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發錢!百姓們的貪婪!

字數:4395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一個月內,整個長安城乃至關中都被一種莫名的情緒籠罩。
    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到那販賣小龍鰝藥酒的興盛號上,因為這個月正是第一批小龍鰝回收的時候。
    雖然有魏王李泰的名頭作保,但是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有些擔憂這可能是個騙局,硬是忍耐著三個月翻倍的誘惑。
    等到了月末。
    各坊興盛號外麵則是排起了長龍。
    無數的百姓等候在外麵。
    還有許多圍觀看熱鬧的。
    “今日可是興盛號允諾的還利息加本金的日子,這興盛號難道真的會給?”
    “不可能不給,這都圍了好多人,要是不給的話,鋪子說不定都能給砸爛了。”
    “人家興盛號怕一群無權無勢的窮人?這麽一大片人,估計得幾萬貫下去,我看興盛號絕對舍不得拿出來。”
    “老王,我看你是嫉妒了吧,當初讓你拿押金養殖小龍鰝,你不肯,今天是見不得人家拿錢啊!”
    “放屁!”
    “......”
    周圍眾人議論紛紛。
    或有期待興盛號拿出錢的,也有滿懷惡意希望這幫百姓被騙的,各種複雜的目光落在這些滿懷期待排隊的百姓身上。
    少頃。
    興盛號大門打開。
    一個掌櫃模樣的中年人朝著外麵一眾排隊的百姓行了一禮,這些百姓們個個興奮起來。
    這掌櫃的麵露微笑。
    “諸位,還請拿出當初的押金契約,吾等可是隻認契約,不認人的。”
    “丟了契約的話,這二十貫可就領不到了。”
    他的話落下,麵前的數百百姓們一陣騷動。
    不過並非是驚慌,反而是激動。
    雖然明知道興盛號這等大商號不會騙他們,但是錢沒到手,誰心裏不帶著一絲隱隱不安?
    如今,見到興盛號掌櫃的許諾,一個個都極為激動起來。
    “可以領錢了!”
    “二十貫啊,我一年都賺不到這麽多!”
    “別擋著我!我要領錢!”
    “......”
    一時間,眾人眼珠子滿是貪婪,恨不得第一個領錢的是自己,紛紛往前湧去,猶如烏壓壓的潮水。
    剛剛說話的掌櫃也是一愣,大驚失色。
    要是讓這幫刁民衝擊了店鋪,那自己豈不是完犢子了。
    便在此時,周圍湧過來一陣身著圓領皂袍的差役們。
    這些差役拿著水火棍,一頓嗬斥,這才將陣勢穩住。
    這些差役是附近衙門的巡邏差役。
    早就注意到了這裏的動靜,一見到有不對勁的地方立刻就過來維持秩序,否則今天這動靜非得鬧出個大紕漏。
    一個時辰後。
    長安城內各部衙門都接到通知,立刻派出手中的差役們去興盛號各大分鋪維持秩序。
    這要是因為分發銀錢引發了動亂,那他們這些官員可是要擔責的。
    一連兩日。
    興盛號的聲望直逼鼎盛。
    比三個月前更多的百姓們不再猶豫,紛紛拿出自家的壓箱底的錢,又或是父母的棺材本,送去興盛號。
    那些本來自恃謹慎的人,看到真領到錢了,一個個後悔的直拍大腿,然後將自家一幫親戚老小全部叫過來交押金。
    而那些賺到錢的百姓們,九成九也全都將自己手中的錢一股腦再送進興盛號,繼續換取小龍鰝準備賺錢。
    三個月前,無論興盛號說的多麽天花亂墜,即便是有魏王李泰的名頭,但是舍得拿出十貫來搏一搏的百姓終究是少數。
    畢竟有錢人看不上這十貫,對窮苦人家而言,十貫錢又是壓箱底的家底,當然不會輕易拿出來,大部分百姓都在觀望。
    而今日興盛號發錢的消息猶如龍卷風一般迅速席卷整個長安城乃至關中各地。
    那些再吝嗇膽小的百姓也按捺不住內心的貪婪,紛紛呼朋喚友,去興盛號繳納押金。
    無論是興盛號還是魏王李泰的名頭,都不如真發錢好使!
    一時間,興盛號人滿為患,除了拿錢的,還有來送錢的,倒成了一時奇觀。
    ....................
    城北郊外農莊。
    一輛馬車席卷著塵土,緩緩抵達農莊內。
    少頃。
    “大孫,這就是你的農莊?”李世民從馬車上緩緩而下,有些驚訝的看著遠處一片田地,一眼看去,滿是沾染淺黃、淡褐色的莖葉,唯有頂部保持著淡綠。
    他身後則是跟著一個猶如老農的中年官員,這官員也是麵露驚詫之色。
    此人正是司農卿李德。
    李易笑嘻嘻道。
    “是啊,皇爺爺。”
    李世民看了片刻,若有所思。
    “大孫,你去年種下的紅薯,就在這裏?”
    “看你這片田地的模樣,一畝地估摸著得收成大幾百斤吧。”
    李易翻了個白眼。
    “皇爺爺,我都跟你說了畝產千斤。”
    “你怎麽就不信呢?”
    李世民哈哈一笑。
    去年拿出紅薯的時候,李易就是這麽跟他說的。
    說實話,他雖然信大孫,但是對這種畝產千斤的話,還真是半信半疑。
    畢竟,這年頭正常田地一畝地也就收獲個百十來斤,好一點肥沃土地,便可產出兩三百斤,已經是極限了。
    這畝產千斤,簡直是亙古以來,從未有之。
    他縱然再寵愛大孫,也是保持一絲懷疑的。
    李世民收斂笑意。
    “大孫,不是皇爺爺不信你。”
    “這畝產千斤著實太離譜了。”
    “皇爺爺覺得你這紅薯能有個畝產七百斤,就已經算是極為高產,堪稱是神物了。”
    “李卿,你覺得呢?”
    旁邊的司農卿李德連忙躬身。
    “陛下說的極是。”
    “我大唐不缺土地肥沃的地方,但是仍然是難以做到畝產三百斤以上。”
    “縱然是有高產的莊稼,也要限於天時地利,以微臣之見,皇長孫殿下這片農莊的土地肥力算不得優渥,隻能作尋常。”
    李易正色道。
    “你說的對,這片地曾經不算特別肥沃,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哦。”