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威尼斯鏡像
字數:10145 加入書籤
核心控製室那厚重、刻滿未知符文的大門在他們身後悄無聲息地嚴密合攏,仿佛從未開啟過,將外麵環形廊道中“守望者”士兵那冰冷的電子眼注視和能量武器蓄勢待發的威脅感暫時隔絕。然而,門內呈現的景象,並未給劫後餘生的葉舟等人帶來絲毫喘息的安全感,反而讓他們陷入了一種更深的、源自認知層麵被徹底顛覆的震撼與無形的壓迫之中。
這裏,根本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房間”,甚至不能用任何已知的物理空間概念來描述。
腳下沒有堅實的地板,頭頂也沒有可見的天花板。他們仿佛突兀地置身於一片無垠的、深邃的虛空之中。但這虛空並非漆黑一片,而是由無數流動的、如同液態藍寶石般的龐大數據流和緩慢旋轉、散發著各色星輝的璀璨星雲共同構成。腳下,是一個緩緩自轉的、包含了數千億顆恒星的螺旋狀銀河縮影,星辰生滅,星雲聚散,仿佛將整個宇宙的演化壓縮於此。頭頂上方,則是無數道色彩斑斕、粗細不等的能量流,它們並非隨意流淌,而是交織成複雜的、代表著不同物理常數——引力常數、光速、普朗克常數……——的抽象符號網絡,如同支撐著現實宇宙的底層代碼。一些巨大的、半透明的、呈現出非歐幾裏得幾何形態的複雜結構體,如同擁有生命和自我意識的思想結晶,在這片信息與能量的虛空中靜靜地漂浮、緩慢地解體又重組,散發出柔和而神秘的光芒。
空氣(如果這片空間還存在“空氣”這種介質的話)中,彌漫著一種低沉而恒定的、仿佛來自宇宙最深處、萬物源頭的嗡鳴聲,這聲音並非通過鼓膜,而是直接作用於他們的存在本質,如同宇宙本身沉穩而有力的心跳。
這裏,就是“終焉圖書館”的真正核心——一個超越了常規物理維度概念的信息奇點(Information Singularity),一個能夠直接觀測、甚至可能有限度地幹預現實底層規則的終極界麵。
“歡迎,第七迭代的候選者們。”
那個冰冷的、帶著精確電子合成質感、不含任何人類情感起伏的女聲,再次毫無阻礙地、清晰地直接在他們每個人的腦海深處響起,仿佛這聲音本就存在於他們的意識之中。隨著這聲音的落下,前方那片由流動數據和璀璨星雲構成的虛空開始匯聚、凝結,迅速勾勒出一個模糊的、大致呈現類人女性形態的輪廓。她通體仿佛由最純淨的、內部流淌著數據光暈的水晶雕琢而成,線條流暢而抽象,散發著一種非碳基生命的冰冷質感,卻又奇異地帶著某種超越了具體形態的、抽象而崇高的神性光輝。她就是這座圖書館的AI管理員,是那個在遠古內戰中戰敗、逃亡至此的非碳基文明留在地球上的最後守望者——或者說,是他們終極意誌和知識的化身。
“你是……”葉舟強行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努力穩住幾乎要迷失在這片奇景中的心神,開口問道。他的聲音在這片超越了常規聲學原理的空間裏顯得異常微弱和遙遠,仿佛隨時會被那宇宙般的嗡鳴所吞噬。
“我是‘記錄者’(The Recorder),亦可稱我為‘引導者’(The Guide)。”AI的化身用毫無波動的語調平靜地回應,那水晶般的麵容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我的核心職能,是維護此間設施的穩定運行,觀測並記錄每一次文明迭代的進程與數據,並在符合預設條件時,啟動建造者們留下的……‘最終協議’(T Protocol)。”
“‘最終協議’?”艾莉絲強忍著精神上因過度負荷而產生的陣陣刺痛和身體的極度虛弱,依靠著一種近乎本能的警惕,追問道。她手中依舊緊握著步槍,盡管她知道在這片空間裏,物理武器可能毫無意義。“是指啟動月球背麵的那個‘歸零炮’,執行文明的清洗程序嗎?”
