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滾開
字數:3480 加入書籤
何楓利用這段時間,不僅鞏固了自身元嬰中期巔峰的修為,更是借助完整係統,將幾位女主的功法都優化了一番,使得她們修煉起來事半功倍。
蘇雨涵的神瞳更加凝練,柳清寒對至尊骨的掌控更深,林悠悠的離火愈發精純,連季思萍的丹田生機也壯大了一絲。
他將從墨漓處得來的情報與係統指向南域的感應結合,基本確定下一站的目標,南域。
那裏不僅有幽冥教活動的跡象,有天機閣的線索,或許還關係到最後一塊係統碎片,雖已融合,但或許有相關遺藏。
還有修複季思萍丹田的其他機緣。
夜色下,何楓獨自立於萬象道宮之巔,俯瞰著這片他一手建立起來的基業,看著那些燈火,想著那些牽絆他的人。
蘇雨涵的清冷與執著,柳清寒的嬌憨與努力,林悠悠的純粹與依賴,季思萍的溫柔與堅韌,甚至那亦敵亦友的墨漓……都已在他心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中州雖暫穩,然樹欲靜而風不止。南域……是時候去闖一闖了。”他低聲自語,眼神堅定。
他知道,這次南域之行,必將更加凶險,但他必須去。
決定南下,何楓並未大張旗鼓。
他將宗門事務再次托付給季思萍與石磊,留下足夠資源與後手。
此次隨行者,依舊是蘇雨涵、柳清寒、林悠悠三位親傳,以及十數名金丹期的精銳弟子。
通過玄天宗的跨域傳送陣,一行人耗費巨資,經曆一番空間顛簸,終於踏上了南域的土地。
南域風光與中州、迎仙城無異。
氣候溫潤,植被茂密,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木靈之氣與一種若有若無的甜香。
他們落腳的第一個大型城市名為“百花城”,城內遍植奇花異草,建築也多以花卉藤蔓為飾,顯得生機勃勃,卻也帶著幾分靡靡之氣。
初來乍到,何楓選擇低調,在城中一家清雅的客棧包下一個獨立院落住下。
“此地靈氣屬性偏向木、水,與清寒的太陰之力頗為契合,對雨涵的神瞳溫養也有益處。悠悠,你的離火在此地需稍加收斂,以免引人注目。”何楓簡要分析著環境,對弟子們叮囑道。
安頓下來後,何楓便帶著蘇雨涵外出,前往城中最大的情報機構,並非萬知樓分號,而是一個名為“聽風閣”的本地組織,據說對南域三教九流的消息更為靈通。
聽風閣內,接待他們的是一位麵容姣好、身著彩衣的少女,自稱“蝶衣”,眼波靈動,修為亦有金丹初期。
“兩位客官麵生得很,是從中州來的吧?”蝶衣笑語盈盈,目光在何楓與蘇雨涵身上流轉,尤其在蘇雨涵那雙清澈卻隱含金芒的眸子上停留片刻。
“不知想打聽些什麽消息?我們聽風閣在南域,消息最是靈通不過。”
何楓直接道:“兩件事。第一,關於‘天機閣’的準確方位或聯絡方式。第二,近期南域可有異常空間波動,或是與‘幽冥’、‘命運’相關之物現世的消息?”
蝶衣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笑道:“客官所問,可都不簡單呢。天機閣蹤跡縹緲,其山門所在乃絕密,不過嘛……據傳三個月後,在‘幻夢澤’舉辦的‘百花仙釀會’上,或有天機閣門人現身。至於異常空間波動……”
她壓低了聲音,“城南三千裏外的‘葬星海’近來確實不太平,時有詭異黑霧彌漫,入內探險者多有失蹤,傳聞與上古幽冥有關。更具體的,需要這個數。”
她伸出了五根手指,意指五萬上品靈石。
何楓眉頭未皺,直接支付。蝶衣笑容更甜,遞過一枚記錄詳細信息的玉簡。
離開聽風閣,蘇雨涵輕聲道:“師尊,那蝶衣似乎對我的眼睛格外關注。”
何楓點頭:“南域勢力錯綜複雜,我等需步步為營。先回客棧,從長計議。”
回到客棧,何楓研讀玉簡。
葬星海的情況與墨漓提供的線索及係統感應吻合,危險與機遇並存。
而百花仙釀會,則是接觸天機閣的重要機會。
接下來的時日,何楓等人深居簡出,適應南域環境,同時暗中打探消息。
何楓發現,南域修士普遍擅長用毒、驅蟲、幻術,功法更為詭譎,與中州堂堂正正之路數大相徑庭。
期間,柳清寒因太陰之力與南域充沛的水木靈氣共鳴,修為隱隱有突破至金丹中期的跡象。
何楓親自為她護法,在她成功突破後,兩人在院中涼亭小酌靈酒慶祝。
“師尊,南域感覺好奇妙,花草都像有生命一樣。”
柳清寒微醺,雙頰緋紅,靠著何楓的肩膀,語氣帶著依賴與歡喜。
何楓攬著她的肩,感受著少女柔軟的身軀和發間的清香,溫聲道:“天地廣闊,玄妙無窮。清寒,你的路還很長。”
“有師尊在,我不怕。”柳清寒仰起臉,眼中星光點點,滿是信賴。
何楓心中柔軟,輕輕揉了揉她的頭發。
三個月轉瞬即逝,百花仙釀會如期在幻夢澤舉行。
幻夢澤乃是一片巨大的濕地沼澤,水汽氤氳,生長著無數會散發致幻花粉的奇異植物。
仙釀會並非正式會議,更像是一場南域修士的交流盛會,各色人等混雜。
何楓一行人收斂氣息,混入其中。
會場中央,各色靈酒琳琅滿目,香氣醉人。何楓目光掃視,尋找著可能的天機閣門人。
忽然,一陣騷動傳來。隻見幾名衣著暴露、眼神淫邪的修士圍住了正在好奇品嚐一種花蜜酒的林悠悠。
“小妹妹,一個人?這‘醉仙蜜’後勁可大,要不要哥哥們陪你喝啊?”
林悠悠眨了眨眼,似乎沒聽懂對方的調戲,隻是覺得他們打擾了自己品嚐美食,有些不悅地皺起了鼻子。
何楓眼神一冷,正要上前,蘇雨涵卻已先一步擋在林悠悠身前,清冷的目光如冰刃掃過那幾人:“滾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