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變化
字數:3931 加入書籤
當然,前提便是不能直說,得拐彎抹角地猜測,否則反而起到反效果,便會被傑麟公司的人懷疑寫這張紙的人是不是別有所圖。
在這一點上,沈安鈴將尺寸拿捏得很好。
沒有直接指示,而是需要通過他們的猜想得出結論。
傑麟公司上上下下的人在看到紙張之後,很快便按照沈安鈴計劃得那樣,開始調查天湖公司。
果然,這一點小小的懷疑種子隻要種進傑麟公司成員的心中,就會慢慢發酵。
先是由一點一滴,然後轉變成一連串成熟的結論。
所以當他們得出結論之後,猜測是天湖公司搗鬼之後,都非常的氣憤。
“經理,如果孟韋德隻是因為自己的品行不端,被人憎恨了,那麽我們必然不會摻和進去。但是現在竟然發現有可能是因為我們上次和天湖公司的野營,那麽我們必然不能善罷甘休。否則,肯定被其他公司認為我們是好欺負的,以後肯定隻會收到更多的欺負。”
每到這個時候,團隊的效果就會被很好的體現。
他們已經把孟韋德當成他們傑麟公司的一員,絕不會讓天湖公司欺負了去。
“是啊,經理,孟韋德跟我們一起工作了好幾年,我們之間都是有感情的。現在他死了,我們當然要盡我們的努力,幫他尋找死亡的真相,讓殺害他的凶手盡快被逮捕歸案。”
“經理,我們也不是去沒事找事,我們隻不過是想要一個說法。”
“經理,你之前一直告訴我們把各自當成夥伴,我們是一個整體,怎麽偏偏到了關鍵時刻,你卻扮演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場景?”
說話的人各個麵露凶色,咬牙切齒。他們將經理室給團團圍住。
經理室雖然用的是磨砂玻璃,看不到內部,但是卻能明顯地看到屋內的燈光。
經理一定在裏麵。
“經理,我們知道你一定在裏麵,你快給我們一個準話。”
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了進來,將經理室門口圍的水泄不通。
那麽經理呢,自然是在經理室裏。
他從消息剛傳開的時候就開始詢問老板,而老板也迅速地和華強集團進行溝通。
但是溝通的結果卻遲遲沒有出來。
此時的經理被困在這間經理室內,遲遲沒有出去。
因為一旦他出去,便會被問這問那,他幹脆不出去了。
但是屋外越來越喧囂,經理的心情也是非常矛盾。
他當然知道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回應,可能日後他的手下或者他自己,都會被瞧不起,甚至會被欺負。
但是,他還在等消息。
他望著窗外,眼神呆滯,手指卻一遍又一遍地像是彈琴一般,敲擊在電腦桌上。
汗水順著經理的毛孔,浸濕了他的衣服。
屋外的大家比較焦慮,但是屋內的經理更是焦躁。
滴答,滴答……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
終於,經理收到了來自老板的電話:“華強集團極度否認這種可能性,他和天湖公司劃清了界限,不承認天湖公司的野營活動是華強集團安排的。”
這又是典型的大難臨頭各自飛,華強集團已經拋棄了天湖公司。
沒有了華強集團撐腰,傑麟公司開始變得強勢。
他們給天湖公司施加壓力,要求天湖公司一定要給出一定的說法,到底孟韋德的死亡和天湖公司有沒有關係。
很快,他們又在經理的帶頭下,開始詢問警察,想要對孟韋德的死亡時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但是不管是問幾次,給出的死亡時間都是:孟韋德是在第二天下午死的。
大家嚐試著問警察:“會不會是有人給孟韋德創造了一個溫暖的條件,讓孟韋德的死亡時間看似是推後了?就比如把孟韋德放在一個溫暖的地方,讓屍體緩慢地分解?”
有人看似這麽一猜,沒想到警察竟然沒有反駁,而是順著這個話題繼續說下去:“你說的這種可能性是有可能的,但是現場的調查並非你們說的這麽簡單。”
其實警察在傑麟公司懷疑之前,就一直在懷疑天湖公司。
天湖公司跟每一次死者的關係絕非那麽簡單。
沈安鈴就是通過警察的懷疑,猜測到了趙子齊可能才是殺害她和顧維安媽媽的凶手。
再由沈安鈴傳紙條,加上這中間的一些曲折,傑麟公司自然是比正常地調查速度慢了半拍。
隻不過警察卻並沒有將他們調查的內容告訴傑麟公司的人。
畢竟身為警察,他們不僅懷疑天湖公司,同樣也在懷疑傑麟公司內部人員所做的事情。
他們生怕真凶會因此做好逃避的準備。
“既然這樣,那麽你們可以將對孟韋德調查的內容同事同步給我們嗎?”有傑麟公司的人提出了這類的請求。
警察自然拒絕了,但是警察很快又答應道:“如果我們調查到相應的消息,一定會立刻告訴你們。”
傑麟公司的人這才作罷。
隻不過因為警察對天湖公司的猜測,天湖公司和傑麟公司之間的一個天平正在發生變化。
現在,想要尋求真相的傑麟公司占得上風。
他們雖然沒有獲得相應的證據,但是他們還在繼續努力著。
隻不過他們努力的方向開始從證據,走向了輿論。
更多的人刷到了手機,看到了傑麟公司委托其他媒體和編輯,聯手發布了一條網絡新聞。
新聞的題目是用大大的楷體所寫:天湖公司,是一個吸人鮮血的惡魔。隻要跟他們有交集的,必然會被付出血的代價。
這樣的新聞一傳十,十傳百。
很快就傳出了不同的版本,其中也包括了都市傳聞。
比如天湖公司裏的員工是吸血鬼,隻要吸食人的血液,那人就會魂飛魄散。
再比如天湖公司的員工是手拿鐮刀的死神,必須要離他們遠一點。
自此,不管是都市傳說,還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討論,大家都會討論天湖公司的事。
也因此,天湖公司站在了刀口浪尖的兩個公司的交口處,也就是輿論的中心圈。
也因此,華強集團跟天湖公司取消了共惠共利的合同合同。
天湖公司一下子成為了“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