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求得他的原諒?
字數:5887 加入書籤
他掰著指頭算著。
“這幫家夥,馬上就要從自由職業者,變成光榮的996打工人了。”
“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不過也好。”
“給他們找了個好前程,以後也能憑自己的本事封妻蔭子,不枉我們兄弟一場。”
李麗質靜靜地聽著丈夫的碎碎念,嘴角始終帶著溫柔的笑意。
她沒有多說什麽,隻是伸手,為他理了理有些淩亂的衣領。
無聲的陪伴,勝過千言萬語。
日子在平靜中一天天過去。
秋風漸起,李孝恭帶著兩萬兵馬,辭別了家人和君主,奔赴遙遠的北境。
長安城裏,關於太子失寵、南詔王勢大的流言蜚語,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平息。
大唐迎來了又一個豐收之年。
金黃的麥浪在田野間翻滾,百姓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整個天下都沉浸在一片喜悅祥和的氣氛之中。
東宮。
李承乾身上的傷早就好了。
那頓板子,李世民雖然打得狠,但終究還是留了情麵,沒有傷到他的筋骨。
真正讓他難受的,是心裏的傷。
傷好之後,他第一時間就去了立政殿,跪在長孫皇後的麵前,痛哭流涕地認錯。
“母後,兒臣知錯了,兒臣再也不敢了!”
長孫皇後看著兒子憔悴的臉,心疼不已,最終還是原諒了他。
但當李承乾試探著提起,想重新拿回煤山的經營權時,長孫皇後的臉色卻瞬間冷了下來。
“承乾,那煤山的事,你不要再想了。”
“你父皇打你,是疼你,但錯就是錯,你不能仗著這份疼愛,就為所欲為。”
李承乾心中一涼。
“母後,兒臣隻是……”
“你真正該求得原諒的人,不是我,也不是你父皇。”
長孫皇後打斷了他,目光深沉地看著他。
“是程處輝。”
李承乾整個人都懵了。
什麽?
讓他去求程處輝的原諒?
他可是大唐的太子!
憑什麽要去向一個臣子低頭?
他回到東宮,氣得將桌上的東西全都掃到了地上。
可再生氣,母後的話,他不敢不聽。
他強壓下心中的怒火,開始盤算起來。
直接去道歉,太掉價了。
必須想個迂回的法子。
他叫來一個內侍,沉聲問道。
“程處輝的那幾個兄弟,秦懷道、尉遲寶琳他們,什麽時候回京?”
內侍連忙回道。
“回殿下,算算日子,應該就在這幾日了。”
李承乾點了點頭,眼中閃過精光。
他對著門外喊道。
“小三!”
一個眉清目秀的宮女應聲走了進來,正是小三。
“殿下有何吩咐?”
“去,給本宮備一份厚禮!”
李承乾的語氣帶著壓抑的狠厲。
“不,是幾份!”
“給程處輝備一份,給他那幾個即將回京的兄弟,每人也都備上一份!”
“記住,要最好的!不能墮了本宮的顏麵!”
小三低眉順眼地應下,轉身退了出去,眼中卻閃過不易察覺的異色。
李承乾抄起桌上的琉璃盞,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砰!”
清脆的碎裂聲在東宮大殿裏回響。
“豈有此理!”
“豈有此理!”
李承乾胸口劇烈起伏,雙眼赤紅。
“殿下息怒!”
幾個內侍和宮女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瑟瑟發抖。
就在這時,剛剛退出去的小三又去而複返。
她低著頭,快步走到李承乾麵前,呈上一封密信。
“殿下,這是侯君集侯大將軍給您的信。”
李承乾一把奪過信,粗暴地撕開。
信上的內容不多,但每一個字都充滿了侯君集式的精明與算計。
侯君集在信中勸他,暫避鋒芒。
程處輝現在聖眷正濃,又是南詔王,手握大唐的經濟命脈,李世民需要他。
這個時候跟他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
“暫避鋒芒?”
李承乾冷笑,將信紙揉成一團,狠狠地攥在手心。
“說得好聽!這不就是要本宮向他低頭認輸嗎!”
小三依舊低著頭,將侯君集交代的話複述出來。
“侯大將軍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殿下您是未來的天子,而他程處輝,終究隻是個臣子。”
“陛下現在用他,是因為他還有用。”
“可等到大唐的府庫充盈了,等到他的那些新奇法子都被朝廷掌握了,他還有什麽用?”
“到那個時候,他不過是砧板上的一塊肉,是圓是扁,還不是全憑殿下您一句話?”
這番話,精準地戳中了李承乾內心最陰暗的角落。
是啊。
他為什麽要跟一個工具人置氣?
程處輝現在再風光又如何?
不過是父皇手裏的一把刀,用完了,隨時都可以丟掉。
而自己,是太子,是大唐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等他登上了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捏死一個程處輝,不就跟捏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
想到這裏,李承乾心中的滔天怒火竟然奇跡般地平息了。
他緊攥的拳頭緩緩鬆開,被揉成一團的信紙掉落在地。
他的臉上,甚至慢慢浮現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想到了很多年以後,自己君臨天下。
而程處輝,隻能卑微地跪在他的腳下,搖尾乞憐。
那個畫麵,光是想一想,就讓他感到無比的舒爽。
“好!”
“說得好!”
李承乾點了點頭,重新坐回椅子上。
“就按侯大將軍說的辦!”
他對著小三吩咐道。
“禮物,照送!而且要送得風風光光!”
“本宮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看看,本宮是何等的寬宏大度!連程處輝那樣的莽夫都能容得下!”
他要用這種方式,暫時穩住父皇和母後,也向朝臣們展現自己的儲君氣度。
至於那份屈辱……
就先寄存在程處輝那裏好了。
總有一天,他會連本帶利地,千倍百倍地討回來!
……
幾天後。
長安城外,十裏長亭。
旌旗招展,人頭攢動。
秦懷道、尉遲寶琳、段瓚、李德獎等一眾遠征吐穀渾的年輕將領,今日凱旋。
皇帝李世民親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給足了這些將門子弟麵子。
李世民站在高台上,看著那些年輕而堅毅的麵孔,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好啊!”
“都是我大唐的好兒郎!”
一番慷慨激昂的君臣奏對之後,李世民走下高台,親自為秦懷道等人拂去肩上的塵土。
“辛苦了,都辛苦了!”
“歡迎回家!”
秦懷道等人激動得熱淚盈眶,紛紛單膝跪地。
“為陛下效死,為大唐盡忠,萬死不辭!”
寒暄過後,李世民環顧了一圈,有些奇怪地問道。
“咦?程咬金那個老貨呢?”
“還有,處輝那小子呢?他兄弟們凱旋,這麽大的事,他怎麽沒來?”
人群中的高士廉和褚遂良對視一眼,嘴角都撇了撇。
看吧,恃寵而驕,連這麽重要的場合都敢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