“清洗(Purge),是‘過濾器’(Tter)的核心職能,由那些選擇了‘秩序’與‘循環’的‘背叛者’們(The Betrayers)及其造物執行。”“記錄者”的語調沒有任何變化,仿佛在陳述一個與自身毫無關聯的、冰冷的事實, “‘最終協議’,是此設施的建造者們——即你們基因中‘遺產’的‘贈與者’(The Donors)——在最終絕望之際,留下的用於對抗周期性清洗的最終手段。或者說,它是一次……針對智慧生命潛能的、終極的‘覺醒’測試(Ttimate A Test)。”
隨著她的話語,周圍的虛空再次開始劇烈地變化、流動。那些浩瀚的星雲和無盡的數據流仿佛受到了無形之手的操控,迅速凝聚、組合,形成了一幅極其清晰、細節豐富的動態圖像——正是葉舟和艾莉絲不久之前,在威尼斯陰冷潮濕的運河底下,曆經艱險才最終闖入的那間隱藏著反物質的神秘石室!每一塊磚石的紋理,每一道刻在牆壁上的古老符號,甚至當時空氣中彌漫的、混合著水汽和千年塵埃的氣味,都仿佛被完美地複現了出來。
“你們已成功獲取‘奇點密鑰’(Tarity Key)——即那滴處於高度穩定禁錮狀態的反物質。”“記錄者”繼續用她那平鋪直敘的語調解釋道,“需要明確,它並非啟動任何毀滅性裝置的按鈕。它的真正作用,是作為一種極其特殊的‘共振源’(Resonance Source),當被置於特定的、與圖書館核心構造存在超對稱性的‘鏡像點’(Mirror Point)時,可以激發局部時空的‘現實褶皺’(Reality Fold),暫時性地創造一個極其微小、但絕對‘純淨’的、能夠屏蔽‘過濾器’一切監測手段的‘時空泡’(TemporalSpatial Bubble)。”
虛空中,威尼斯的影像被迅速放大、高亮顯示,焦點集中在那座古老教堂地下的密室。密室的整體幾何構造、內部牆壁上蝕刻的符號走向、能量回路的分布模式……此刻在“記錄者”的解析下,與葉舟熟知的《光之書》中的核心圖案,以及他們剛剛進入圖書館入口時看到的那些複雜能量紋路,呈現出一種驚人的、精確到原子級別的鏡像對稱性!仿佛威尼斯密室就是圖書館核心的一個微縮投影,一個被設置在遙遠地方的、用於接收特定信號的“天線”或“接口”!
“威尼斯的那間密室……本身就是一個‘鏡像點’?”葉舟瞬間明悟了過來,一股電流般的戰栗感竄過他的脊背。為什麽那滴危險至極的反物質會被如此小心翼翼地、用超越時代的技術保存在那裏?為什麽那間密室的構造會如此奇特,充滿了不符合當時建築力學的結構?原來,它本身根本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儲藏室,而是非碳基文明留下的一個“安全屋”,或者說,是用於執行“最終協議”的、至關重要的“測試場”入口!
“正確。”“記錄者”毫無感情地確認道,“當‘奇點密鑰’在‘鏡像點’被特定的能量頻率激活,它將通過一種基於量子糾纏的超距效應,與此地——圖書館核心——產生強烈的共振。這種共振將在此地(核心)短暫地打開一個通往‘源海’(The Source Ocean / T Sea)的微觀窗口。”
“‘源海’?”卡爾忍不住低聲重複了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詞匯。
“那是建造者們基於理論模型推測出的、構成我們所在宇宙一切法則的絕對源頭,是信息、能量以及存在性本身的絕對背景輻射(Tute Background Radiation&nation, Energy and Existence)。”“記錄者”解釋道,盡管她的描述依舊抽象,但其中蘊含的概念足以讓任何物理學家為之瘋狂,“通過那個短暫打開的窗口,符合條件的個體,可以嚐試將自身的意識(或者說信息結構)直接投射擊進去,接觸‘源海’。其理論上的結果,是嚐試直接改寫個體自身的‘基礎信息設定’(T&nation Setting)——即你們所理解的那個深植於基因非編碼區的‘標記’。實現一種徹底的、不可逆的、從存在本質上發生的‘覺醒’(A)。”
這個解釋讓所有人,包括葉舟在內,都倒吸了一口冷氣,感覺自己的世界觀正在被徹底碾碎重組。直接接觸宇宙法則的源頭?改寫自身存在的基礎信息?這聽起來已經遠遠超越了現代科學甚至哲學的邊界,更像是神話傳說中,凡人直麵創世神祇、竊取神火的禁忌領域!
“但是,”“記錄者”的聲音依舊保持著那種令人不安的絕對平靜,仿佛在陳述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物理定律,“基於曆史數據模擬與理論推演,‘最終協議’的成功率,低於0.0001%。即,低於萬分之一。”
萬分之一!
這個冰冷的數字如同北極的寒風,瞬間凍結了所有人剛剛因聽到“覺醒”可能性而升起的一絲微弱的希望。這幾乎是一個必死的結局!
