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同化

字數:3865   加入書籤

A+A-


    “這麽便宜?”
    三千人,在李幼盛看來需要付出不少的代價。
    別說是三萬支步槍了,三十萬支李幼盛都願意。
    但是看完清單之後,李幼盛直接笑了起來。
    “那些將軍就沒拿這些士兵當成人,這些物資他們有的直接換成了錢,有些則是直接派人送回了國內,然後倒賣。”
    李幼盛聽見這名參謀這麽說,大致也明白了這群人要做什麽。
    這些士兵不是他們的,都是屬於重慶的部隊,但是換到手裏的裝備可都是他們的。
    落入口袋的真金白銀才是自己賺的。
    而且少了一些人,自己還能夠吃空餉,何樂不為?
    “都安排工作了嗎?”
    “已經在安排了,這是計劃表,少司令你看一下。”
    李幼盛看了一眼名單,有不少後麵都標注著大學學的專業,這些人都是大學生。
    “師範大學畢業的,就讓他們去當老師吧,教我們戰士讀書認字,同時也讓這裏的百姓讀書認字,教科書的話我編寫一個!”
    李幼盛想了想,決定先從教育下手。
    未來幾十年這一片區域可能都要在李幼盛的控製之下,首先就要維護這個區域的穩定。
    想要讓這裏的緬甸人不鬧騰,不獨立,就要想辦法將他們同化掉。
    這一點英軍沒辦法做到,畢竟他們和緬甸人一對比就知道,壓根不是一個民族的。
    但是華夏可以,李幼盛準備編寫一部關於緬甸的曆史,然後將緬甸這些人全部都寫成是華夏後裔,比如從明末逃難來的華人。
    一開始可能效果不大,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幾十年之後,大部分緬甸人可能都會相信。
    畢竟這種事情也是有成功案例的。
    後世韓國,他們的曆史大概率也是這麽來的。
    一開始被鬼子殖民的時候,當時的韓國人,準確說是韓國現在死對頭他們同根同族的人決定編寫一下半島地區的曆史。
    為了能夠讓半島地區的百姓能夠有集體榮譽感,所以在寫的時候用了很多誇張的手法。
    比如他們的起源,還有他們的曆史等等。
    各種誇張,神話故事在他們麵前都算是靠譜的曆史小說。
    本來這玩意應該沒有人相信,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一代人接著一代人的努力,然後韓國的人相信,並且極度相信,認為這就是真的。
    同樣的還有鬼子對於台灣五十年殖民統治,差不多也使用的同樣方法,五十年的時間,讓兩代人忘記了自己的根,這兩代人又影響了幾代人。
    李幼盛現在編寫的這些曆史書,現在可能沒有什麽作用,但是等幾十年之後,這就可能成為一些證據。
    “還有教學的時候,教漢語,本地百姓如果來學習漢語,說普通話,給與獎勵,如果不學也沒關係,不要針對!”
    李幼盛又將自己準備的第二套方案拿了出來。
    同化一個地區,語言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如果一個地區語言一直沒有被同化,那麽這個地區一定會存在一堆野心家,而且這些野心家的話,會讓一群人追隨,同時內部也會極其不穩定。
    比如後世的印度地區,就是因為語言問題,造成了後世的那種局麵,老仙在上麵講話,下麵的人壓根聽不懂。
    當時國內一些地區也存在這種問題,後來靠著教育,才徹底的將這些隱患解決掉。
    如果李幼盛強硬的推廣漢語,一定會遭到人抵製。
    但是李幼盛采用懷柔的政策,選擇學習漢語,可以免費使用瘤牛,可以進入一些工廠工作,對於本地人來說誘惑很大。
    這也是後世我們在周邊國家緩慢推行的一些方法,比如老撾,年輕一代基本上或多或少會漢語,因為說漢語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能賺華夏人錢,不需要強製學習,自己就主動。
    這個方法可以在短時間之內有成效,最多一兩年,那些會說漢語的人,會逐漸富裕起來,不會說漢語的人,則會越來越貧窮。
    到時候就會將本地人分化成為兩個派別,會說漢語的人,是既得利益者,他們會支持李幼盛,而那些不會的,就算有心人找到了他們,讓他們一起將李幼盛驅逐出去,首先要麵對的不是李幼盛,而是那些會漢語的人。
    “本地軍隊組建的如何了?”
    李幼盛再一次的開口詢問道。
    李幼盛目前的兵力隻有這六個師。
    目前想要擴軍,回國征召有點難度,在桂省一些地區可以招募一些,但是需要時間,而且過來也十分麻煩。
    招募本地士兵,可以將一些本地的青壯力拉到自己眼皮子底下進行管轄。
    然後再給他們畫點大餅,將軍中的一些野心家除掉,稍微卡一卡他們的晉升通道,不讓軍中產生什麽有威望的人,就像是英軍在印度搞的事情一樣。
    印度軍隊有幾十萬人,但是最高級別的隻不過是一個副團長,團長都沒有。
    這樣就不用擔心有人控製本地人的軍隊最後反叛。
    等到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之後,李幼盛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這段時間算是將他累的夠嗆,
    從緬甸到印度,從加爾各答再到密支那,要麽在趕路,要麽在作戰,一直保持著高強度工作,腦袋上的頭發也開始變少。
    不過總體來說,一切都在按照李幼盛預設的計劃前進。
    加爾各答的工業設備搬走,讓李幼盛控製區有了一定的工業基礎,過段時間各種工廠建好之後,就可以開始自主生產武器彈藥,擺脫彈藥的依賴。
    “一年,希望明年能平安無事吧!”
    李幼盛伸了一個懶腰自言自語道,腦子裏也在回憶著 1943 年發生的事情,基本上能夠確定,1943 年無論是鬼子還是美軍,都沒有什麽大動作。
    雙方一直在太平洋的大海之上進行博弈。
    至於鬼子陸軍,1943 年沒有什麽太大的動作。
    李幼盛此時已經決定,從現在一直到 1944 年鬼子開啟一號作戰之前,不搞出大動作。
    隻要小鬼子不主動進攻他控製區域,他也不南下。
    等到 1944 年,再趁機南下,拿下泰國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