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複製衛星,火箭
字數:4567 加入書籤
會議一結束,眾人紛紛起身離去。
準秦浩和程海棠剛走到門口,就被一個略帶急切的聲音叫住了。
“秦浩同誌,請你先等一下!”
兩人回頭,隻見一位年約五十的男人快步走了過來。
他正是航天部門的總負責人——黃祁山。
“原來是黃部長啊!你有什麽事嗎?”
秦浩立馬就認出了他,剛才在會議上,他可是在發射和通訊問題提出了好幾個關鍵性的見解。
“哎,還是別叫我部長了,叫我老黃就行,我來找你,是有事請你幫忙。”
黃祁山擺了擺手,緊接著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黃部長你是想讓我複製一些設備吧!”秦浩微笑道。
“沒錯,是關於通訊中繼衛星的事。領袖要求我們盡快在月球背麵部署通訊鏈路,從頭開始製造一顆全新的衛星,再進行測試、調試,最快也要一年半載,這個時間太長了,等不起。”
“還好昨天有一顆中繼衛星已經生產出來,想讓你去複製一顆,順便再進行優化。”
“沒問題,那我們現在就過去吧!”
半小時後,一輛掛著特殊牌照的紅旗車,平穩地駛入了位於京郊的航天發射中心園區。
在黃祁山的帶領下,秦浩和程海棠穿過數道安檢門,來到一間寬敞的裝配車間。
車間裏麵,靜靜地矗立著一顆衛星。
它通體覆蓋著金色的聚酰亞胺薄膜,結構複雜精密,其上有著各種天線和傳感器。
“這就是星橋係列的中繼衛星,尺寸為5X5X6米,重達7.5噸,它才下線沒多久。”
黃祁山看著這顆衛星,眼神裏充滿了自豪與感慨。
“為了把它造出來,我們花了整整一年半時間,耗資超過十億。上麵每一個零件,都是無數人的心血凝聚而成。”
介紹完,他才想起正事,有些不好意思地轉向秦浩,帶著一絲不確定問道:
“秦浩同誌,複製這個高科技的大家夥,能量點夠用嗎?”
在他看來,耗資十多億的國之重器,複製需要的能量也必然是很多的。
秦浩看了看能量點的儲備,上麵顯示有18億五千多萬。
“應該足夠,我掃描一下就知道了。”
說完,就開始默默操作起來。
【目標掃描完成:星橋中繼通信衛星,複製所需能量點1280萬。】
一千多萬?
秦浩自己都愣了一下。
跟總數相比,還是很便宜的。
“黃部長,隻要1280萬能量點,完全夠了。”
秦浩給出了肯定的答複。
“那開始吧!”黃祁山點點頭。
接下來秦浩也沒有多餘的動作,隻是目光專注地看著眼前的衛星。
下一秒,一顆同樣的中繼衛星,憑空出現在了原型機旁邊三米遠的位置。
“嘶……”
整個裝配車間裏,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第一次見這種場麵的核心研究員使勁揉著自己的眼睛,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長期加班出現了幻覺。
黃祁山表麵看似平靜,但內心同樣震撼!
他也是初次看秦浩複製物品。
“果然是我們現在無法理解的超級黑科技……”他感歎一句,看向秦浩的眼神格外明亮。
“對了小秦,優化方案呢?在哪裏?”
黃祁山突然想起了這個,急切的詢問。
“黃部長你別急,讓人拿一台電腦過來,我這就把方案傳輸過去”。
很快這一切就完成了。
“這就是係統給出的優化方案。”秦浩將電腦遞給了黃祁山。
“你們可以研究一下,看看性能提升了多少,順便把原來那顆也升級一下。”
“好好好!”
黃祁山如獲至寶,立刻招呼著幾名研究員,
“周老,何老,趕緊把數據接到超算上,馬上建模分析!”
“好的!”
回應一聲後,一群人立刻行動了起來,秦浩等人也緊跟其後。
不到十分鍾,分析結果出來了。
有研究員激動得滿臉通紅,指著屏幕上的數據喊道:
“這個新的陣列天線設計,信號增益居然比原來的高出1.5倍!而且波束更集中,抗幹擾能力至少強了一個數量級!”
“還有能源模塊!”
另一個研究員也叫了起來,“它優化了太陽能帆板的光電轉換塗層和內部供電邏輯,整體能耗降低了90%!
這意味著在同等條件下,衛星的在軌工作壽命能延長至少五年!”
“最關鍵的是通訊加密模塊,它用了一種新的量子糾錯算法,理論上,現階段全球沒有任何技術能破解它的通訊!”
各種性能的提升,聽得黃祁山心潮澎湃。
他看著那份優化方案,就像在看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按照這個方案,對原來的那顆衛星進行改造,需要多久?”
黃祁山強壓著激動問道。
一位負責生產的工程師快速評估了一下,回答道:
“大部分材料我們都有,隻是有些核心組件需要重新定製和打磨。全部完成,再經過測試,最快也要半個月。”
半個月,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
“嗯,衛星是有了,發射衛星的火箭也得提前準備,看來還得你幫忙。”
黃祁山一邊說著一邊看向秦浩。
意思不言而喻。
“那就別耽誤時間了,黃部長你帶我去吧。”
於是黃祁山帶領著秦浩兩人,乘坐內部車輛,徑直穿過園區,駛向另一處地方——火箭總裝大樓。
這棟建築的高度超過百米,巨大的滑動門敞開著。
一進入其中,撲麵而來的便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感。
一枚通體雪白,其外體上印著鮮紅國旗和“開拓者”字樣的火箭,靜靜地矗立在巨大的移動發射平台上。
它就像一柄即將刺破蒼穹的利劍,直指天際。人站在它腳下,渺小得如同螻蟻。
四周還有許多腳手架和各種檢測設備。
“這就是我們國家常規的運載火箭【開拓者】係列。”
黃祁山仰頭望著這具鋼鐵巨獸,繼續說道:“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能達到二十五噸,地月轉移軌道也能有八噸多。
但是,這大家夥太金貴了,也很複雜。每一次發射前,從零部件的檢查、燃料的加注到最終的垂直總裝,所有流程走完,一個月都算最快的速度。”
他轉過頭,目光灼灼地看著秦浩。
“我明白,黃部長。”秦浩點了點頭,視線掃過這枚火箭。
開始了之前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