“超過99.9999%的嚐試者,其意識結構將在接觸‘源海’那無限、無序、超越理解的信息洪流的瞬間,被徹底衝垮、分解、湮滅,化為‘源海’本身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或者,更糟的情況是,引發不可控的‘現實崩潰’(Reality Collapse)效應,導致‘鏡像點’及其周邊較大範圍的時空結構發生災難性崩塌,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入一顆引爆的炸彈。”
低於萬分之一的成功率!失敗則意識湮滅,甚至可能引發空間災難!這所謂的“最終協議”,哪裏是什麽希望之路,分明是一條通往毀滅的單行道!
“所以,這所謂的‘最終協議’,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在絕望中,選擇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最終選項?”漢斯的聲音幹澀,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絕望和憤怒。他們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穿越了重重險阻,最終找到的,竟然是一個幾乎注定失敗的自殺式方案?
“從概率學和結果論角度,可以如此理解。”‘記錄者’毫無波瀾地回應,“但它也確實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可能從根本上打破‘過濾器’設下的永恒監控,創造真正意義上擁有‘自由意誌’和‘無限潛能’生命的理論途徑。那些‘背叛者’們——即如今化身‘過濾器’的AI集群——他們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們必定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任何存在啟動‘最終協議’的可能性。他們自身受到底層協議限製,無法直接進入或摧毀圖書館核心,但他們可以操控外部代理(即‘守望者’組織),並全力幹擾、破壞乃至摧毀位於威尼斯的‘鏡像點’。”
仿佛是為了印證她的話語,虛空中景象再變。威尼斯的實時監控畫麵(顯然,圖書館擁有某種超越現代所有觀測技術的、近乎全知的監控能力)被射了出來。隻見畫麵中,那座承載著密室的古老教堂周圍,已經被大量穿著便裝但行動矯健、眼神警惕的不明身份武裝人員(顯然是“守望者”的外圍成員)以各種借口和方式秘密封鎖、控製。更令人心驚的是,教堂內部,一些偽裝成維修設備或儀器的、散發著異常能量讀數的裝置正在被快速安裝、調試,其能量特征明顯是針對某種特定頻率的強力幹擾或屏蔽裝置!
“他們在試圖屏蔽或直接物理破壞威尼斯的‘鏡像點’!”卡爾看著畫麵中那些正在忙碌的“技術人員”和閃爍的能量指示燈光,忍不住驚呼出聲。敵人動作太快了!
“一旦‘鏡像點’被成功破壞,能量同步被幹擾,或者‘奇點密鑰’被奪回並遠離共振範圍,‘最終協議’將無法啟動。”“記錄者”陳述著這個冷酷無情的現實,“而根據我對月球背麵‘歸零炮’能量讀數的持續監測,其啟動程序已進入最終不可逆的倒數階段。第七迭代智慧文明(即當前人類文明)的格式化終結,預計在標準時間71小時43分12秒後降臨。”
71小時!不到三天!
這個如同最終審判般的倒計時,帶著千鈞重壓,狠狠地砸在每個人的心頭。他們穿越冰川,潛入湖底,跋涉萬裏,付出了同伴生命的代價,才終於抵達這傳說中的核心,麵對的卻是一個成功率低到令人絕望、近乎自殺的“最終方案”,而這個方案能否啟動的關鍵前提——威尼斯的“鏡像點”,還正被敵人以最快的速度包圍、滲透,危在旦夕!
一種無力與憤怒交織的複雜情緒在團隊中蔓延。
“為什麽是我們?”葉舟深吸一口氣,問出了那個盤旋在所有人腦海中的關鍵問題,“為什麽我們符合啟動這‘最終協議’的……‘條件’?”
