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上梁

字數:6420   加入書籤

A+A-


    與此同時,施工隊的速度很快,地基打好後不過半個月,那牆就砌到了一米高。
    這麽大規模的宅子,在這鄉下可不常見。因而農忙之餘,村裏人時不時的都會湊過來看看。
    尤其是吃飯的時候,離得近的,就會端個土陶碗來這蹲一蹲,看著這新宅子養養眼。
    順便鞭策一下自己,多努努力,將來也能建個這樣氣派的大宅子。
    時間一晃,到了樹上的知了都要扇著翅膀喊熱的七月。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建設,江暖的兩進大宅子也終於迎來了要上梁的高光時刻。
    周明方算了日子,定在了七月十八的大吉日。
    到了上梁這天,江暖家的新宅這裏已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村民們都想來湊個熱鬧,討個吉利。
    巳時初刻,吉時到。
    祭祀過天地祖宗後,施工隊裏的掌梁師(有的地方也稱大梁師或是掌墨師。)
    拿起毛筆蘸滿墨汁,在大梁上畫起了畫,畫的是烏紗帽玉帶和官靴。
    邊畫邊唱:“梁畫紗帽檻畫靴,枋中畫帶正相宜。生子必登科甲第,翰林院內去編書。”
    畫完了,又執起兩枚銅錢,在大梁的左右兩頭,正麵朝下各安放了一個,以紅紙封印。
    “雙錢正梁左右分,壽財福祿正豐盈,夫榮子貴妻封贈,代代兒孫掛紫衣。”
    安放完了銅錢,掌梁師又執起一把利斧,在大梁上來回的輕輕敲擊,邊走邊唱。
    “此木生在何處,生在何方?生在昆侖山上,長在八寶岩前。
    土地娘娘賜它生,露水娘娘賜它長。張郎過路不敢砍,李郎過路不敢量。
    魯班仙人神通大,拿把斧子進山場。請起後生郎,抬起進屋場。
    大鋸切了頭,小鋸切了尾。砍了蔸又砍了尖,砍了兩頭用中間。
    此木不長又不短,正好主家做棟梁。
    刨子一推平平坦坦,銼刀一去濠光閃閃,墨線一彈好比烏龍過江。
    銼刀刨子好似鴛鴦,曲尺墨鬥似如鳳凰。
    中間有個太極圖青龍抱白虎,金水銀水往屋流。
    賦詩一筆上梁大吉!”
    唱畢大喊一聲:“上梁嘞——”
    現場的十多個精壯的漢子,立即“嗷”的一聲,拉起粗大的繩索,將大梁吊裝了上去。
    大梁安放好的那一刻,爆竹聲鋪天蓋地的響徹雲霄,劈裏啪啦好不熱鬧。
    與此同時,江暖和江彥姐弟倆也站在梯子上。
    將籮筐裏備好的飴糖和各種專門定製的小點心等,大把大把的往下撒,撒的越遠越多越好。
    現場的大人小孩們頓時搶成一片,歡聲笑語傳出去很遠很遠。
    這個時代建房上梁是大事,江暖專門買了一頭大肥豬,請了十多桌酒。
    除了施工隊的師傅和前來幫忙的人們,其餘的村民們每家也都請了一位。
    是沾喜氣兒,也是感謝鄉親叔伯們這麽多年來對姐弟兩個的愛護和幫襯。
    上梁過後沒幾天,房子就蓋上了瓦。至此,主體建築算是完成了,旁的隻剩了配套的邊邊角角,以及家具。
    江暖每天都要去新房裏轉上兩圈,看看新宅子順便同師傅們聊聊天說說話。
    看著新房子裏一天比一天多的東西,心裏說不出的歡喜。
    她惦記著榨糖的事情,畫了圖紙請了石匠師傅幫她打製了一副榨糖用的石碾子。
    老師傅看著這圖紙很是稀奇道:“這磨米磨粉磨漿的石磨子我打多了。這麽奇怪的東西還是第一次見。
    女仔,你這東西倒底是做什麽用的?”
    江暖也沒有隱瞞,笑了笑:“是榨甘蔗汁用的。”
    石匠師傅雖然覺得奇怪,怎麽會有人花大價錢專門弄個東西來榨甘蔗汁,不過到底沒再多問什麽。
    這麽大的東西,放在新房裏實在不合適。
    江暖便又同周明方商量了一下,索性將他們姐弟現在住的宅子也圈起來,改造成製糖的作坊。
    這樣加單的好事,周明方當然樂意。
    七月底,來自泉井的天然泉水被一條設計巧妙的活水道,成功的引到了新房子的廚房和魚池裏。
    八月初,新宅的地麵也被平整好全部鋪上了厚實的新磚,高大的圍牆也砌了起來。
    預留出來的花圃裏也都按照周明方給出的建議,在重要的地方種上了相應的花卉植物。
    比如大門口的一對兒金桂,又比如宅子內的石榴、柿子以及紫薇等。
    其餘的地方就隨江暖的喜歡來,喜歡什麽種什麽,預留的菜地裏已經被江暖種滿了各種蔬菜。
    趕在中秋節前,所有的家具也全都做好安放完畢。
    江暖驗收後確定沒有問題,就按照施工合同結清了大宅子剩餘的全部尾款。
    至此,新宅經曆二個多月的時間,終於全部完工,江暖選個黃道吉日直接搬了進去住了。
