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黑水縣發展

字數:3717   加入書籤

A+A-


    諸葛臥龍一身青衫,手持羽扇,站在台前,朗聲宣讀著他們的罪狀:貪贓枉法、草菅人命、勾結妖魔……樁樁件件,罄竹難書。
    “公審開始!”
    隨著一聲令下,無數曾被他們欺壓過的百姓,被請上台來,哭訴著他們的血淚控訴。
    群情激奮!
    “殺了他!殺了他!”
    “油炸!淩遲!”
    最終,在萬民的怒吼聲中,這些罪大惡極之徒,被當眾斬首!
    緊接著,便是分田地,發糧種,傳信仰,開學堂……希望穀中已經實踐成熟的一係列政策,被迅速地複製到了這座剛剛光複的縣城之中。
    那些原本麻木、絕望的百姓,在親眼見證了惡霸伏法,親手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親耳聽到了“人人平等,耕者有田”的承諾後,他們那顆沉寂了太久的心,終於被徹底點燃!
    “蒼天有眼啊!”
    “仙人顯靈了!”
    “寧公子萬歲!燕大俠萬歲!”
    歡呼聲,響徹了整個黑水縣!
    而在縣衙的後堂,一個臨時的“黑水縣臨時管委會”也迅速成立了起來。
    傅天仇坐鎮中樞,負責統籌全局。
    原本還準備讓寧采臣做皇帝的。
    不過後來發現按照他們這樣發展下去,在繼續實現帝製就完全不合適了。
    還不如搞共和製度。
    諸葛臥龍擔任“政委”,負責思想宣傳與官員選拔。
    左千戶負責軍事防務,知秋一葉負責修士管理與特殊事件處理,傅家姐妹則負責民政與教育……
    那些在希望穀中,經過數月學習,初步掌握了管理知識,並且思想過硬。
    都是李平安的虔誠信徒,且都出身貧苦的年輕人,被大膽地啟用,開始填充各個部門,學習著如何治理這座擁有十萬人口的縣城。
    雖然磕磕絆絆,雖然錯誤百出,但在虛擬宇宙圖書館海量知識的支撐下,在傅天仇和諸葛臥龍兩位大才的親自指導下,這座剛剛獲得新生的縣城,正以一種驚人的速度,煥發出勃勃生機。
    時光荏苒,又是數月匆匆而過。
    黑水縣,這座曾經死氣沉沉、在妖朝苛政下苟延殘喘的縣城,如今已然脫胎換骨,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走在平整寬闊的青石街道上,再也看不到衣衫襤褸、麵有菜色的乞丐流民。
    取而代之的,是行色匆匆卻精神飽滿的百姓。
    他們或許衣著依舊樸素,但臉上都洋溢著一種發自內心的安定與希望。
    糧食,早已不再是困擾這座城池的難題。得益於“李平安”仙人賜下的神種,加上知秋一葉時不時施展的“春風化雨”、“催熟術”等道法。
    當然,對外宣稱是李平安的仙人庇佑。
    黑水縣及周邊鄉鎮的農田,已經連續迎來了兩次大豐收!如今,縣城糧倉充盈,米價低廉得令人難以置信。
    別說餓死人,家家戶戶都能頓頓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甚至還能隔三差五地買點肉食打打牙祭。
    “吃飽飯”,這個在過去數百年間,對普通百姓而言都如同奢望的目標,在短短幾個月內,便已輕鬆實現。
    溫飽問題解決之後,教育便被提上了日程。在傅天仇和諸葛臥龍的主持下,黑水縣成立了“啟明學堂”。
    凡是六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孩童少年,無論男女,無論出身,皆可免費入學。
    學堂的規劃極具前瞻性,分為小學、中學、大學三個階段。小學三年,中學五年,大學四年。
    小學階段,主要教授簡體漢字(配合拚音,以求速成)、基礎算術、儒家經典中的仁義禮智信、強身健體的國術基礎、以及基本的社會禮儀。
    旨在開啟民智,塑造品格,打下根基。
    中學階段,則開始引入更為高深的知識。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格物致知”之學被擺在了首位,輔以政治主要宣傳新朝理念、曆史重塑民族認同、語文提升表達能力,同時,武道與基礎的仙道吐納之法,也開始向資質優異者開放。
    旨在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掌握基礎科學知識、擁有一定自保能力的新時代人才。
    大學階段,則更為專業化,將細分為冶金、機械、化工、農業、醫學、陣法、煉器、符籙等諸多學科,旨在培養能夠推動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專業人才。
    當然,目前開設的,還僅僅是小學。
    按照規劃,第一批中學開學,至少也要等到三年之後。而承擔教學任務的,並非傳統的教書先生,而是燕赤霞從聊天群商城中,批量兌換的“仿真教學機器人”。
    這些機器人,是李平安閑暇時,結合了主世界的先進人工智能技術與修真界的傀儡煉製之法,創造出的特殊產物。
    它們外表與常人無異,言行舉止自然流暢,體內核心更是搭載了星辰的人工智能分身,儲存著海量的知識,並且能夠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最高效的個性化教學。
    這種超越時代的教育模式,讓黑水縣的孩子們,在起跑線上,便已遙遙領先於這個世界的所有同齡人。
    除了教育,工業的發展也同樣迅猛。在諸葛臥龍的規劃下,幾座至關重要的工廠拔地而起:利用周邊豐富煤鐵資源的煉鋼廠;
    以水力驅動為主,蒸汽機為輔的發電廠(為未來的電氣化時代做準備);
    采用科學養殖方法,提供肉食來源的養殖場;生產廉價耐用布匹的紡織廠;
    製造肥皂、香皂等基礎生活用品的日化廠;
    甚至還有一個小型的煉油廠(為未來的內燃機時代儲備技術)。
    工廠的員工,大多是從本地居民和湧入縣城的流民中招募的。
    他們在工廠中接受統一的技術培訓,按勞分配。
    每個月,一名普通工人便能領到五兩銀子的薪水。
    五兩銀子,在過去或許不算多。
    但在臨時政府的強力管控下,黑水縣的物價被壓得極低,一兩銀子足以購買兩百斤優質大米!
    如此算來,這五兩銀子的購買力,已然相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