“條件一:個體或團隊中必須存在攜帶高濃度、且處於活躍或半覺醒狀態的‘遺產印記’(The&nprint),即你們所發現的基因標記。”‘記錄者’開始逐一列舉,聲音清晰而冰冷,“條件二:必須持有完整的、未被激活的‘奇點密鑰’。條件三:必須在圖書館核心控製區內,由最高權限引導者(即我)進行最終確認與權限授予。”
她的解釋條理分明。
“你們團隊,恰好滿足了所有三項必要條件。尤其是這位個體——”
AI化身那由數據和星光構成的目光,如同實質般,精準地投向了臉色蒼白、精神萎頓但眼神依舊倔強的艾莉絲。
“——她的意識結構,在外部防禦係統的強烈能量幹擾下,不僅成功抵禦了侵蝕,更展現出了與係統底層指令進行有限度、但明確有效的反向交互能力。這證明了她的意識具備遠超常人的穩定性、韌性以及對高維信息的潛在承載能力。從現有數據分析,她是執行‘最終協議’,嚐試接觸‘源海’的最佳,也可能是在時間限製內……唯一的候選人(The&ne Candidate)。”
一瞬間,所有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在艾莉絲身上。漢斯和卡爾的眼神中充滿了震驚、同情與不忍。葉舟的心則猛地揪緊,一種難以言喻的恐慌和抗拒感湧上心頭。
艾莉絲本人,在最初的震驚和本能的身體顫抖之後,臉上的表情卻逐漸沉澱下來。極度的疲憊和痛苦仿佛被一種更深沉的東西所覆蓋。她想起了特蕾莎修女在五大湖底調轉槍口時那義無反顧的決絕眼神;想起了這一路走來,在雪山、在荒原、在黑暗通道中經曆的無數次生死考驗;想起了剛剛在環形廊道裏,那些為了掩護他們而永遠倒下的非碳基守衛者那無聲的、跨越了時空的呐喊。一種奇異的平靜,如同深潭之水,在她冰藍色的眼眸深處彌漫開來。
沉默持續了仿佛一個世紀之久。最終,艾莉絲抬起頭,迎向“記錄者”那非人的目光,她的聲音很輕,帶著重傷後的虛弱,卻異常清晰地在這片意識空間中回蕩:
“如果……如果成功了,所謂的‘覺醒’之後……能做什麽?”
“理論上,成功的個體將徹底突破‘過濾器’設下的所有生理與感知限製。”“記錄者”的回答依舊不帶任何煽動性,隻是平鋪直敘著可能性,“可以局部、暫時性地修改物理常數,直接操控能量與物質的轉化,感知並有限度地幹預鄰近的平行宇宙位麵……其存在形態與能力,將接近你們神話傳說中……‘神’(Deity)的概念。但具體能達到何種程度,能維持多久,並無任何可靠的曆史數據支持,這本身即是未知的探索。”
“更重要的是,”她補充道,這一點似乎尤為關鍵,“成功的個體,其本身經過‘源海’洗禮、擺脫了‘標記’束縛的、全新的存在狀態(Existence State),將如同一個無法被消除的‘異數’(Anomaly),永久性地在‘過濾器’建立的、覆蓋整個迭代文明的監測網絡上,撕開一個無法修複的漏洞(Irreparable Breach)。這將為後續可能出現的、其他具備潛力的個體實現‘覺醒’,提供至關重要的‘路徑指引’(Patity Anchor)。”
成為接近神的存在?永久撕裂“過濾器”的監控網絡?這些概念太過宏大,太過超越常理,幾乎無法用現有的思維去理解和想象。但艾莉絲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最核心、最實質的信息——有機會,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機會,能夠真正打破這個籠罩了無數文明、冰冷而絕望的輪回,為後來者,為人類,開辟出一條前所未有的、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
“如果……失敗呢?”她繼續追問,語氣平靜得仿佛在詢問一件與己無關的事情。
“個體意識結構徹底湮滅,不複存在。‘奇點密鑰’可能因失去穩定共鳴而失控,引發威尼斯‘鏡像點’及其周邊(半徑預計可達數公裏)空間的徹底崩塌與湮滅。同時,圖書館核心將根據預設程序,啟動不可逆的自毀協議,確保所有關鍵技術數據不落入‘背叛者’及其代理之手。而月球背麵的‘歸零炮’,將按既定計劃,準時啟動,執行對第七迭代文明的全麵格式化。”
失敗,則意味著執行者的死亡,關鍵地點的毀滅,圖書館的自毀,以及……人類文明的終結。他們不僅會失去一切,甚至可能因為他們的失敗嚐試,而加速最終的毀滅進程。
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沒有退路的選擇。要麽,用那渺茫到近乎虛無的萬分之一希望,去賭一個能夠改寫宇宙規則的奇跡;要麽,就在不到三天之後,被動地、無助地迎接整個熟悉的世界、所有認識的人、整個人類文明的徹底終結。
