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冰火島
字數:4657 加入書籤
他話鋒一轉,目光中閃爍著狂熱之光:“但若用於戰場……簡直是殺戮神器!六國軍陣之中,絕大多數皆為凡人。
若我大秦能組建一支萬人燧發槍軍,方陣齊射,可瞬間將敵軍撕裂!”
滿殿嘩然,群臣呼吸急促,胸口起伏劇烈。
嬴政冷笑一聲,目光如刀:“寡人要的就是這樣一支軍隊,有了燧發槍這等神器,我們大秦一統六國的時機已經到了。”
“蒙將軍,聽令!”
“臣在!”蒙恬鏗鏘應聲。
“自今日起,火藥與燧發槍之製造,皆由你統籌!藍田大營設軍工坊,集天下工匠,由你統領!圖紙機密,不得有半點外泄。此乃我大秦一統六國之保障,若有人泄露,斬立決!”
“諾!”蒙恬伏地,額頭重叩。
嬴政收起燧發槍,又將記載著火藥配比與燧發槍圖紙的書籍交給蒙毅。
最後指向先前取出在一旁堆成小山般的糧食。
“此乃仙人所賜之糧——稻、黍、馬鈴薯、玉蜀黍!皆是豐產之物,畝產可達一千六百斤!”
說到這,嬴政又補充道:“一千六百斤!就是八十石。”
“一頃之地,可收八百石!此乃神恩,足以養活萬民!”
“什麽?!一頃八百石?!”
“怎會有如此神物?!”
“若真如此,天下再無饑饉矣!”
滿朝文武徹底失聲,眼中全是震驚與狂熱。
嬴政緩緩頷首,冷聲道:“寡人要在渭水兩岸、關中沃土,開墾百萬頃,專種此仙糧!
軍中亦要開荒,屯墾戍邊,以軍養兵!
一年之內,要讓我大秦百姓人人有糧,不知饑餓!”
“廷尉李斯!”
“臣在!”
“由你負責起草法令,劃定良田,組織吏治,保證農事順利推行!”
“諾!”
“內史騰!”
“臣在!”
“由你調撥倉儲、漕運,確保仙糧從渭水流域向東擴散,不得有誤!”
“臣遵命!”
“王賁!”
“臣在!”
“命你調動軍隊部分人手,駐紮田間,屯田開荒,以軍令推行新糧種植!”
“諾!”
嬴政負手而立,眸光如電:“爾等要銘記!這些皆是李仙人所賜!
仙糧普及,百姓身體更健壯,壽命更綿長,氣運也將隨之昌隆!而我大秦,則將舉國飛升!”
說到最後,嬴政聲音如雷霆炸響,震徹整個鹹陽宮:
“此為仙恩!此為大秦之天命!”
百官齊伏,齊聲呼喊:“吾王英明!大秦萬歲!李仙人萬歲!”
......
就在嬴政於鹹陽宮內展露神跡、定鼎乾坤之時,天下各處的至強者,幾乎在同一時刻感應到了天機的劇變。
陰陽家,深處一間密室。
密室上空顯現著神秘的星雲景象。
終年籠罩在神秘星雲之下的東皇太一,猛然睜開了眼眸。
那雙仿佛蘊含著宇宙生滅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詫。
他抬頭望向天穹,隻見原本軌跡清晰的星辰,此刻竟變得紊亂。
而代表著帝王命格的紫微帝星,更是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其光輝之盛,竟隱隱壓過了周圍的星辰。
“紫微帝星光耀當世,命格提前穩固……不,這不是穩固,這是躍遷!有人以無上偉力,強行扭轉了天命!”東皇太一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絲不可思議。
他掐指推演,卻隻覺眼前一片迷霧,仿佛有一股更為強大的力量隔絕了天機,讓他無法窺探分毫。
“來人。”
一道身影如鬼魅般出現,正是月神。她姿態恭敬:“東皇閣下。”
“秦王嬴政,身邊出現了變數。他的天命,已非我陰陽家所能掌控。”
東皇太一緩緩道,“你與東君焱妃,即刻動身前往鹹陽。
此番不必強求國師之位,你們的任務是,接近秦王,探明他身邊那股力量的來源。
記住,隻可順勢而為,不可強行逆之。”
“是,東皇閣下。”月神領命,身影再次消失在陰影中。
鬼穀,雲夢山深處。
白發蒼蒼的鬼穀子正坐於棋盤前,與自己對弈。突然,他執子之手微微一頓,一枚黑子懸在空中,遲遲未能落下。
他抬頭看向山外,目光仿佛穿透了層層雲霧,望向了鹹陽的方向。
“潛龍出淵,一飛衝天……這‘龍’的氣運,竟暴漲至斯。
天下棋局,已然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徹底攪亂了。”
他長歎一聲,將手中的棋子放回棋盒。
兩道身影悄然出現在他身後,一者沉穩如山,一者淩厲如刃。
正是蓋聶與衛莊。
“師父。”二人齊聲行禮。
鬼穀子緩緩轉身,目光在兩位弟子身上掃過:“天下將變,非戰國之變,乃乾坤之變。你們下山的時候,到了。”
“是,師父。”二人再次行禮,神情肅穆。
他們知道,從這一刻起,縱與橫的宿命,將在這場前所未有的變局中,再次交鋒。
道家,天宗。
北冥子於觀星台上感應到天地元氣的異常波動,他推演片刻,隻得出一個模糊的結論:“有域外之力,降臨此界。是福是禍,猶未可知。”
......
倚天屠龍記世界。
東海之上,一艘大船乘風破浪。甲板上,宋遠橋、俞蓮舟、殷梨亭三人憑欄而立,衣袂在海風中獵獵作響。
他們眼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
按照張三豐從聊天群中兌換的精確海圖指引,他們已航行了近一個月,冰火島就在前方。
終於,海天盡頭,出現了一個黑點。
隨著船隻靠近,一座島嶼,映入眼簾。
“就是這裏了!”俞蓮舟沉聲道。
三人登上了島嶼,島上氣候怪異,一麵寒風刺骨,一麵熱浪逼人。
宋遠橋大喊道:“翠山!你在嗎?”
聲音在空曠的島嶼上回蕩。
許久,遠處傳來一聲夾雜著驚喜與不敢置信的回應:“是……是大師兄的聲音?”
很快,一個身著獸皮、麵容卻依舊儒雅的中年男子,領著一位美貌婦人,還有一個眼神靈動的半大孩童,從密林中奔出。
正是失蹤十年的張翠山、殷素素,以及他們的兒子張無忌。
“大師兄!二師兄!六師弟!”張翠山見到三位師兄,激動得熱淚盈眶,快步上前,緊緊相擁。
“五弟!你還活著!太好了!”宋遠橋亦是眼眶泛紅,拍著張翠山的後背,聲音哽咽。
一番激動人心的重逢後,雙方各自介紹了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