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希望穀
字數:3736 加入書籤
穀地中央,搭建著數十座簡陋卻幹淨的木屋和帳篷。
嫋嫋炊煙升起,孩童的嬉鬧聲、婦人的談笑聲、以及青壯年開墾土地的號子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與穀外那末日般的景象截然不同的、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的畫麵。
這裏,便是燕赤霞數月前救下的那批難民,建立起來的第一個據點希望穀。
如今,穀中人口已有兩百餘人,五十多位老人,一百三四十名青壯男女,以及三十多個活潑可愛的少年兒童。
他們大多來自同一個被妖魔摧毀的縣城,彼此之間沾親帶故,凝聚力很強。
當燕赤霞帶著諸葛臥龍,如同天神般從天而降時,整個山穀都沸騰了!
“燕大俠回來了!”
“仙人回來了!”
一位頭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者,拄著拐杖,在眾人的簇擁下,快步迎了上來。
他便是這些幸存者中輩分最高的長者,趙伯。
“老朽趙山,率穀中上下,恭迎燕大俠歸來!”趙伯激動地就要下跪。
“趙伯快快請起!”
燕赤霞連忙將他扶住,“這幾月不見,穀中氣象一新,看來大家過得都不錯。”
“托大俠和李平安仙人的福!”
趙伯老淚縱橫,“若非您當初出手相救,又賜下神種功法,我等早已化為枯骨!
如今穀中人人有飯吃,個個有力氣,孩子們也能讀書識字,練習拳腳,這等日子,以前做夢都不敢想啊!”
他看向燕赤霞身旁的諸葛臥龍,好奇地問道:“不知這位先生是?”
“這位,便是我請來輔佐我等,共建太平盛世的大才,諸葛臥龍先生。”燕赤霞介紹道。
諸葛臥龍看著眼前這雖然簡陋,卻充滿了希望與活力的景象,看著那些雖然衣衫襤褸,眼神中卻重新燃起了光芒的百姓,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了一絲觸動。
他對著趙伯拱了拱手:“老丈有禮了。”
燕赤霞將眾人召集起來,將自己的計劃以希望穀為起點,招兵買馬,聚攏流民,最終推翻妖朝,建立一個“人人平等,耕者有其田”的新世界——詳細地說了一遍。
聽完之後,整個山穀再次沸騰了!
“推翻妖朝!建立新世界!”
“我等願追隨大俠,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所有人都激動地呐喊著,他們的眼中,燃燒著複仇的火焰,更燃燒著對未來的憧憬!
趙伯更是緊緊握住燕赤霞的手,聲音顫抖:“大俠!您就是上天派來拯救我等的活神仙!您放心去做吧!我等便是拚了這條老命,也定當助您成就大業!”
在他們眼中,燕赤霞早已是無所不能的仙人。畢竟,在這個天災人禍不斷,妖魔鬼怪橫行的世界,若非仙人出手,他們這些人,恐怕早就死在了逃難的路上,連一捧黃土都落不下。
更何況,他們每日供奉的“李平安”仙人,也確實靈驗無比,讓他們身體越來越好。燕大俠既是仙人使者,他們自然無條件地信任與追隨。
燕赤霞與諸葛臥龍,便在這希望穀中暫時安置了下來。
燕赤霞將一部足以修煉到六階返虛之境的修仙功法,以及一個虛擬宇宙登錄器,交給了諸葛臥龍。
“先生閑暇之時,可嚐試修煉此法,延年益壽,增長智慧。
亦可通過此登錄器,閱覽群書,與我等隨時溝通。”
諸葛臥龍接過功法玉簡和登錄器,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卻沒有立刻開始修煉。
他反而一頭紮進了虛擬宇宙的圖書館之中,如饑似渴地閱讀著那些關於治國、經濟、科技、曆史的書籍,試圖從中構建出屬於這個世界的“新時代藍圖”。
而燕赤霞,則開始為這個初生的基地,添磚加瓦。
身為五階化神大修士,搭建房屋對他而言,易如反掌。他禦使飛劍,如同砍瓜切菜般,將山穀周圍的參天古木伐倒、切割、打磨。
強大的法力湧動,地麵自動平整、夯實。
不過半日功夫,數十座堅固、寬敞、遠比之前那些茅草屋舒適百倍的嶄新木屋,便拔地而起。
最後,他更是在每一座木屋之上,隨手刻下了一道基礎的“加固陣法”。
雖然隻是用普通木材搭建,但其堅固程度,足以抵禦狂風暴雨,甚至尋常刀劍劈砍,不會比李平安主世界使用鋼筋水泥修建的房屋差多少。
兩日後,塵土仆仆的左千戶、寧采臣、傅天仇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希望穀。
當他們看到眼前這煥然一新、生機勃勃的山穀,看到那些眼神中充滿了希望與幹勁的村民,以及那一排排堅固整齊的嶄新木屋時,無不感到震撼與鼓舞。
燕赤霞為眾人引薦了諸葛臥龍。兩位當世頂尖的智者——傅天仇與諸葛臥龍,一見如故,立刻便就治國方略、民生大計,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寧采臣則恭敬地侍立一旁,努力地汲取著兩位老師的智慧。
短暫的休整之後,所有人都投入到了緊張而有序的建設之中。
跟隨左千戶而來的那十幾位忠勇士兵,放下了刀槍,拿起了鋤頭,在山穀中開辟出更多的土地,準備種植更多的糧食。
燕赤霞則在山穀唯一的入口處,以及周圍的山巒之上,開始布置大型的“迷蹤陣”與“隱匿陣”。
他要將這處世外桃源,徹底從外界的窺探中隱藏起來。
不得不說,這處山穀的位置得天獨厚,不僅隱蔽,而且穀內麵積廣闊,水源充足,足以養活近萬人口。
左千戶也沒有閑著。
他除了每日刻苦修煉燕赤霞傳授的武道功法,穩固自身境界外,更重要的任務,是帶領一部分精幹人手,悄悄離開山穀,去往更遠的地方,尋找、收攏那些流離失所的難民,將他們安全地帶回希望穀,為未來的大業積蓄力量。
傅天仇與諸葛臥龍,則成為了希望穀的“總設計師”。
他們結合虛擬宇宙中的先進理念與此方世界的實際情況,開始著手製定希望穀的整體規劃:居民區的劃分、農田水利的建設、學堂工坊的選址、基礎的法律規章……
傅家兩姐妹,則主動承擔起了教導孩童們識字的責任。
在那簡陋的木屋學堂裏,朗朗的讀書聲,第一次在這片絕望的土地上響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