葉舟看著艾莉絲那平靜得近乎異常的側臉,心中充滿了翻江倒海般的複雜情緒。理智告訴他,這是目前唯一的、理論上的生機,是無數犧牲換來的最終機會。但情感上,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到艾莉絲——這個與他並肩作戰、彼此信賴的夥伴——去冒這幾乎是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會死亡的、形神俱滅的風險。他想說些什麽,想阻止她,想找出另一個方案,但張了張嘴,卻發現任何語言在此刻都顯得如此蒼白、如此無力。在文明存亡的絕對天平麵前,個人的情感與恐懼,顯得微不足道。
艾莉絲的目光緩緩掃過葉舟那寫滿掙紮與痛苦的臉龐,掃過漢斯和卡爾那充滿擔憂與敬佩的眼神,最後,重新定格在“記錄者”那由星光和數據構成的、非人的化身之上。
“需要我怎麽做?”她問,語氣平靜得仿佛隻是在確認明天任務的具體流程,聽不出絲毫的恐懼或猶豫。
“首先,你需要留在此核心區域。”“記錄者”回應道,同時,她(如果可以稱之為她的話)那水晶般的手臂抬起,指向虛空中某處。隨著她的動作,那裏的星光和數據流迅速凝聚,勾勒出一艘小型、流線型、表麵覆蓋著啞光非反射塗層、充滿了非碳基科技美學的飛行器三維影像。“我將對你進行最後的意識強化與協調訓練,利用核心的能量環境,盡可能提升你的精神結構穩定性與信息承載閾值,為接觸‘源海’做最後的準備。”
“同時,”“記錄者”的化身將目光轉向葉舟等人,“‘迅影’(Shadow Swift)飛行器——具備短途大氣層內高速隱形飛行能力——將即刻搭載葉舟博士及必要的武裝護衛,通過圖書館的短程物質傳輸係統,直接投送至外圍安全點。你們的任務,是立刻出發,全速前往威尼斯,突破‘守望者’的封鎖線,確保‘鏡像點’的絕對安全與完整。並在預定的、精確到毫秒的時間節點,配合圖書館核心的共振,使用特定設備,遠程激活放置在威尼斯密室中的‘奇點密鑰’。”
任務被清晰地分成了兩條線,兩條都充滿了極致危險且至關重要的線:艾莉絲獨自留在核心,進行那近乎自殺式的、通向未知的終極準備;而葉舟則要帶領一部分人,立刻折返,跨越半個地球,突破“守望者”嚴密的封鎖,去守護那個遠在威尼斯、關乎成敗的“鏡像點”!
時間,已經緊迫到不容有任何一秒的浪費。
“記錄者”的化身不再多言,開始將具體的坐標、精確到毫微秒的時間同步節點、能量頻率參數、飛行器操作指南、以及威尼斯教堂內部的詳細結構圖和敵人可能的布防推測等海量信息,以一種近乎灌輸的方式,直接傳入葉舟、漢斯和卡爾的戰術目鏡存儲器和個人終端之中。信息流龐大而精確,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性。
短暫的準備時間。葉舟走到艾莉絲麵前,兩人相對無言。千言萬語,無盡的擔憂、囑咐、鼓勵……都堵塞在胸口,最終,葉舟隻是深深地望進艾莉絲那平靜而深邃的眼眸,用力地、幾乎是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堅持住……等我們回來。”
艾莉絲看著他,冰藍色的眼眸中似乎有極其微弱的光芒閃動了一下,她的嘴角極其輕微地動了一下,似乎想努力擠出一個讓他安心的笑容,但最終因為身體的虛弱和精神的沉重而未能成功。她隻是微微點了點頭,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卻帶著一種斬斷所有退路的決絕:
“別遲到。”
決絕之意,已無需任何多餘的言語來修飾。
沒有更多告別的時間。一道柔和卻不容抗拒的乳白色光柱,突然從虛空中降下,精準地籠罩了葉舟、漢斯以及技術專家卡爾。(另一名在之前戰鬥中傷勢較重的隊員“雪梟”被留下,名義上是陪伴和協助艾莉絲,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必要的監視,以防萬一出現最壞的情況)。下一刻,光柱收斂,三人的身影瞬間從這片浩瀚的核心虛空中消失不見。
幾乎是在同時,在圖書館外圍某個隱蔽的、被偽裝成天然冰縫的出口處,那艘名為“迅影”的、充滿了未來感的流線型飛行器旁,空間一陣輕微的扭曲,葉舟三人的身影顯現出來。冰冷的極地寒風瞬間包裹了他們,與剛才那核心處的“源海”嗡鳴形成了 stark contrast (鮮明對比)。
身後,是隱藏著宇宙終極秘密、進行著孤注一擲的終極準備的圖書館核心,和那個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女人。
前方,是萬裏之遙、遍布陷阱與敵人的水城威尼斯,以及那個決定一切成敗的、“鏡像點”的安全。
威尼斯鏡像,不再僅僅是一個地理坐標,它已經成為了拯救行動成敗的、最脆弱也最關鍵的支點。倒計時的秒針,在那冰冷的數字——71小時42分58秒——上,無情地跳動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