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江湖傳聞

字數:5500   加入書籤

A+A-


    “兩個月前太湖的那場大戰可太慘烈了。”
    茶館裏,說書先生搖著頭歎了口氣,“據說,當天太湖的水都被染成了紅色。”
    “別感慨這些了,趕緊說到底是誰勝了?”有茶客叫嚷著問道。
    “當時那一戰,是七莊十二寨的人贏了,萬金堂僅有幾人負傷逃走。不過,半個月之後,萬金堂卷土重來,一口氣派出三位‘金’字總管,二十八位‘銀’字執事,以及眾多的‘錢’字堂眾,連夜血洗了太湖莊寨。”
    “嘶!”
    聽到這話,大家都頭皮發麻。
    有人顫聲的問道,“太湖沿岸的七莊十二寨全都覆滅了?”
    說書先生搖了搖頭,“那倒沒有,綠柳山莊、太湖幫等幾處實力較強的莊寨幸存了下來。”
    說書先生講的這些,已經是江湖上人盡皆知的“老黃曆”了。但在這處茶館之中,大家卻聽得津津有味。
    不過,薑明倒是沒什麽感覺。
    因為,這個故事他至少已經聽過八遍了。
    此時的薑明,正在一邊喝著茶,一邊查看著自己的係統界麵。
    【宿主:薑明】
    【年齡:23】
    【積分:7430】
    【院長詞條:金剛不壞,天涯咫尺,顧名思義,道法自然】
    【當前任務:收養孤兒4/9】
    在這兩個月當中,薑明靠著小福兒和薑鴻三人的職業成就提升的小獎勵,把積分攢到了7000多。同時,這期間薑尋的感恩值也突破80了。
    而這次機會,薑明抽到了【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無需刻意修煉,體內自成循環。】
    說實話,最開始薑明把這個詞條給理解錯了。他原本以為這個詞條是讓自己直接成為高手的,但經過這兩個月的觀察,他才逐漸明白過來,原來這個詞條是有前提的,首先得自己修煉出內力才行。
    要不然,體內啥也沒有,循環啥啊?
    薑明看著這7000多的積分,心中默默的計算著,“還有一個多月才過年呢,年前應該能再抽一次吧?”
    有了【道法自然】之後,薑明迫切的想抽到一個能讓他誕生內力的詞條。
    雖說他現在也能和柳秋河打的有來有回,但實際上,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情況,他其實壓根兒拿柳秋河沒辦法。
    他依仗的就是【金剛不壞】的先天立於不敗之地,然後配合上【天涯咫尺】那鬼神莫測的“身法”,組合起來無限唬人。
    但他出手的速度、力度都不行,甚至眼睛也跟不上。
    在薑明看來,這都是自己沒有內力的鍋。
    他也看過薑安的《逍遙真經》,擁有【顧名思義】詞條的他,每一句話都能看明白,但就是沒辦法修煉!
    甭管怎麽練,都練不出絲毫的內力。
    薑明不知道是自己的問題,還是《逍遙真經》的問題。
    “攢著吧,孩子們也都不缺詞條呢。”
    薑鴻就不用說了,身上掛著仨詞條,直逼他的老父親。
    薑尋如今身上也有兩個詞條,一個是【舞槍弄棒】,另一個則是【百步穿楊】。
    【百步穿楊:使用弓箭的天賦大幅增強。(可成為弓箭手、獵戶等)】
    當時抽到這個詞條之後,薑明想都沒想就直接給薑尋了。
    這是之前薑鴻他們三人相繼確定未來職業發展方向之後,係統額外獎勵的三次孤兒詞條抽取機會。
    除了這個詞條之外,薑明還抽到了【福星高照】和【心靈手巧】。
    【福星高照:一生福氣滿滿,且可一定程度上影響他人。】
    薑明把這個詞條給了小福兒,他希望小福兒能一輩子無妄無災就好。
    【心靈手巧:雙手靈活度增加。(可成為繡娘、紡娘等)】
    這個詞條,薑明給了安安。
    薑安學了逍遙派的功夫之後,就更喜歡穿男裝了。薑明希望這個詞條,能讓薑安找回一些女孩子的感覺。
    但說起來,薑安身上的【風流倜儻】,和《逍遙真經》簡直是絕配。
    修煉速度之快,讓柳秋河這位大宗師都有些懷疑人生了。
    僅僅是兩個多月的時間,在她整天跑出去找小姑娘玩、不怎麽認真修煉的情況下,依舊把《逍遙真經》練到了第三層。
