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震驚弘文館的頂級書法!李世民的疑惑!

字數:5052   加入書籤

A+A-


    旁邊的王學士捋了捋花白的胡須,一副我沒有騙你的模樣,笑嗬嗬道。
    “弘文館裏教導的都是勳貴子弟,大部分子弟因為家世顯赫,所以頗為怠惰,能夠練就這樣一番好字的人極少。”
    “便是放在國子監裏,那些所謂英才與之相比,也是差之甚遠。”
    周炳咂了咂嘴。
    “這是誰的字,筆力竟然如此雄奇。”
    旁邊的王學士一愣,撓了撓頭。
    “剛剛看到這字,便被這好字給驚住了,倒是沒注意是哪個學子,你等等我看看,丙卷第三個......”
    他翻起旁邊的卷宗,對著名字看了幾眼,頓時目瞪口呆。
    旁邊的周炳見狀,有些好奇,便直接湊過來,瞥了一眼,也呆愣當場。
    那寫在名冊上的名字赫然是......
    “皇長孫?!”
    周炳頓時驚呼。
    他的聲音頓時驚動了弘文館內的其他教郎和學士。
    不少人紛紛湊過來,待見到周炳手中的那副字後,一個個目瞪口呆。
    “纖穠相濟,瘦硬通神!起筆如柳葉初萌,含蓄又蓄勢,轉折處卻如金鉤鐵劃,幹淨利落,棱角錚然!”
    “妙,妙極!”
    一個老頭忍不住驚歎道。
    旁邊站著的年輕教郎雙眼冒光,一臉吃驚。
    “觀此一筆一劃,皆有金石錚鳴之意,偏又蘊含風神俊秀之美。”
    “此人書法已經臻至化境。”
    “到底是哪位書法大師?”
    “咦,這怎麽是歲考考卷?”
    旁邊欣賞的如癡如醉的眾人,這才反應過來。
    這卷子暫時不看這妙到極致的書法,且看內容,不就是他們弘文館學堂今年的歲考考卷嗎?
    眾人臉色頓時有些怪異。
    周炳掃了一眼眾人,麵色複雜。
    “寫此書法之人,正是皇長孫殿下!”
    “什麽?”
    屋內眾人目瞪口呆。
    ...............
    甘露殿內。
    “青雀,聽說你最近大部分時間都在府邸上呆著?”李世民微笑道,“就連《括地誌》最後的校驗都是由手下人完成的?”
    “好在那幫學士倒也不負眾望,《括地誌》完成的不錯,你替朕辦了件好事兒。”
    李泰恭敬的站在一邊,胖乎乎的肚子被腰帶勒出好幾道圈,他聞言連忙道。
    “回稟父皇,母後忌日將近,兒臣便是有天大的事務都要先放在一旁。”
    “這些日子,兒臣一直呆在府上為母後抄寫佛經。”
    “以待忌日,將這些佛經燒給母後。”
    李世民一怔,硬朗深刻的臉龐上頓時浮現一抹悲痛、思念。
    他歎了口氣。
    “是啊,你母後忌日將近。”
    “你有心了。”
    李泰聞言,心裏竊喜。
    他連忙道:“我是母親的兒子,這是兒臣應該做的。”
    “兒臣不僅自己抄了,還替父皇也抄了一本。”
    他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一本薄冊,攤開在李世民麵前。
    李世民也是一愣,有些驚訝。
    沒想到兒子還替他抄了。
    這孩子,太孝順了。
    他將其接過,看了幾眼,捋了捋胡須,滿意點頭。
    “你這孩子的書法功力又見長了。”
    “你母後生前就喜愛你的書法......”
    “你抄寫的這些佛經,她一定會喜歡。”
    李泰有些得意,連忙道。
    “兒臣的書法,比起父皇還差得遠呢。”
    “日後還需要勤勉練習,多聽父皇的教誨。”
    李世民笑嗬嗬道。
    “書法寫到了一定的境界,便不拘泥於形。”
    “想要得書法的神髓,還需要有足夠的閱曆。”
    “須知,情因物感,文以情生。”
    “這書法也是一個道理,人若是將自身的情感、誌趣寄托於書法間,便能踏入書法大師的境地。”
    李泰一邊恭敬的聽著,臉上滿是受用的神情。
    便在此時,忽然一陣腳步聲響起。
    劉恩泰佝僂的身影出現在殿內,恭敬行禮。
    “陛下,弘文館大學士孔德諭,攜教郎周炳求見。”
    李世民一愣,若有所思。
    “弘文館的學士怎麽來了?”
    “莫非大孫又在弘文館幹出什麽事兒了?”
    不能怪他這麽想,實在是每次聽到弘文館的消息的時候,十有八九都是跟大孫有關。
    自家那大孫子就沒有消停過。
    劉恩泰恭敬道。
    “回稟陛下,聽說二位是來送皇長孫殿下的考卷。”
    李世民一愣,揉了揉眉心,嘀咕道。
    “該不會是大孫考砸了,他們不好給評級,所以來找朕吧?”
    劉恩泰自然不敢多說,隻是恭敬的彎著腰,等待皇帝的命令。
    旁邊的李泰聞言,不由得眼睛一亮。
    上次因為晉陽生辰的事情,他可是被那小兔崽子好一頓奚落,讓他氣了好幾天沒吃下飯,現在聽到這小兔崽子的糗事,又豈能心裏不樂?
    聽說這小子在弘文館一向不安分,有幾分小聰明又如何?
    這學問太差,遲早泯然眾人,怎麽能得父皇歡喜?
    李泰心裏猶如三伏天喝了冰水一般爽快,嘴角掠起一絲不懷好意的笑容,麵上卻是一副擔憂的模樣。
    “父皇......”
    “兒臣因為手下學士曾經出身弘文館的原因,對弘文館的事宜也是略知一二。”
    “大侄子在弘文館的名聲可是大得很。”
    “聽說一眾勳貴子弟都奉他為首,經常帶著一眾勳貴子弟做些離奇之舉。”
    “在弘文館,連那些教郎們都頗為頭疼。”
    “不過孩子嘛,一向有些頑皮,也很正常。”
    “可是這學問卻是不能落下的。”
    “尤其是大侄兒是太子的嫡長子,是父皇的皇長孫,不要求其文采出眾,至少也要看得過去,否則豈不是叫外人覺得我皇室子弟貪玩享樂,不成體統?”
    李世民一時語塞。
    雖然頗為寵愛大孫,但是自家四兒子的話倒也沒什麽問題。
    他頗有些尷尬的朝著劉恩泰揮了揮手。
    “讓他們過來吧。”
    劉恩泰聞言,旋即恭敬退下。
    片刻後。
    一個頗為年邁的老者和一個中年文士恭敬進來行了一禮。
    “臣孔德諭見過陛下。”
    “臣周炳見過陛下。”
    李世民雖然對這兩人過來的目的,揣測的心裏有些尷尬,但是畢竟他們過來也是因為自家大孫。
    他揮了揮手。
    “都免禮吧。”
    “你們過來,是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