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高風亮節趙國公

字數:5651   加入書籤

A+A-


    “蒼天有眼!蒼天有眼啊!”
    房玄齡老淚縱橫,花白的胡子沾滿了淚水和塵土。
    他朝著天空,重重地磕了一個頭。
    “此乃天佑我大唐!天佑我大唐啊!”
    杜如晦等一眾老臣,也紛紛跟著叩首,一個個激動得渾身發抖。
    他們戎馬半生,輔佐君王,為的是什麽。
    不就是國泰民安,不就是讓天下的百姓都能吃上一口飽飯嗎。
    而今天,他們親眼見證了奇跡。
    一個足以改變大唐國運的奇跡。
    這比打了十場大勝仗,還要讓他們感到振奮。
    李承乾和李恪也是滿臉通紅,激動地攥緊了拳頭。
    他們身為皇子,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兩座小山,對大唐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邊疆的士卒,再也不用忍饑挨餓。
    意味著天災之年,百姓們不會再易子而食。
    意味著大唐的盛世,將擁有最堅實的地基。
    所有人的狂喜,都化作了利刃,一刀刀地剜在長孫無忌的心上。
    他成了這普天同慶的盛景裏,唯一一個格格不入的小醜。
    “咳咳。”
    一聲不合時宜的輕咳,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程處輝慢悠悠地從人群裏走了出來,臉上掛著一抹賤兮兮的笑容。
    他走到長孫無忌麵前,搓了搓手。
    “那個……趙國公。”
    “您看,這天也快黑了,風也挺大的。”
    “咱們是不是……該聊聊那個雅馨樓的事兒了?”
    程處輝的聲音不大。
    雅馨樓。
    賭約。
    眾人這才猛然想起,今天這場好戲的開端,可不就是程處輝和長孫無忌的那個驚天賭約嗎。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變得玩味起來。
    他們齊刷刷地看向長孫無忌,眼神裏充滿了看好戲的玩味。
    長孫無忌的臉色,瞬間轉為鐵青。
    雅馨樓,那可是他長孫家名下最賺錢的酒樓,是長安城裏當之無愧的銷金窟。
    更重要的,那是他長孫家的臉麵。
    現在,程處輝竟然當著皇帝和諸位大臣的麵,公然索要。
    這簡直就是把他的臉皮,活生生地撕下來,扔在地上踩。
    “程處輝!”
    長孫無忌幾乎是從牙縫裏擠出這三個字。
    “此乃國之祥瑞,是關乎社稷民生的大事!”
    “你……你豈能在此刻,用一個區區賭約來混淆視聽,玷汙此等神物!”
    他試圖將事情上升到國家層麵,用大義來壓人。
    隻要把程處輝扣上一個“不顧大局”的帽子,或許就能把這件事給糊弄過去。
    然而,他麵對的,是程處輝。
    一個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的滾刀肉。
    “哎喲,趙國公,您這話說的。”
    程處輝誇張地叫了一聲,滿臉的“委屈”。
    “我怎麽就玷汙神物了?”
    “剛才也不知道是誰,口口聲聲說我是欺君罔上,蠱惑聖聽。”
    “現在祥瑞天降,證明了我的清白,我拿回我應得的賭注,這不合情合理嗎?”
    “還是說……”
    程處輝拉長了聲音,環視了一圈,目光最後又落回長孫無忌身上。
    “堂堂趙國公,大唐的國之棟梁,當著陛下的麵,是打算……賴賬?”
    “你!”
    長孫無忌被這一個“賴賬”噎得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他可以不要臉,但他不能讓別人說他不要臉。
    尤其是在李世民麵前。
    “胡說八道!老夫……老夫豈是那種言而無信之人!”
    長孫無忌色厲內荏地辯解道。
    “嗬嗬。”
    程處輝笑了。
    他也不說話,就這麽笑眯眯地看著長孫無忌。
    那眼神仿佛在說:你繼續,我看你還能怎麽編。
    這種無聲的嘲諷,比任何惡毒的語言都更具殺傷力。
    長孫無忌的額角,青筋一根根地暴起。
    就在他騎虎難下之際,李世民的聲音幽幽地響了起來。
    “趙國公。”
    李世民的目光平靜,卻看得長孫無忌心頭發毛。
    “願賭服輸。”
    “朕的臣子,當一諾千金。”
    “朕不想天下人說,我大唐的國公,是個言而無信之輩。”
    “你,明白嗎?”
    李世民的每一個字,都像是一座大山,壓在長孫無忌的脊梁上。
    他知道,皇帝這是在敲打他。
    既是為了給程處輝出氣,也是在警告他,不要再耍任何花樣。
    長孫無忌的身子,控製不住地顫抖起來。
    他緩緩地閉上眼睛,再睜開時,眼中的掙紮與不甘,盡數化為了死寂。
    他朝著程處輝,幾乎是咬著後槽牙說道。
    “明……日。”
    “老夫……會派人將雅馨樓的地契……送到府上。”
    說完這句話,他整個人都萎靡了下去。
    “哎,這就對了嘛!”
    程處輝立刻換上了一副笑臉,親熱地拍了拍長孫無忌的肩膀。
    “趙國公果然是高風亮節,晚輩佩服,佩服!”
    長孫無忌被他這一拍,身子一僵,差點沒當場吐血。
    他猛地一甩袖子,將程處輝的手甩開,臉色黑得像鍋底。
    李世民看著這一幕,嘴角微不可查地勾了一下,隨即又恢複了嚴肅。
    “好了,此事已了。”
    他轉向程處輝,目光中的欣賞與熱切,幾乎要溢出來。
    “處輝,朕來問你。”
    “這土豆與玉米,對土地和氣候,可有要求?”
    “大唐何處可以種植?”
    這才是他現在最關心的問題。
    產量再高,如果種植條件苛刻,那也無濟於事。
    程處輝立刻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樣,神情變得鄭重起來。
    他知道,這才是今天的正題。
    “啟稟陛下。”
    他指了指那堆土豆。
    “土豆,性喜溫涼,卻不畏貧瘠。”
    “在關中之地,一年可春秋兩收。”
    “若是在江南等溫暖濕潤之地,土地不封凍,理論上,一年四季皆可種植,輪作不休。”
    什麽?
    一年四季皆可種植?
    輪作不休?
    房玄齡等人的呼吸,瞬間又急促了起來。
    這意味著,隻要有土地,就能源源不斷地生產糧食。
    這是何等恐怖的概念。
    程處輝又指向另一邊的玉米山。
    “此物名為玉米,其性耐寒、耐旱、更耐貧瘠。”
    “北方的旱田,山間的坡地,那些不適宜種植粟米的貧瘠土地,皆可種植玉米。”
    “而且,此二者,從播種到收獲,都不過百日之期。”
    百日之期。
    又是一個重磅炸彈。
    這意味著,一旦有地方受災,朝廷可以在短短三個月內,就收獲一批救命的糧食。
    這對於救災的意義,簡直是革命性的。
    “好!”
    “好!”
    “好啊!”
    李世民一連說了三個“好”字,他激動地在原地來回踱步,雙手緊緊地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