    按照柳秋河的說法,再有三年,薑安就可以獨自出門,去闖蕩江湖了。
    當然,對於這種說法,薑明隻是嗬嗬一笑。
    閑的沒事兒闖蕩江湖幹嘛?
    江湖上這麽亂,不是殺這個就是殺那個的,在家待著不好嗎?
    薑明正想著呢,就聽見有茶客叫喊道,“這就講完了?日頭還這麽高呢,再講一個啊!”
    “是啊,今天時間還早。”
    “老子花了這麽多錢,可不是來喝茶的。”
    薑明有些意外,抬頭看了一眼,這故事他聽過好多遍了,每次都是講到日落西山的時候,今天怎麽這麽快就講完了?
    說書人也很無奈,這故事他都要講吐了,自然是越講越快。
    “既然如此,那我就給大家講個江湖上最新的傳聞吧。”
    這個事兒,他本來是想明天說來著,但現在也隻能臨時拿出來救場了。
    說書人喝了口茶水,清了清喉嚨,問道:“不知道諸位可聽說過道教的道源祖庭?”
    “武當山?”
    “武當雖是武林泰鬥,但卻當不得道源祖庭。”
    “龍虎山?”
    “龍虎山是正一教一脈的祖庭之一,也不是道教的道源祖庭。”
    “行了,別賣關子了,趕緊說吧。”有不耐煩的茶客嚷嚷著。
    說書人也不惱,便說了起來,“所謂道源,乃是整個道門一脈的發源地,其位置在洛陽芒山翠雲峰上的上清宮。”
    薑明喝了口茶,這個他也知道,這他娘是書上寫的,這說書人又水時長呢!
    “我要講的這個事兒,就和道教的道源祖庭有關。”
    “在翠微峰上清宮院前,立有一塊無字天碑。”說書人不急不徐的講著,“它上麵一個字也沒有,沒人知道它的來曆,也沒人能看出它的年代。”
    “但在三百六十年前,也就是前朝末年,有位守宮的小道士,在起夜的時候,偶然間發現當晚的圓月正照在了天碑之上。而讓他震驚的是,一直沒有字跡的天碑,此時上麵卻浮現出了一篇神秘的文字。小道士看的癡迷,竟然一夜頓悟。”
    當說書人說到這裏的時候,突然有人反應了過來,驚呼道,“武當張祖師,月夜悟道圖!”
    緊接著,茶館裏便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驚呼聲。
    “我家還掛著這副圖呢!”
    “原來張祖師是在這裏悟道的?”
    “竟然是這樣。”
    武當的創派祖師,可謂是人盡皆知。這位活到兩百四十四歲才仙逝的傳奇人物,是目前已知壽數最長的人,在民間已經和神仙劃等號了。
    許多百姓家裏,都會張貼張祖師的畫像,用來佑宅祈福。
    “確實,當年上清宮前的那位小道士,就是後來名震天下的張祖師。”說書人繼續說道,“自從張祖師見此奇景頓悟之後,前往芒山的人便如過江之鯉。但可惜的是,十多年間,也再無人得見此景。”
    “慢慢的,江湖上便開始傳張祖師當年必定是撒謊了。”
    “直到,六十年後的臘月十五。當晚,在月光照耀下的無字天碑,再一次浮現出了那篇神秘的文字。而這次,有數十人得見此景。但可惜的是,這數十人什麽也沒悟出來。不過,自此之後,江湖上就再也沒人說張祖師當年撒謊了。”
    “漸漸的,人們便發現每隔六十年,臘月十五的月夜,無字天碑都會浮現出那篇神秘的文字。”
    “隻不過,自張祖師之後,便沒有人能再從中悟出什麽東西了。”
    “不過,江湖之中一直有傳言,說這塊天碑上的神秘文字,其實是一門道家的無上真訣!”
    此時的茶館,十分的安靜,仿佛大家都沉浸在說書人的故事當中。
    “所以,今年是那篇神秘文字顯現的年份?”薑明冷不丁的問了一句。
    “公子聰慧。”
    說書人笑著對薑明點了點頭,“正是今年的臘月十五。”
    這話一出,茶館裏又熱鬧了起來,有人忍不住問道,“那是道教祖源,不是什麽人都能去吧?”
    說書人搖了搖頭,“倒沒什麽限製,六十年前魔教上一代的教主還去參悟過呢。”但他頓了頓,又歎氣道:“不過,芒山陡峭,翠雲峰更是險絕,咱們普通人還是別想了。”
    聞言,茶館裏的眾人都不禁的有些失望。
    但薑明卻是眼瞼低垂,默默的在心裏琢磨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