地,收的糧食夠咱們吃幾年了吧?
    國家還有那麽多國營農場呢,他們產的糧食就足夠供應了。
    以後糧食多了,市場上就能隨便買,糧票也會取消。
    再說了,也不是所有人都不種地。
    以後政策下來,人民公社製度就會取消,改成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
    就是把地分到各家各戶,自己種,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除了種糧食,還可以種菜、種水果、養豬養牛養羊,這些都能賣錢,不比光種糧食差。”
    李平安又詳細描繪了未來農村可能的變化:土地承包、市場開放、商品流通……趙大山聽得入了神,臉上的疑慮漸漸被興奮取代。
    “這搞得還真不錯!”趙大山一拍大腿,眼睛發亮,“現在人人能吃飽肚子,以後吃不完的還能自己去市場上賣錢,也沒有‘投機倒把’的說法了,這日子有奔頭!”
    他徹底明白了李平安的誌向,也不再強求他們當老師。
    好!平安,那就按你說的辦!我回去就挑人,選三個踏實肯學、念過書的。把人定好,下個星期就開學!明天我把公社發下來的新教材給你拿一份過來。”
    事情談妥,趙大山起身告辭。
    李平安將他送到院門口。
    走在回家的路上,趙大山心裏翻騰不已。
    李平安看似整天待在院子裏,對外麵世界的變化卻了如指掌。
    他隨意給出的資料就能讓村裏的年輕人考上大學,證明他根本看不上大學裏教的東西,說不定早就全會了。
    趙大山想起以前在李平安家堂屋書架上看到的那些厚厚的書——機械、農業、電子、物理……許多書名他連看都看不懂。
    鐵蛋他爸媽還商量著要把孩子送到縣城去上學,趙大山此刻心裏卻有了決斷:“回去得跟他們說說,讓鐵蛋就在村裏上!就憑李平安的本事,他帶出來的老師,能比縣城的差?”
    對於李平安描繪的未來,他雖然從未聽過,卻深信不疑。
    這個年輕人的本事確實深不可測,卻又實實在在地為靠山屯著想。
    不僅讓村子裏出了幾個大學生,還教授了村子裏麵的人武術。
    他可是知道李平安教的可不是什麽假把式,而是真功夫。
    他練了一段時間李平安傳授的養生拳,現在每天感覺精神頭十足。
    他早些年在北邊戰場上麵打仗,就見過那些國術高手,槍都不用,就拿一把大砍刀,就能殺阿美利卡的大兵。
    ......
    翌日上午,趙大山就把從公社領來的新教材送到了李平安家。
    李平安看了看,一共七本書:數學、語文各三冊,還有一本新編的通識書。
    “今年每個學生發三本書,數學、語文、通識。
    數學以前叫算術,現在改名字了。
    這本通識書挺有意思,上麵好多東西我都沒聽說過。”趙大山介紹道。
    李平安拿起一本語文書。封麵是紅色的簡筆畫,八個孩童在課堂上的模樣栩栩如生,上麵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語文”二字加紅加粗。
    翻開扉頁,是偉人的畫像,下麵寫著“偉人萬歲”。
    後麵的課文內容與前身記憶中的內容相差不大,還有《烏鴉喝水》這類經典課文也收錄其中。
    這些經典課文,哪怕是李平安上輩子上小學的時候也學過。
    “趙叔,我這兩天準備一下教案。咱們大隊今年有多少學生?”李平安問道。
    “咱們大隊加上青鬆窪大隊,一共八十六個學生。
    年紀最小的六歲,最大的十二歲。
    好幾個十二歲的娃都沒念過書,都得從一年級開始學。”
    趙大山歎了口氣,“前些年鬧得厲害,咱們這片學校全停了。
    有條件的人家還能私下教孩子認字,絕大多數孩子家裏大人自己都不識字,想教也沒法教。
    現在聽說學校複課,都搶著把孩子送來。
    還有幾家四五歲的娃也想送來,我給攔回去了,讓他們大點再來。”
    李平安聽了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十二歲的孩子還不識字,他實在難以想象。
    前身在帝都,雖也經曆過動蕩,六六年的時候整個帝都小學到大學都全麵停課了一年。
    但到了六七年就複課了,他一直讀完了高中。
    隻是高考遲遲未恢複,前身才沒有繼續讀大學。
    他沒想到這邊的影響如此深遠,全麵停課後就一直沒有恢複。
    “行,我明白了。”李平安點頭,“我會做個規劃。六七歲的孩子按正常進度學。
    八到十二歲的孩子得辛苦點,爭取一年內學完初小所有課程,好趕上進度去公社念高小。”
    “我也是這麽想的!”趙大山附和道,“多花點時間給他們補課,把落下的追回來。
    現在大夥都不缺一口吃的,都盼著孩子多讀點書。
    沒文化,不認識字,將來也隻能在地裏刨食了。”
    “老師人選定了嗎?”李平安問。
    “定了。昨晚我挨家挨戶找了咱們大隊讀過書、性格合適的年輕人,最後有三個人答應來。
    你隔壁王鐵柱的媳婦胡麗珍,葛長林的兒子葛大軍,還有張桂花。
    他們都上過小學,葛大軍和張桂花還上過初中,雖然沒念完就停課了,但教初小肯定沒問題。”
    “張桂花?是周建華的媳婦吧?我記得她好像懷孕了?”李平安有些顧慮。
    “嗐,這有啥!”趙大山不以為意,“當老師又不是下地幹活,不累人!
    你吳嬸當年生我大兒子,正好趕上農忙收麥子。
    上午在家生了娃,下午就下地了!我讓她歇兩天她都不肯。
    你們城裏娃可能不知道,咱們鄉下,懷胎七八個月還下地幹活的多的是!”
    李平安點點頭,“那好。我這兩天把教案整理出來,過兩天就去找他們三人,把教案交給他們學習。
    隻要按著教案講,肯定沒問題,到時候我也去學校看著,我也講一段時間,一直等到他們完全沒問題在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