    正好,舊房子那邊,甘蔗碾子已經打得差不多了,老房子也正式開拆。
    江暖看著新拆下來的木皮屋頂,很有感歎:“唉,早知道這麽早蓋房,就不修了。”
    好在,這東西稍後還可以用上,倒也算不得可惜。
    新房的硬裝完成了,還有軟裝。
    老房子裏的鋪蓋被褥都是經年的老東西了,補丁摞補丁的。
    如今搬新家,江暖不想再委屈自己,索性全部換了新的,甚至還在屋裏養了數盆的蘭花。
    當江暖的一幫小姐妹進屋參觀時,可把小姑娘們給羨慕壞了。
    “暖暖,你家這新房子可漂亮,太氣派了。我這輩子要是也能住上這樣的漂亮房子就好了。”
    江暖安慰她們:“你們都個頂相的能幹,長得又好。住上這樣的房子,那是遲早的事。
    甚至是比這漂亮的大宅院也不是沒有可能!”
    江暖的話果然將姑娘們逗樂了,不過也僅限於此。
    她們羨慕歸羨慕,卻不會嫉妒。
    她們都知道江暖這一路走來有多努力,多不容易。
    同樣的年紀,她們可以在家忙忙家務,帶帶弟妹繡繡花。
    暖暖小小年紀卻沒了父母親人的依仗,像個男人一樣,穿梭在深山老林子裏。
    風裏來雨裏去的,掙錢還債,養活自己供弟弟讀書。
    采山的危險誰都知道,遠的不說,就前年,王阿婆的兒子君寶爹就是采山的時候被老虎給吃了的。
    換句話說,這宅子是暖暖拿命和血汗換來的。
    看看她那雙手,粗糙的簡直不像個小姑娘。
    如今暖暖靠自己的本事建了大宅子,她們也都為小姐妹高興。
    因為上梁的時候請過酒了,喬遷的時候江暖就沒有再大辦。
    隻自家人做了一桌子好飯,就算是慶祝了。
    八月底,江暖家的舊宅也改建完成。
    為了測試這石碾子是否好用,江暖特地跑到鄰村,買了一捆才長到一半的甘蔗回來榨汁。
    並同對方約好,等今年的甘蔗砍下來,她全部收了,樂得對方跟什麽似的。
    甘蔗往石碾子裏一懟,兩相一用力,綠色的甘蔗汗就順著導引槽汩汩的流出來。
    再看榨剩的蔗渣,又扁又幹,簡直完美。江暖滿意極了,果斷的結了工錢,還另給石匠師傅包了個大紅包。
    給石匠師傅樂的,說往後再有這樣的活兒,一定要找他,保管她滿意。
    就這玩意兒,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係刪除
    九月,秋女神提著五彩斑斕的裙子,踩著秋風翩然而至。
    山中木葉顏色也越發的豐富,綠、淺綠、淺黃、深黃、紅、褐,層林盡染。
    間有野菊搖等不知名的野花搖曳在山道邊,更添了幾分趣味,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的野果。
    野柿子,野桔子,野梨,還有野板栗和榛子等。
    這個時候隻要你足夠勤快,但凡上了山嶺就不會有空著手下山的時候。
    隻不過柿子甜是甜,但核太大沒什麽吃頭。野桔子太酸,幾乎沒有什麽人願意去摘。
    野梨倒是不錯,不過野梨樹太少,最受采山人歡迎的就是野板栗和榛子等。
    有諺雲:“九月九毛栗開口。”這個時候的野板栗熟的正好,刺球炸開直接撿它的果實就好。
    AI生成的圖片
    如若不然,就得先把刺球打下來,用千層鞋底做的專門剝刺球的工具,一個個來剝了。
    這活兒相當考驗技術,一個不好能紮你滿手刺。
    至少,白澤就相當嫌棄這件事,看到她剝栗子就跑得遠遠的。
    別看白澤小,這小東西簡直就是山裏的山大王。
    大到野熊豹子老虎野豬,小到狐狸竹鼠山雞就沒有它不欺的。
    江暖忙到沒時間去買肉的時候,它就自己解決口糧。每次出去總會拖回來一個什麽動物。
    有時候是兔子,有時候是野雞還有一次竟然拖回來一頭一百多斤重的野豬,也是極厲害了。
    而且,它還是江暖最忠實的保鏢。
    每次出去打獵前,都會在江暖周圍的樹幹上尿上一圈。
    周圍的野獸聞到它的氣息,遠遠的避開了去,江暖簡直不要太安全。
    因為這點,無論這貨多麽的作天作地,江暖都願意哄著它寵著它。
    這幾年江暖一年到頭的往嶺上跑,哪裏有野板栗哪有榛子她門兒清。
    因此,她每天上山都能撿下來五六十斤的板栗,這隻是她手速的上限,不是板栗的上限。
    大人們要麽被田裏的事情絆住,要麽被山場主請去砍樹,這會兒多半是沒什麽空去的。
    村裏的小姐妹們有空閑的倒是很多。
    見江暖每天撿回來這麽多板栗很是羨慕,她們不指望能撿去賣錢,能給家裏添個零嘴兒,她們就很滿意了。
    於是乎,這天傍晚幾個十多歲的小姑娘就結伴兒到了江暖家,扭捏的問江暖可不可以帶她們也去撿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